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明明自己拥有的很多,可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春日的微风...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明明自己拥有的很多,可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春日的微风,盛开的花朵,亲朋的关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拥有的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例文: 原来,我拥有这么多 每个人拥有的东西都不一样,但从未有多少之分,我们所看见的,只是物质而已。 我曾去过一个朋友家中。他们家拥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假山中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旁边花团锦簇、绿树环绕。中间一个小小的亭子里,有着青石板凳与上乘红木椅。 多么宽敞与惬意的一幅山水画,多么大的一个花园,都是他的天地。我看了几眼,便黯淡落魄地回家了。 我们家并不是很大,有一个大家公有的小院,一街十户人家,一个小小的积水塘,一棵枯老的榕树下是裂了的水泥凳。那么多的人,挤在那么小的空间,多叫人失望啊。 我回到家,透过窗子看那小小的一方土地,周围都是厚厚的水泥老墙,生机在哪?原来我什么都没有,我怔怔地看着窗外。 正值午后,阳光透过老榕树的叶隙照在了石桌的棋盘上。两个老大爷,一个穿着白衣背心,顶着老花眼镜,一个穿着廉价凉鞋,摇着蒲扇,空气仿佛凝固住了。我看到,左边那个快要输的大爷怒目圆睁,忽然,一个小孩骑着小车直冲石桌,棋盘震了一下,戴老花眼镜的大爷扫了小孩一眼,一脚轻轻把他顶了出去。我忍不住笑了几声。这时两个小孩又骑着自行车来了,一个身上背着钓竿,对着棋盘就是一扫,棋子洒落了一地。左边的大爷像三岁小孩一样拍腿大笑,右边的大爷脸色阴沉,拾起棋盘。 大笑过后,心情舒畅。看着这小小的一方土地,想想那偌大却空无一人的花园,其实也不过如此,原来我并不是一无所有的。 再到窗前,已是黄昏。大家回家做饭了。院里静悄悄的,老榕树安安静静地凝望着夕阳。夕阳的余晖涂抹了单调的老墙。裂了的水泥凳上,一条老黄狗吐着舌头,舔着空气中的清凉。晚风来了,风穿过墙洞,敲过风铃,吹着我的耳朵,这也是一幅画,这幅画里,没山,没水,但有快乐,有家。 原来我拥有这么多,我所拥有的这小小的天地远胜过朋友家的假山奇石、兰亭绿水,我所拥有的,就是我所见到的;我所见到的,就在我的天地里。而我的天地,永远在我的心里。 【解析】 本题为全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全命题”的形式,引导语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身,仔细体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美好,发现自己其实拥有很多,完全没有必要羡慕别人。命题应注意三个关键词:①“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② “我”是人称上的限定,必须用第一人称;同时限制了所叙事件属于个体行为而不等同于群体性的“我们”。③“这么多”既可表程度,强调发现自己原来也拥有之后的情感;也可为数量上的限制,主体事例不能太单一,要用丰富的材料来凸显文意。 这种题目很容易出现扎堆选材的问题:亲情、友情、师生情,素材缺乏新意。而传统文化类、旅游见闻类、爱国情感类又不太适合此次文题,很容易跑偏。比如,写我到一个地方旅游,开始觉得无聊不好玩,调整心态后发现很多乐趣,这种文章的主体内容根本不是失去或拥有,而是穿衣戴帽,生硬套作。个人成长类题材,则较容易体现真实文风。如果立意升格,更易具有思辨性,如“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的发现结果,让我有何感想,想给他人以什么样的劝诫或影响等。作文以叙为主,适当运用议论抒情来升华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看那雪正下得紧。……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1)选段的故事情节是______

(2)请再列举一个有关他的故事________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繁星》《春水》兼用中国古典诗词和泰尔哲理小诗之长,以歌颂母爱与童真,赞美美好的大自然为主题。______

(2)鲁滨孙渴望航海,十九岁时背着父母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结果船只遇风暴沉没,他初次航海失败,只得放弃梦想,回到家乡。______

(3)《伊索寓言》大多是关于人或神的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动物为主,并且常常在结尾以一句话揭示蕴含的道理。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志愿服务

(材料一)

志愿服务活动,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某种程度上这一无偿的公益性活动,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是奉献精神的体现。在中国,这一群体近年来正在悄然壮大。无论是救灾抢险还是扶弱助残,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可以说,志愿者精神是让社会产生凝聚力的有机力量,是抵御冷漠风气、抵抗“文明孤岛”的友爱之光。弘扬志愿者精神,也因此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需要看到,让志愿者精神持续闪光,不能仅靠人们自发的善念和善举,还应该依靠各方合力和制度保障。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情况,蓝皮书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志愿者参加的活动类型方面,调研结果表明,60.01%的志愿者参加过社区服务,53.9%的志愿者参加过帮老助幼、帮残助弱志愿服务活动,49.76%的志愿者参加过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参加过扶贫济困、公共场馆服务、文化宣传与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人数也都在30%以上,而参加过法律服务、医疗卫生、抢险救灾等专业志愿服务的人数所占比例较低,说明目前志愿者参加的活动以日常的活动为主。志愿者的主体是社会大众,在强调志愿服务专业性的同时,要考虑到现实需求和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意愿,为普通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同时,要积极引导专业志愿服务发展,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志愿服务活动。

(选自《志愿服务蓝皮书:2017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材料三)

在志愿服务中,美国动用大量社会资源,依托民间组织和社区,丰富公共服务内容,在形式和职能方面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可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美国许多志愿服务多以项目方式开展,除联邦政府志愿服务项目外,还有众多美国社会各阶层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关注政府无暇顾及的特定领域或特定群体,节省了大量的政府资源。美国政府在1973年就制定了志愿服务法,后历次修正法案内容,从法律层面不断明确志愿者地位和志愿者活动的发展目标。另外,美国在其他领域立法和发布政策,如设立相关奖项,为志愿者就学、求职提供便利等。

(选自《国内外志愿服务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愿服务活动,是奉献精神的体现。志愿者精神能够让社会产生凝聚力,能够抵御冷漠风气、抵抗“文明孤岛”。

B.基于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情况,国家应积极引导专业志愿服务发展,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志愿服务活动。

C.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志愿者主要参加社区服务、帮老助残等日常服务活动,而参加专业志愿服务的人数较少。

D.美国许多志愿服务多以项目方式开展,其中联邦政府志愿服务项目关注了特定领域或特定群体,节省了大量的政府资源。

2.参与志愿服务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下列符合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情况的一项是(   )

A.参加过法律服务、医疗卫生、抢险救灾等专业志愿服务的人数所占比例都在30%以上。

B.近年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体正在悄然壮大。

C.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志愿服务在形式和职能方面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可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D.要积极引导专业志愿服务发展,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士投入志愿服务活动。

3.根据上述材料,请从公民角度谈谈如何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回答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①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

②最近,不少高校陆续开学,对于休息了一个寒假的大学生们来说,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成了他们的首要问题。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准备学习的时候,还要有一些“仪式感”。比如有的学生每天出门上课、自习前都要化妆,有的人“只能”在咖啡厅学习。

③学习需要“仪式感”吗?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正如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所写的:“为了让我夜间的想象灿烂开放,我必须把各种感官都动员起来。闻到书架的木头味,包书皮革的麝香味,记事本发黄纸页的酸味等等。这样我才能够入睡。”真正潜入到所读之书中,各种感官与书本互动起来,这才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仪式感”,虽然它看起来比较奢侈。

④古人讲“焚香沐浴为读书”,但我更认同“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的说法。真正用功之人学习是不分场合的,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还要来个“小轩窗正梳妆”,我觉得这是在逃避学习。

⑤当然,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也可能因为被现实条件胁迫。尤其是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持续学习一个小时而不“搭理”手机,这样的人不多。所以,有些备战考研的人,为了保持复习状态,故意不带手机,或者干脆停掉流量。

⑥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而且,习惯往往是工作所迫,与罗曼蒂克式的“仪式感”完全搭不上边。比如为了写论文,若非作者藏书够多,否则只能去图书馆。

⑦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让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他们追求个性化,少了带领家庭走出贫困的道德压力,更注重自我感受。这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他们多数人考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脱离农村,端上“铁饭碗”,除了争分夺秒的学习,恐怕没有心情去改善外在形象。无疑,时代给了大学生追求学习“仪式感”的条件。

⑧但我还是想说,读书学习需要郑重其事,但不能只在表面花心思——一个真正热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能利用的不过是碎片时间,哪有时间容你慢悠悠地扑粉化妆营造一个“仪式感”呢?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开头提出每个人读书的习惯与“仪式感”的关系的话题,从而引出下文的论证。

B.第③段引用了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的话,有力论证了“仪式感”应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

C.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所以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是因为被现实条件所迫。

D.作者认为真正学习的人,是不分场合、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

2.第③段“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中,“或许”二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请简述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的音色

贾飞黄

①马路对面开了一家教小孩子学钢琴的琴房,每次路过,都能听见里面传出不太熟练的琴声。一天晚上散步,在琴房门前听见琴房的年轻老师和别人聊天,不无遗憾地说:现在学钢琴不时髦了。

②还记得当年住在老家的时候,楼上有一家孩子学弹钢琴,每天晚上七点半,随着新闻联播结束的伴奏曲,楼上的练琴声也准时传入我们一家的耳朵,这一听就是六七年。或许是楼上孩子的天资平平,一首《致爱丽丝》弹了几年都没顺溜,我至今还记得这首曲子第一次完整地弹完是在练琴多年之后的一个冬天,窗外北风呼啸,曲终那一刻我们全家竟然也激动不已,差一点冲上楼去表示祝贺。

③再往前追忆,就是我读小学时,教室外面那台老旧的钢琴。平时停放在教室门外的走廊里,与墙上高挂着的马克思、鲁迅、司马迁、莫扎特像相对无言。只有音乐课的时候,才由值日生搬进教室,有时是老师弹、我们唱,有时则是让班级里学琴的女孩子来弹。当老旧的琴箱里传出清朗的旋律,稚气未脱的白嫩指尖在黑白键之间跳跃,成了我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

④在那时,学钢琴、弹钢琴无疑是优雅的、有气质的、高大上的。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也有与之相匹配的乐器,但这些乐器如今也日渐罕有,更少为今天的孩子们所知了。

⑤首先想到的便是手风琴,大概是因为其和钢琴相近、也有黑白相间的琴键吧。演奏时,双手手指弹奏,双臂还要随着节奏开合,颇为精细而复杂。在那些无从布置钢琴的地方——室外、车上、路边,便是手风琴大显身手的场合。童年的记忆里,手风琴总是和愉快的出游联系在一起的,春游秋游、户外授课,音乐老师都会随身带着她的手风琴,红色的饰板鲜艳夺目,舒展自如的风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悠扬的琴声就伴着孩子们的齐唱飘扬开来了。而那些能够帮忙演奏手风琴的孩子们,则是老师最为器重的学生。

⑥尽管如此,略显沉重的手风琴终究不适合每个孩子学习演奏,这时就需要另一种轻盈的乐器了:口琴。

⑦锃亮的不锈钢饰板光可鉴人,夹着绿莹莹的塑料格子吹孔,精致的“上海牌”刻花,这就是“口琴”两个字在一代人心中的所指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口琴承担着“中小学乐器普及教育”的重担。小小的口琴,一呼一吸之间,却能吹奏出复杂而美妙的音色,令孩子们叹服,而没有复杂的“指法”概念则让孩子们学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话虽如此,学习最多的也无非是《两只老虎》《小星星》《生日快乐歌》这样简单的乐曲。进入喜欢拗造型的青春期,口琴便逐渐被孩子们冷落了,但却从未被遗忘:对于生在钢筋混凝土丛林的城市孩子来说,口琴就是他们的牧笛,追忆着属于他们的田园牧歌时代。

⑧说到吹奏,还有一样乐器不得不提,那就是——小号。不过这不是指管弦乐队编制中有着精巧按键和复杂号身的小号,准确点说,它的名字是“青年号”。前身为“军号”的青年号,是当时学校鼓号队的标准用号。如果男生想要穿上鼓号队的帅气制服,就必须学会驾驭它。青年号的结构简单,没有按键,只靠“嘴上功夫”吹出曲调,难度不低,大多数人第一次拿到青年号,连声音都吹不出来。于是每到傍晚,有上学男孩的大院小区,往往会传出憋闷断续的“响声”,那就是向往着鼓号队制服的男孩子们,正在自家阳台憋红了脸苦练呢。曾几何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直到今天,我依然可以脱口而出鼓号队的号谱:do-do-mi-dodo-do-mi-sodo-so-do-miso-so-so-do。我自己都说不清为何记得如此清晰,或许是那练疼的腮帮子比死记硬背的脑子更加长情吧。

⑨手风琴、口琴、青年号,这些乐器,近十年来我几乎没有再在生活中见过,尤其是眼前这座以现代化和国际化闻名的大都市,前阵子看到新闻中某知名中学的鼓号队图片,三个按键的标准小号已经替代了有些简陋的青年号,恐怕如今那吹奏青年号的技艺,在一代青少年之中也逐渐“失传”了吧。

1.作者在《童年的音色》里记叙了多种“音色”,这些“音色”有什么特点?留给作者什么样的记忆?请完成下表。

种类

特点

留给作者什么样的记忆

钢琴

清朗的旋律

______

手风琴

______

和愉快的出游联系在一起的

口琴

复杂而美妙的音色

______

青年号

______

那练疼的腮帮子比死记硬背的脑子更加长情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童年”为线索,回顾作者的“童年音色”,重点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候音乐生活。

B.第①②段记叙了现在和当年孩子不太熟悉的练琴声,引出作者自己对“童年音色”的回忆。

C.第⑦段“锃亮的不锈钢饰板光可鉴人,夹着绿莹莹的塑料格子吹孔”描写了口琴的外形。

D.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记叙、描写中抒发出作者对“童年音色”的感情。

3.品析下面的词语或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平时停放在教室门外的走廊里,与墙上高挂着的马克思、鲁迅、司马迁、莫扎特像相对无言。(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句子)

(2)稚气未脱的白嫩指尖在黑白键之间跳跃,成了我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结合下面材料,说说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链接材料:

曾有一次拜访一座山村小学,在教师办公室里,竟然久违的看到了一架手风琴,保养得光鲜亮丽,历时而新。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早些年土操场上没有大喇叭,升旗仪式就用这个手风琴奏国歌,这些年条件改善了,但这个老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我看着这在山坳坳里忠于职守的手风琴,才明白那些在城市学校中隐没于古琴黑管之间的老伙计,仍在我所不知的地方发挥着光和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