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阅读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古诗文阅读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______

(2)清涟而不妖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1)香远益清

(2)同予者何人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借景抒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写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的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5.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6.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

 

1. (1)多 (2)洗(洗涤) 2.对于菊花的喜爱(或“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3.香远/益清 同予者/何人 4.A 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作者感慨世上像自己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感慨生活中像自己一样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蕃”,本义即为“多,繁多”;“濯”,本义即为“洗(洗涤)”。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鲜,少;闻,听到。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 (1)“香远益清”意思是香气远播,更加清香。“远”和“益清”是“香”的两个谓语,因此在“远”和“益”之间断开; (2)“同予者何人”是一个主谓句,“同予者(和我一样的人)”是主语,“何人(还有谁呢)”是谓语,因此在“者”和“何”之间断开。 4.A.有误。“借景抒情”是错误的,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因此写法是托物言志。“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借物喻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鄙弃。故选A。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结合关键句子回答。“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意思是: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写出世人爱牡丹的原因,爱牡丹其实是对追名逐利的表现;“莲,花之君子者也”意思是: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写出自己独爱莲的原因,其实是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 6.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要结合文章主旨即上下文分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作者感慨世上像自己一样爱莲的人很少,其实是感慨生活中像自己一样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人生态度,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

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设计二项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

A.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

B.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

C.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岳》中表达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笼罩”“凝望”“漂亮”“咽嗦”这四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动词、形容词、动词。

B.“抢红包”“青蒿素”“跳广场舞”“考得很好”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我们高兴”“太阳升起”“心情好”“老师讲课”四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D.“干得很好”“密得不透气”“吓跑了”“漂亮极了”都属于补充短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