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

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

3.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4.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5.说说第⑪段的作用,并以“贝多芬”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

 

1.①起稿政治传单;②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 2.不是。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 3.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4.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 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5.作用:总结全文,高度称赞闻一多先生敢说敢做的伟大精神。 仿写:他,是生活的弃儿。他,是命运的改写者。或:他,是眼睛的盲者。他,是音乐的引路人。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根据⑤段“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可概括为:起稿政治传单;根据⑥段“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可概括为:群众大会上进行演讲;根据⑨段“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可概括为:参加游行示威。 2. 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此题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含义。联系①段“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显然,这里的“小声说”不是声音小,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 3. 本题考查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第③段划线句“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写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⑨段“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再议闻一多先生以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形成前后照应。 4.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及其作用。句中“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是动作描写,“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是外貌描写,这里对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的动作和外貌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不惧怕国民党特务的镇压和迫害,有着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精神。 5.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及仿写句子。 第一问按照题意我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他,是口的巨人”表现作为革命者的闻先生,有鼓舞人心的言论来引导革命;“行的高标”则表现闻一多先生既有文化研究的实际行动,又有革命的实际行动,是我们行为的榜样。二者是对前文闻一多先生“说”“做”的总结,表现他的言行一致。在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高度称赞闻一多先生敢说敢做的伟大精神。 第二问仿写句子时要注意与第⑪段在句式上保持一致,在内容上赞颂贝多芬身残志坚的可贵精神。示例1:他,是命运的弃儿。他,是命运的主宰。示例2:他,是现实的盲者。他,是音乐的上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七年级(5)班决定开展“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设计两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

②在爱国诗歌朗诵活动中,请你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_______________》,“他”指的 _______

(2) 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原著补写两个与“他”相关的请节。(要求各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

(4)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②学习他们的精神,了解他们的事迹,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③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④学习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不仅会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会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第___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

(2)第___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呐喊》等。

D.《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