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风翕的《植物“说脏话”》(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你漫步于一片森林中,深...

阅读风翕的《植物“说脏话”》(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你漫步于一片森林中,深吸一口气,就可以闻到植物的“语言”。没错,植物的“语言”是带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花香、草香等,比如β-蒎烯,这是一种闻起来很清新,有松树味道的物质,大量存在于针叶植物如松树、杉树和菊科植物中。

②科学家将植物所释放的化学物质视作它们的“语言”,当一株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时,那是它在“说话”,而别的接收到这些化学物质的植物则是在“倾听”,并会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反应。

③它们的“语言”主要用于群体内的相互交流,如在受到昆虫攻击时发出警报。例如,一棵西红柿植株在受到切根虫的猛烈攻击时,它就会向空气中释放一种特殊的挥发性物质,告诉同伴们敌人袭击,附近“听到”警报的西红柿就会释放糖苷,合成对害虫有毒的核苷生物碱,防止害虫对西红柿的进一步伤害。

④“语言”不仅用于内部交流,还可以用于“外交”。授粉者可以“听”得懂植物的“语言”,根据花香,它们能够判断出哪一朵花需要传粉了。另外,关键时刻,植物的“语言”还能够搬救兵。当大豆植株受到蚜虫的攻击时,会释放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大喊:“救命!救命!”援军——瓢虫听到后,便立即赶来,拯救大豆于水火。

⑤然而,目前植物的“语言”正遭受威胁,空气污染干扰了它们的“语言”,植物开始“说脏话”了。授粉者不喜欢“说脏话”的植物。东芬兰大学的生态学家把大黄蜂放在一个小室里,里面放着模仿黑芥制成的纸花。他们分别收集了生长于干净环境下和污染环境下黑芥植株所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并注入小室中。当注入的是干净环境下黑芥释放的物质时,大黄蜂能迅速反应,快速地找到纸花。而注入污染环境下产生的物质时,大黄蜂是迷茫的,它们漫无目的,到处乱窜。

⑥这样被污染的“语言”不仅为授粉者所不喜,远处同伴们也无法接收到了,因为这导致污染环境下的“语言”的传播距离比洁净环境下传播的距离要近得多。

1.根据相关内容,为“β-蒎烯”下个定义。

2.分析第④节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下面关于选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植物说脏话”,是指“空气污染使植物无法正常地释放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B.植物的语言,不仅可以用于内部的交流,还可以用于外部的交流,都是为了防御来自外部的伤害。

C.第⑤节列举东芬兰大学的生态学家所做的实验,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授粉者不喜欢“说脏话”的植物。

D.选文先介绍什么是植物的“语言”,再说明植物“语言”的作用,最后再谈植物“语言”受到污染的危害,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1.β-蒎烯,是一种大量存在于针叶植物如松树、杉树和菊科植物中,闻起来很清新,有松树味道的,带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2.画线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或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加形象地(或具体地)说明了植物的“语言”不仅用于内部交流,还可以用于“外交”(外部交流) 3.B 【解析】 1.这道题考查从材料中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回答时,学会找段落中心句,根据中心句提炼概括,注意语言的简练。本题要求给“β-蒎烯”下个定义。下定义的基本模式是:“β-蒎烯是指……”或者“……就是β-蒎烯”。根据“这是一种闻起来很清新,有松树味道的物质,大量存在于针叶植物如松树、杉树和菊科植物中”可以概括提炼出和“β-蒎烯”有关的第一个关键信息:“一种大量存在于针叶植物如松树、杉树和菊科植物中,闻起来很清新,有松树味道的”;根据“没错,植物的‘语言’是带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可以概括提炼出和“β-蒎烯”有关的第二个关键信息:“带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据此即可作答。 2.这道题考查对语句表达效果的理解。画线句所在段落的中心句是首句:“‘语言’不仅用于内部交流,还可以用于‘外交’”,注意扣住中心句对画线句进行赏析。这句话可以从拟人的修辞手法来理解表达效果:“大喊:‘救命!救命!’援军——瓢虫听到后,便立即赶来”赋予植物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语言”不仅用于内部交流,还可以用于“外交”;这句话也可以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理解表达效果:举“大豆植株受到蚜虫的攻击”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植物的“语言”不仅用于内部交流,还可以用于外部交流。 3.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都是为了防御来自外部的伤害”表述有误。根据“授粉者可以‘听’得懂植物的‘语言’,根据花香,它们能够判断出哪一朵花需要传粉了”可知,植物的语言不全都是为了防御来自外部的伤害。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注释:①例:按照惯例。②涯涘:水的边际。③肆:恣情,放纵。④子:利钱;本:本钱;侔:相等。⑤观察使:官名。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例出刺史(    )              其土俗(     )

令赎归(     )             ④其贫力不能者(   )

(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加点的“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子厚为师。

A.卷石底出                       B.全石为底

C.其境过清                         D.能径寸之木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观 察 使 下 其 法 于 他 州

3.翻译句子。

(1)是岂不足为政邪?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4.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完成小题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1.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与本词上阕所反映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请赏析“几回疏雨滴圆荷”中动词“滴”的妙处。

3.请你说说词的末句“酒醒人散得愁多”中“愁”的内涵。

 

查看答案

八年级(1)班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赏会徽)

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图的上方是一轮圆月,下方是一片海洋,请选出其寓意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

B.中国诗词胜过全世界一切的美好。

C.中国诗词如海洋浩瀚无边,神奇奥妙。

D.体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

(拟标题)

活动中,班级同学搜集到了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标题。

11月30日,“寻找最美童声”《我爱古诗词》栏目组走进泰州市少年宫,少年宫语言专业50余名学生参加了海选。活动现场,参赛学生精心准备,动情演绎着精彩的节目,舞台上有慷慨激昂的将军,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有思念家乡的游子……他们精神饱满,全心投入,现场气氛热烈,评委对少年宫参赛学员整体素质褒奖有加。据悉,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学习热情,进一步带动全社会提升文化素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联合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少部推出大型青少年爱国主义及传统文化益智问答节目《我爱古诗词》。

(对对联)

活动结束后,有同学感受颇深,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结合活动内容,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 欣赏美童声回味无穷       下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个名著语段,回答问题。

A.你对时间的安排,学业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别,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与实践。这是我为你最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

B.思成学业,我有点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

(《梁启超家书》)

(1)语段A选自         ,全书内容首先强调的是         的问题。

(2)语段A和B都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信,请你说说他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教育和提醒儿子的?

(3)下列语句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流淌着朱光潜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和赤诚关怀。

B.挪威作家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将枯燥乏味的哲学变成了通俗而有趣的小说。

C.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钢琴家,再为音乐家,终为艺术家。

D.傅雷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跟儿子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课文和古诗词原句。

①黄发垂髫,_________

_________,在河之洲。

③下见小潭,_________

_________,悠悠我心。

⑤气蒸云梦泽,_________

_________,白露未晞。

⑦2020年2月,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意思是虽然身处两地,但心心相连,悲喜相通。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