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行者离了师父,径到八戒床边,叫:“八戒!八戒!”那呆子...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行者离了师父,径到八戒床边,叫:“八戒!八戒!”那呆子是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情打呼,那里叫得醒?行者揪着耳朵,抓着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掕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行者道:“不是顽,有一桩买卖,我和你做去。”八戒道:“什么买卖?”行者道:“你可曾听得那太子说么?”八戒道:“我不曾见面,不曾听见说什么。”行者说:“那太子告诉我说,那妖精有件宝贝,万夫不当之勇。我们明日进朝,不免与他争敌,倘那怪执了宝贝,降倒我们,却不反成不美,我想着打人不过,不如先下手。我和你去偷他的来,却不是好?”八戒道:“哥哥,你哄我去做贼哩。这个买卖,我也去得,果是晓得实实的帮寸,我也与你讲个明白:偷了宝贝,降了妖精,我却不奈烦什么小家罕气的分宝贝,我就要了。”行者道:“你要作甚?”八戒道:“我不如你们乖巧能言,人面前化得出斋来,老猪身子又夯,言语又粗,不能念经,若到那无济无生处,可好换斋吃么!”行者道:“老孙只要图名,那里图甚宝贝,就与你罢便了。”那呆子听见说都与他,他就满心欢喜,一毂辘爬将起来,套上衣服,就和行者走路。

(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1.选文说的“宝贝”其实是__________。在接下来的情节里,我们知道那“妖精”的真面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3.从整本书来看,《西游记》中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怪并不多,被神仙收走的倒不少,请分别举出一例,并简单概括说明(本选文妖怪除外)。并请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1. 乌鸡国国王尸体; 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怪(写出青毛狮怪即可) 2.①贪睡,一心要睡,不要起来;贪财,听说要偷宝贝,并且为自己所有,立刻爬将了起来;②头脑简单,憨厚老实。悟空一哄他他便相信。 3.①被打死的:三打白骨精,六耳猕猴等(故事概括略) ②被收走的和神仙本无关的:观音院——黑熊精,后被观音收为落伽山“守山大神”。与神仙有渊源的: 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原是太上老君的两名看炉童子等等。③这一现象体现了人们以及社会对犯错之人的包容与拯救之心,给犯错之人一个改过自新、向善求美的机会;让故事少了些血腥,多了些温情。(鼓励创造性的看法)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根据小说内容可知,选文出自《西游记》中的“乌鸡国除妖”一文。具体内容是:乌鸡国国王被妖道推入井中,妖道本人变作国王,占人妻子和王位。那死去的国王,在唐僧的梦中诉说冤情,请求除妖救他。悟空和八戒去井下,通过井龙王引路,背出国王的尸体,用还魂丹救活了他。悟空变作木箱中的小和尚,向王太子揭露了事实真象,并在大殿上用真国王掀开了假国王的面具,一场打斗迫使妖道显出原形,原来是文殊菩萨坐下的青毛狮子下凡。据此可知,选文说的“宝贝”其实是乌鸡国国王尸体;“妖精”的真面目是青毛狮怪。 2.这道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从“那呆子是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情打呼,那里叫得醒”可以看出,猪八戒贪睡,一心要睡,不要起来;从“那呆子听见说都与他,他就满心欢喜,一毂辘爬将起来”可以看出,猪八戒贪财,听说要偷宝贝,并且为自己所有,立刻爬将了起来;从“老孙只要图名,那里图甚宝贝,就与你罢便了”可以看出,猪八戒头脑简单,憨厚老实。悟空一哄他他便相信。 3.这道题考查对名著整本书的阅读。《西游记》中的妖怪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以白骨精为代表的和神仙无关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第二类以黑熊精为代表的和神仙没有渊源但最后被神仙收走的;第三类以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为代表的和神仙有直接渊源最后被神仙带走的妖怪。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怪故事我们可以叙述经典的“三打白骨精”,被神仙收走的妖怪故事我们可以叙述“大战红孩儿”, 牛魔王与铁扇公主之子,火云洞的红孩儿最后被观音收为“善财童子”。小说作者之所以这样处理,一方面体现了妖怪结局的多样性,可以满足读者特别是小孩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们以及社会对犯错之人的包容与拯救之心,给犯错之人一个改过自新、向善求美的机会;让故事少了些血腥,多了些温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尾联借用___________(填写作手法), 表达了将士们_____________之情。

2.“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你自选角度赏析该诗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 囚叔向。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

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有删改)

[注释]①栾盈:晋大夫。与大臣范宣子争权失利而逃亡。②羊舌虎:栾盈同党,叔向异母弟。③离:通“罹”,遭受。④室老:古时卿大夫家中有家臣,室老是家臣之长。⑤觉:正直。⑥驲:,古代驿站的马车。⑦谟:谋略。⑧劝:鼓励。⑨殛:流放。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祁 大 夫 外 举 不 弃 仇 内 举 不 失 亲 其 独 遗 我 乎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其死若何             (2)夫谋而

(3)不亦乎                 (4)宣子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叔向曰            太守

B.其人皆叔向          以彰其

C.乐王鲋君者也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若之何其虎也弃社稷  其境过清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

(2)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叔向的化险为夷告诉我们,不负责任之人不可托,人云亦云之人不可靠,依靠正直的力量才能求得生存。

B.祁奚引用《诗》、《书》上的话是为了告诉宣子:即使是国家栋梁之才,如果因事受到牵连,也一定要根据情况选择保与不保。

C.君子相惜,交情如水,从叔向和祁奚身上可以看出。祁奚为国家社稷说服宣子,救了叔向,根本不希望别人报答。叔向也深知祁奚的品德,所以不因私情去致谢。

D.叔向的“弗应”、“不拜”、“不告免”,以及他对乐王鲋和祁奚的讨论,表现了他的镇定与知人。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王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宋词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我们学过不少宋代词人的词作。“渔家傲”、“浣溪沙”、“破阵子”、“山坡羊”等都是词牌名。

C.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等的一种艺术手法。《驿路梨花》用“梨花”象征了雷锋精神;《白杨礼赞》中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白杨之上。

D.我国古人对树有着特殊的情感。如日出“扶桑”,日落“若木”;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认为桃树能驱鬼辟邪;用“桑梓”称谓家乡,离别时会折“梓树枝”相送,寓含“惜别”之义。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作答。

在度过了生命的黄金年华之后,你会发现你能欣然参与的活动已为数不多。除了象棋、填字游戏,几乎有一种你一个人就能玩起来的游戏。但是阅读就不一样了,它丝毫不会让你有这种(    )。

没有哪一项活动可以像读书一样——除了针线活,但它并不能平复你焦躁的心情——能随时开始,随便读多久,当有人找你时也可以随时搁下。

没有其他娱乐项目比阅读更省钱了,你在公共图书馆的那些愉快日子和阅读廉价版图书时的愉快体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   )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困扰    困惑    筑造    铸造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zhī)粉    )首     心无旁骛   自出新裁

B.léi)鼓    zhuō)劣   甘拜下风   莫名其妙

C.chǔ)蓄   拘)     形销骨立   名副其实

D.jìn)    chéng)处  前扑后继   相得益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