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事件

采摘橘子

____

偷摘橘子吃

父亲发现并教育“我”

“我”的心理

____

心里欠欠的

____

____

 

 

 

2.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根据要求,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2)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1. ①喜悦 ②橘子遭虫害,少吃橘子 ③紧张,心虚 ④羞愧 2.(1)照应题目,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2)升华主题,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3.(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花蕊多且密集的特点,充满生机活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写出我们偷摘橘子的慌张和心虚。 4.(1)以此为题,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橘子花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叙事完整。(3)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第一空:根据第四段中的“分享着收获的喜悦”可得:喜悦。第二空:根据第四段中的“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可得:橘子遭虫害,少吃橘子。第三空:根据第五段中的“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可得:紧张,心虚。第四空:根据第七段中的“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可得:羞愧。 2.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末段中的“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照应题目“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因为闻到橘子花的香味,我想到自己的父亲,想到父亲对自己的教导。“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实际上是在说父亲的教导一直留存在我的心中,对我产生着影响。“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升华了文章主旨。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1)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把橘子花比作是可爱的小精灵,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缀满”“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可知,此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橘子花花蕊多且密集的特点。突出了橘子花的生机与活力。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还表现了作者对橘子花的喜爱之情。(2)加点词语是对我和同伴偷摘橘子时的动作描写,“摘”“逃离”“跳”表现了我们偷橘子时的慌张与心虚的心理。 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好的标题的作用常常有: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主旨;交代文章写作情感;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全文都围绕橘子花来写,橘子花是全文的线索,所以标题“开在心里的橘子花”有贯穿全文的作用;橘子花开在树上,怎么会开在作者的心里呢?所以标题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通读全文可知,橘子花并不只是花,代表的是父亲的爱与教诲,因此标题暗示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据此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学会与自己相处

顾伯冲

①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可见,精神的支撑至为重要,能让人在孤寂困厄中顽强挺立。

②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现实中,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独处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一些人有时也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嚣与世俗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双低谷循环”。

③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潜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回溯历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也应学会与自己相处,保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

④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非天然可以习得,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

⑤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慧,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认识。

⑥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以曼德拉的事例引出论题,第②─⑤段分析说理,第⑥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B.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比喻论证,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能沉静独处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使本文的论题更有针对性。

C.第③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中外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学会与自己相处,要“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潜中默默提升白己的境界”的观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观点。

D.文章告诉我们,与自己相处的能力是天然习得的。学会与白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

2.下列材料与本文所说的“与自己相处”的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从青年时期开始一直潜心创作,晚年她又用13年编写50首适合孩子歌唱的经典歌曲,取名《新学堂歌》。

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感慨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屠呦呦在青年时期就热爱传统医药学,用了整整50年的潜心研究,才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3.结合文章,说说如何做到与自己相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钓鱼记

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也。”

(选自《田间书·杂言》)

(注释)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步自横溪/予求古仁人之心

B.其甲得鱼多且易取/待君久不

C.投竿问甲曰/不知有汉

D.意成乎也/伐竹取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子 意 乎 鱼 目 乎 鱼 神 变 则 鱼 逝 矣 奚 其 获?

3.请结合文章,说说甲老汉屡有收获的原因,你由此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非独贤者有心也________

(2)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________

(3)是亦不可以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

B.文中以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例子,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C.贤者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在于,贤者有“舍生取义”的思想,并能始终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D.木文善用排比,气势充沛,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成都11月27日电(记者 芳)“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26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向中国观众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地中海与古蜀文明跨越时空的多彩对话。

本次展览由四川博物院和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主办,通过展出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精美文物,讲述地中海岸亚平宁半岛上的帕埃斯图姆古城,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关于文化交流、移民和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同时期的东方──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因此展览同时呈现了四川博物院收藏的13件1套精美战国青铜器。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2月26日,期间将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和社教活动。

当天,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还与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1)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文化交流”为描写对象,用上关联词,写一句话。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六位央视知名主持人同台亮相,广泛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将“广泛”放在“大家的”之后)

B.综艺节目深受大家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C.《中国机长》模仿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遇险事件,用电影的形式为观众再现惊心动魄的备降情景。(将“情景”改为“场面”)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使”前加“能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