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①每个人读书都有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①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

②最近,不少高校陆续开学,对于休息了一个寒假的大学生们来说,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成了他们的首要问题。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准备学习的时候,还要有一些“仪式感”。比如有的学生每天出门上课、自习前都要化妆,有的人“只能”在咖啡厅学习。

③学习需要“仪式感”吗?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正如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所写的:“为了让我夜间的想象灿烂开放,我必须把各种感官都动员起来。闻到书架的木头味,包书皮革的麝香味,记事本发黄纸页的酸味等等。这样我才能够入睡。”真正潜入到所读之书中,各种感官与书本互动起来,这才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仪式感”,虽然它看起来比较奢侈。

④古人讲“焚香沐浴为读书”,但我更认同“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的说法。真正用功之人学习是不分场合的,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还要来个“小轩窗正梳妆”,我觉得这是在逃避学习。

⑤当然,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也可能因为被现实条件胁迫。尤其是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持续学习一个小时而不“搭理”手机,这样的人不多。所以,有些备战考研的人,为了保持复习状态,故意不带手机,或者干脆停掉流量。

⑥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而且,习惯往往是工作所迫,与罗曼蒂克式的“仪式感”完全搭不上边。比如为了写论文,若非作者藏书够多,否则只能去图书馆。

⑦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让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他们追求个性化,少了带领家庭走出贫困的道德压力,更注重自我感受。这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他们多数人考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脱离农村,端上“铁饭碗”,除了争分夺秒的学习,恐怕没有心情去改善外在形象。无疑,时代给了大学生追求学习“仪式感”的条件。

⑧但我还是想说,读书学习需要郑重其事,但不能只在表面花心思——一个真正热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能利用的不过是碎片时间,哪有时间容你慢悠悠地扑粉化妆营造一个“仪式感”呢?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开头提出每个人读书的习惯与“仪式感”的关系的话题,从而引出下文的论证。

B.第③段引用了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的话,有力论证了“仪式感”应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

C.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所以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是因为被现实条件所迫。

D.作者认为真正学习的人,是不分场合、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

2.第③段“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中,“或许”二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请简述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C 2.不可以去掉,“或许”是“也许”的意思,表示可能性,放在原文中是表明学习既需要“仪式感”,也可以不需要“仪式感”;如果去掉,原文的意思就变成“学习需要“仪式感'”,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去掉;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首先引用古人的两句话,进行对比论证,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然后将真正用功之人的学习和先有“仪式感”之后才学习的人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读书可以不需要“仪式感”。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C.根据第五段中的“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也可能因为被现实条件胁迫”可知本项语意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 2.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语言。“或许”是也许的意思,表示不确定。在句中表示的意思是,学习可能需要仪式感,也可能不需要仪式感。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学习一定需要仪式感。明显与作者观点不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所以不能去掉。 3.本题考查分析认论思路。细读第四段可知,本段首句引用古人有关读书的两句名言形成了对比论证。“我更认同”表明了作者观点。第二句与第四句将真正用功之人的学习与逃避学习之人的学习做了对比,突出地强调了“读书可以不需要仪式感”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的音色

贾飞黄

①马路对面开了一家教小孩子学钢琴的琴房,每次路过,都能听见里面传出不太熟练的琴声。一天晚上散步,在琴房门前听见琴房的年轻老师和别人聊天,不无遗憾地说:现在学钢琴不时髦了。

②还记得当年住在老家的时候,楼上有一家孩子学弹钢琴,每天晚上七点半,随着新闻联播结束的伴奏曲,楼上的练琴声也准时传入我们一家的耳朵,这一听就是六七年。或许是楼上孩子的天资平平,一首《致爱丽丝》弹了几年都没顺溜,我至今还记得这首曲子第一次完整地弹完是在练琴多年之后的一个冬天,窗外北风呼啸,曲终那一刻我们全家竟然也激动不已,差一点冲上楼去表示祝贺。

③再往前追忆,就是我读小学时,教室外面那台老旧的钢琴。平时停放在教室门外的走廊里,与墙上高挂着的马克思、鲁迅、司马迁、莫扎特像相对无言。只有音乐课的时候,才由值日生搬进教室,有时是老师弹、我们唱,有时则是让班级里学琴的女孩子来弹。当老旧的琴箱里传出清朗的旋律,稚气未脱的白嫩指尖在黑白键之间跳跃,成了我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

④在那时,学钢琴、弹钢琴无疑是优雅的、有气质的、高大上的。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也有与之相匹配的乐器,但这些乐器如今也日渐罕有,更少为今天的孩子们所知了。

⑤首先想到的便是手风琴,大概是因为其和钢琴相近、也有黑白相间的琴键吧。演奏时,双手手指弹奏,双臂还要随着节奏开合,颇为精细而复杂。在那些无从布置钢琴的地方——室外、车上、路边,便是手风琴大显身手的场合。童年的记忆里,手风琴总是和愉快的出游联系在一起的,春游秋游、户外授课,音乐老师都会随身带着她的手风琴,红色的饰板鲜艳夺目,舒展自如的风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悠扬的琴声就伴着孩子们的齐唱飘扬开来了。而那些能够帮忙演奏手风琴的孩子们,则是老师最为器重的学生。

⑥尽管如此,略显沉重的手风琴终究不适合每个孩子学习演奏,这时就需要另一种轻盈的乐器了:口琴。

⑦锃亮的不锈钢饰板光可鉴人,夹着绿莹莹的塑料格子吹孔,精致的“上海牌”刻花,这就是“口琴”两个字在一代人心中的所指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口琴承担着“中小学乐器普及教育”的重担。小小的口琴,一呼一吸之间,却能吹奏出复杂而美妙的音色,令孩子们叹服,而没有复杂的“指法”概念则让孩子们学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话虽如此,学习最多的也无非是《两只老虎》《小星星》《生日快乐歌》这样简单的乐曲。进入喜欢拗造型的青春期,口琴便逐渐被孩子们冷落了,但却从未被遗忘:对于生在钢筋混凝土丛林的城市孩子来说,口琴就是他们的牧笛,追忆着属于他们的田园牧歌时代。

⑧说到吹奏,还有一样乐器不得不提,那就是——小号。不过这不是指管弦乐队编制中有着精巧按键和复杂号身的小号,准确点说,它的名字是“青年号”。前身为“军号”的青年号,是当时学校鼓号队的标准用号。如果男生想要穿上鼓号队的帅气制服,就必须学会驾驭它。青年号的结构简单,没有按键,只靠“嘴上功夫”吹出曲调,难度不低,大多数人第一次拿到青年号,连声音都吹不出来。于是每到傍晚,有上学男孩的大院小区,往往会传出憋闷断续的“响声”,那就是向往着鼓号队制服的男孩子们,正在自家阳台憋红了脸苦练呢。曾几何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直到今天,我依然可以脱口而出鼓号队的号谱:do-do-mi-dodo-do-mi-sodo-so-do-miso-so-so-do。我自己都说不清为何记得如此清晰,或许是那练疼的腮帮子比死记硬背的脑子更加长情吧。

⑨手风琴、口琴、青年号,这些乐器,近十年来我几乎没有再在生活中见过,尤其是眼前这座以现代化和国际化闻名的大都市,前阵子看到新闻中某知名中学的鼓号队图片,三个按键的标准小号已经替代了有些简陋的青年号,恐怕如今那吹奏青年号的技艺,在一代青少年之中也逐渐“失传”了吧。

1.作者在《童年的音色》里记叙了多种“音色”,这些“音色”有什么特点?留给作者什么样的记忆?请完成下表。

种类

特点

留给作者什么样的记忆

钢琴

清朗的旋律

______

手风琴

______

和愉快的出游联系在一起的

口琴

复杂而美妙的音色

______

青年号

______

那练疼的腮帮子比死记硬背的脑子更加长情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童年”为线索,回顾作者的“童年音色”,重点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候音乐生活。

B.第①②段记叙了现在和当年孩子不太熟悉的练琴声,引出作者自己对“童年音色”的回忆。

C.第⑦段“锃亮的不锈钢饰板光可鉴人,夹着绿莹莹的塑料格子吹孔”描写了口琴的外形。

D.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记叙、描写中抒发出作者对“童年音色”的感情。

3.品析下面的词语或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平时停放在教室门外的走廊里,与墙上高挂着的马克思、鲁迅、司马迁、莫扎特像相对无言。(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句子)

(2)稚气未脱的白嫩指尖在黑白键之间跳跃,成了我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结合下面材料,说说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链接材料:

曾有一次拜访一座山村小学,在教师办公室里,竟然久违的看到了一架手风琴,保养得光鲜亮丽,历时而新。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早些年土操场上没有大喇叭,升旗仪式就用这个手风琴奏国歌,这些年条件改善了,但这个老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我看着这在山坳坳里忠于职守的手风琴,才明白那些在城市学校中隐没于古琴黑管之间的老伙计,仍在我所不知的地方发挥着光和热。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立节》)

注:①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②致邑:给一座城。③修衣:添置衣物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故不为苟得________

②故患有所不________

③曾子敝衣以耕________

④参之言足以其节也________

2.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B.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C.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D.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4.请你从(甲)(乙)两文中各提炼出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断折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瑜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有可能被关在铜雀台。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打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壁矶。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并简要谈谈你对这个诗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这世界,人类不也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甲)(A繁衍  B.繁殖)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人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澄①(A.dèng  B.chéng)澈明净的蓝天,那丝丝缕缕的云霞,那暖人心脾的和风。知识见闻的(乙)(A.积淀  B.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愉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平坦或颠簸的路途上跋涉的体会也好,都是应该jǐn②(A.谨  B.瑾)记的。当每个人奔向未来时,就会觉得充实而有信心了。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  ②处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  (乙)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当每个人奔向未来时,就会觉得充实而有信心了。

修改句: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即《诗》、《书》、《礼》、《乐》、《春秋》。

C.“始龀”指七八岁的孩子,“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古稀”指七十岁。

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