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一狼仍__________

(2)意__________

(3)意将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简单的几笔,写出屠户处境的危险,渲染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为后文与狼的斗争做铺垫。

B.文章主要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展示了完整丰富的人物形象,十分精彩。

C.“顾”“奔倚”“弛”“持”等词语,表现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机智。

D.文章叙述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屠户的机智和勇敢。

 

1. (1)跟从 (2)从容、悠闲 (3)从通道 2.(1)骨头已经没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B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1)“从”重点实词,这里是本义,理解为“跟从”; (2)“暇”重点实词,本义是空闲,闲暇,这里引申为“从容、悠闲”; (3)“隧”词类活用,这里名词作状语,理解为“从通道”。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抓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其次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 (1)注意:并,一起。驱,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而,表转折。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注意:径,径直。去,离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前,前面。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B.文章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加少量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展示了完整丰富的人物形象,十分精彩。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写作最单纯的目的就是记录。每一天都会发生很多新鲜事,人的记忆不是永恒的,快乐的记忆稍纵即逝。写作是最好的自我学习方法,它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这种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悲观的。写作还可以修身养性,变急性子为稳性子,写的同时,也在思考,犹如在咀嚼东西,写得越多,嚼得越仔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请根据对联的上联内容,用下面的词语或短语把对联的下联补充完整。

百味人生  写  酸甜苦辣  写尽

上联:读诗书礼易,读出书香境界

下联: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澳门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对“一国两制”坚信而笃行,“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就会充分显现出来。(将“只有”改为“只要”)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语序调整为“观察、分析、解决”)

C.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删去“随着”)

D.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生产的天然胶却不能自给。(“虽然”调到“中国”前)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罗马音乐会现场,骨笛、古琴、古筝、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合奏,将中国音乐的优美与大气演绎得淋漓尽致

B.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董事长德高望重,公司上下同仁都对他恭敬有加。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听见有人在哭泣、shēn yín______

(2)冬天的早晨,门口quán fú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______

(3)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dà xiāng jìng tíng______

(4)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了。______

 

查看答案

赏析古诗文

下面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B.第二句,“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C.作为唐代绝句,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实有累赘之感。

D.全诗跨越时空,把今日的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和他日的彼时彼地彼情彼景交织起来写,艺术构思极为巧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