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蜂蜜里面为什么会有气泡
钟凯
喜欢食用蜂蜜的人常常会发现,买回家的蜂蜜瓶子里常常漂浮着一些气泡。如果蜂蜜放置较长时间或天气较热,蜂蜜中的气泡更明显。这些气泡是从哪里来的?吃了之后会不会出现健康问题呢?其实,蜂蜜产生气泡是因为微生物发酵,对人体并无危害,但可能导致口感变差。
蜂蜜是蜜蜂从野外采集来的,因此原蜜(指蜂巢中的蜜)会含有微生物,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不过蜂蜜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因为它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蜂蜜糖分多、渗透压大,最常见的微生物是嗜渗酵母和耐高糖酵母,其中嗜渗酵母是蜂蜜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福州某蜂场的检测数据表明,春季采集的蜂蜜中100%含嗜渗酵母,夏季采集的蜂蜜也有55%含嗜渗酵母,因此原蜜发酵是很普遍的现象。
嗜渗酵母在蜂蜜水分含量较高且温度适宜时可大量繁殖,发酵产生难以去除的泡沫。它会将蜂蜜中的蔗糖转化为乙醇,有时还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酸,因此会影响蜂蜜的口味。在制定蜂蜜国家标准的时候,专家们对嗜渗酵母指标曾存在一些争议,毕竟它并不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影响蜂蜜质量。但最终这一指标还是被纳入了强制标准,2017年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有33个批次因此不合格。
其实控制蜂蜜发酵并不难。生产蜂蜜需要经过融化、去除晶体、过滤、低温真空浓缩等加工步骤,只要将水分含量控制在18-20%,波美度达到42度以上,蜂蜜就不容易发酵。波美度是比重单位,可以理解为波美度越大,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波美度不到42度的可以作杀菌处理,比如在55-63℃加热10-15分钟就可以杀死嗜渗酵母了。
我们在超市选购蜂蜜的时候可以注意看一下,如果气泡很多可能是水含量较高,品质相对差一些。如果我们是从蜂农那儿购买散装的原蜜,一定要将蜂蜜放在阴凉通风处或冰箱冷藏,因为嗜渗酵母最喜欢的温度是25-37℃。冷藏时蜂蜜会产生结晶,那是葡萄糖,是正常现象,可放心食用。
(选自《百科知识》)
1.蜂蜜里面为什么会有气泡?请结合原文回答。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蜂蜜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能力,所以蜂蜜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
B.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控制蜂蜜发酵并不难。
C.在制定蜂蜜国家标准时,专家们认为嗜渗酵母指标并不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影响蜂蜜质量。
D.我们从蜂农那儿购买散装的原蜜,一定要将蜂蜜放在干燥或温度较高的地方,以免产生结晶。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相与步于中庭____
(2)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
(3)与余舟一芥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D.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______。诗人写景的同时,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这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青春是美妙的音乐,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① , ;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② 。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业已苍老却心藏锦绣而英姿勃勃,③ 。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谢;心理的青春也许更可贵,④ ,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1)在①处补写一处语句,要求前后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比喻恰当。
(2)在语段②③④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由于离乱而导致亲人离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四周林木葱茂,绿藤缠绕,枝条摇曳的幽静景象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
B.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双喜、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莫泊桑是德国著名的小说家,《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D.《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