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下面小题。 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柴如瑾 ①4月2日,...

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下面小题。

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柴如瑾

①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

②“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郝铭鉴先生曾这样解释刊名的由来。今天,在我们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更要牢记他的谆谆箴言,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③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

④以《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为例,“主旋律”误为“主弦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殊不知正是这种“差不多先生”的表现,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亦体现了一些人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

⑤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来看,我们每一个人仍需要多些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这是对母语的敬畏,对文字的敬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的敬畏。

⑥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

⑦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

⑧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佳话。“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⑨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选自2020年4月8日《光明日报》02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咬文嚼字》,被誉为“语林啄木鸟”,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

B.选文第④段引用《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进行道理论证,批评了“差不多先生”们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

C.我们在文字工作中做到“咬文嚼字”,在表面上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作者呼吁我们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也是呼吁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保持敬畏之心。

D.选文由刊物《咬文嚼字》相关事情说起,接着论述了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的重要意义,然后论述应该如何培养谨严精神,最后回应标题,呼吁我们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助力文化发展。

3.选文第⑧段中说道“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请简述一个你熟知的“文豪巨匠”的“遣词造句”故事作为论据加以论证。

4.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如何培养我们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1.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2.B 3.示例: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时觉得“到”“过”“入”、“满”等字均不妥,修改十余次,最终改为“绿”字。 ②贾岛于驴背上得诗句“僧敲月下门”,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用“推”或“敲”,便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 4.①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②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③要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 【解析】 1.考查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中心论点在文章的位置一般看:标题,开头或结尾。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题目“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开头由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在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引出论点: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第③、④段从反面举例社会上一些“差不多先生”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第⑤段由“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再次提出“今天,我们每一个人仍需要多些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第⑥--⑧段具体阐述了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如何做到谨严,最后一段,提出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的意义。由此分析,本文的论点: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B项表述错误。第④段“以《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为例,‘主旋律’误为 ‘主弦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例子证明论点,批评了“差不多先生”“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亦体现了一些人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不是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故B错误。 3.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 论据是立论的根据,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根据第⑧段中说道“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列举古今中外文豪巨匠遣词造句的故事。如,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归纳和概括。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文章第⑥--⑧段具体阐述了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如何做到谨严。根据“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提炼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尘埃深处是繁花

七夕草

①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②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③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④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⑤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⑥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⑦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⑧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⑨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⑩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⑪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⑫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⑬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⑭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⑮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⑯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

⑰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

⑱从那以后,她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

⑲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⑳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

㉑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

㉒再后来,她睡了。

㉓我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我看见天边有一颗星星,异常耀眼,它像天空的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

㉕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了。

㉖那一刻,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所有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㉗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

1.第⑩段“乔没有睡……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一句中,“尴尬”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段“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这句话中的“淡淡地笑”对描写乔有什么作用?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㉔段加线句子的理解。

4.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中心,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0字以内)

 

查看答案

《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查看答案

赏析诗歌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ɡēnɡ):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查看答案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潭中鱼百许头  可: 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      清:__________________

(3)流数十步      南: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状        名: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