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蒙骜①伐魏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②。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蒙骜伐魏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

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

注释:①蒙骜:秦国大将。②高都、汲:地名。③恤:体恤,顾惜。④趣():同“促”,催促。⑤持:握着……的手。⑥王:指秦庄襄王。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骜帅伐魏  师:军队 B.魏师败   数:屡次、多次

C.以有魏也   徒:只,仅仅 D.公子在外十年矣  亡:死亡

2.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

(2)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

3.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

 

1.D 2.(1)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在黄河以西击败蒙骜的军队,蒙骜带残部逃跑。 (2)魏王天天都听到这类诽谤信陵君的话,不能不信,于是就令人代替信陵君统领军队。 3.信陵君知恩图报;以国家利益为重,回国效力;信陵君得到魏王的重用;信陵君在各诸侯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诸侯的支持。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D. 句意: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 亡:流亡;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1)率,率领;于河外,在黄河以西,状语后置;遁走,逃跑。(2)日,天天,名词作状语;毁,诽谤;使,让,令;将,统领。 3.考查内容的理解。要结合原文进行分析。信陵君能成功救魏,首先在于他有救魏的迫切愿望,听毛公、薛公之言,明白了自己与魏国的关系,“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愿救魏回报自己得于魏的恩情;他“趣驾还魏”,以国家利益为重,回国效力,行动迅速及时;“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得到魏王的信任与重用,得以施展身手;最后是有强大的助力,“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在各诸侯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诸侯的支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虞美人·梳楼

(南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漾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溟漾(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这首词选取了绵绵的细雨、_____________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下面所列诗句中哪句与“海棠红近绿栏杆”烘托之情一致,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查看答案

    还记得《背影》里的“父亲”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我小心翼翼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还有不经意间看到的一个小动物、一只小昆虫、一株藤蔓,它们也在朝着一个目标攀爬,或许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但是依然不停的攀爬……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

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沙漠明珠”珠光渐暗

①和莫高窟同称为敦煌两大奇观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称,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②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提供的水文实测资料表明,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22.3亩,最大水深7.5米;1986年水域面积为13.3亩,最大水深4.2米;目前水域面积只有9亩,最大水深仅1米左右。

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23日在此间举行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着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水位也随之下降。

④地处中国西北的敦煌曾长期依靠疏勒河、党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补给地下水,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这些河流相继出现断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4000多万立方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

⑤为了保住月牙泉,现在每年需要回灌500余万立方米的河水。尽管如此,根据测量地表水水位每年还在以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⑥专家认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决月牙之水位下降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考虑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进一步缓解敦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约5公里处,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流沙与泉相隔仅有数十米。这里地处亚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4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2480多毫米。在这种极端干旱和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月牙泉却能保持数千年不干涸,这更增添了她的神奇。

1.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子“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结合第②段内容,在第⑤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2)默写杜牧《赤壁》全诗或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引凄异   属:连接 B.晓雾将   歇:消散

C.猛浪若奔   奔:飞奔 D.略无处   阙:同“缺”,缺口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不愠  山不加增 B.已而细柳军  丈夫冠也

C.疾也    君之力 D.间千二百里  如土石何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一个国家)进来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出去没有敌对的国家,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D.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

4.对选段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

A.《三峡》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写三峡之山水,突出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与朱元思书》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全文采用总分结构描绘了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

C.甲乙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写猿鸣是为了烘托环境的凄凉萧瑟,乙文写猿鸣则是突出环境的生机勃勃。

D.甲乙两文都写了奇山异水,表达的主旨完全相同,都抒发作者沉醉自然山水的愉悦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