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珍爱与书店的每一次相遇 ①站到书店的角落,摊开一本李娟...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珍爱与书店的每一次相遇

①站到书店的角落,摊开一本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或是《格言联璧》,再或是《中国国家地理》……   (1)   ,尽情徜徉于文字构建的诗意画境,灵魂似乎从喧嚣的躯体中剥离开来,享受难得的淡定与悠闲。

②这是一周的忙碌之后我的最爱。后来网络书店和电子书的出现,曾让我激动于不必再遭逢舟车劳顿之苦,足不出户便可采纳海内雅书。但没多久便觉得,这种速成似乎在说不准的地方缺少了些什么。   (2)  

③置身全天候的网络世界,纵有手机电脑等介质的海量和便捷,也难以改变我对实体书店的钟情——崭新的书口,雅致的封面,清丽的文字,带有作者情感与思想的厚重……总给我兄弟般天然的亲近感。

④最美妙的事,就是往返大小书店或书展淘心爱的书了。从这家书店,到那家书店,再到下一家书店,一段段近乎朝圣心境的探寻之路,   (3)   。即使地角再偏僻,也要想方设法兴冲冲地一路找过去,就算找不到一本满意的书也能乘兴而归,不带一丝沮丧和懊恼。

⑤假如遇到宝藏一样的书店,简直就是天赐了。那里似乎氤氲着只有爱书的人才会嗅到的特殊味道;深吸一口气,再沉下来,慢慢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本。目光随指尖轻轻掠过厚薄不一的书脊,生怕惊醒和玷污浅睡的婴孩似的。    A    ,心里却萌生着唯恐落空的心愿——遇到心仪的书。忐忑的心情如期待邂逅一段美丽爱情,情不自禁得难以把控。幸遇喜欢的书,眼睛几乎闪出亮光,一把抓起,急切地翻看,手掌反复摩挲着封面……

⑥心意烦乱之时,喜欢一个人跑到书店漫无目的地闲逛,从书架上随便取下一本书读上一段,心绪便渐渐舒缓和释然。更愿意看着满架满屋的书,回想起与书或者书的作者的种种:那本《林清玄散文》,有我视作珍宝的作者的亲笔签名,那是我打车百余公里去听林清玄的讲座之后求来的;那套全文全注全译的《史记》,是一次征文一等奖的见证;与那本《定西孤儿院纪事》的作者杨显惠书面交流过读后感……这些幸福又幸运的记忆,装满了我小小的骄傲。

⑦阅读可以让灵魂诗意地栖居。这份诗意,只有经历了量在脚下的“淘”和捧到手中的“品”之后,才能体会得到——手握一支笔,投入到一本书的阅读之中,用细细的波浪线勾画起引荡心间涟漪的文字。

⑧如果实体书店是古香古色的“药房”,那么每一本书就是人生的一味药。每当感到浮躁迷惘之时,书中无所不在的“馨香”,便从一页页打开的纸张升腾、弥散开去,或是明理,或是笃志,亦或是动情……无一不在抚慰我们前来拜取的心灵。

⑨我天天盼望与一本好书的惊艳相逢,更珍爱与书店的每一次相遇,在我苦苦找寻的蓦然回首中。

1.填空:本文标题是《珍爱与书店的每一次相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为我们介绍了自己与书店的三种相遇:忙碌一周后站在书店角落看书,享受难得的淡定与悠闲;(1)______,总能乘兴而归;(2)______,心绪渐渐舒缓和释然。无论哪一种相遇,都让作者的灵魂得以诗意地栖居。

2.作者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与书“相遇”时的不同感受,请将(甲)(乙)(丙)三句话,填入文章(1)(2)(3)处的恰当位置。

(甲)好像吃到再丰盛与便捷的快餐,也不及传统灶台烹炒的菜品,能够品咂出蕴藏在食材细胞中夺口入喉的滋味来

(乙)一字一句,像咀嚼一粒粒饱满的稻米,细细品味充盈在字里行间的馨香

(丙)像赶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一样,再多艰苦与辛劳,都会信心满满地走下去

3.文章第⑤段A处所填的语句应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还是“拥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呢?请结合上下文选择。

4.进入初中以来,我们遇到了《西游记》,遇到了《朝花夕拾》,还遇到了《论语》,请你从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在阅读过程中,品味到了怎样的“馨香”。

 

1. (1)往返书店或书展淘书 (2)心意烦乱时到书店闲逛 2.(1)乙 (2)甲 (3)丙 3.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 4.示例一:读《论语》的时候,一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感受颇深。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青春易逝、韶华难再,一定要珍惜时光。 示例二:读《朝花夕拾》的时候,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因为“看电影”事件看到国民的麻木,决定弃医从文,致力于改变国民的精神。这让我看到了一个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孜孜以求的鲁迅。 示例三:读《西游记》的时候,孙悟空的仁义孝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被捉后,镇元大仙要鞭打唐僧,孙悟空不忍师傅挨打,抢先将过错揽在自己身上,宁愿自己挨打也不愿意师傅受罪。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提示找到对应的段落概括作答即可。“忙碌一周后站在书店角落看书,享受难得的淡定与悠闲”是对①—③内容的概括;根据“总能乘兴而归”可知,这是对④⑤段内容的概括,从“最美妙的事,就是往返大小书店或书展淘心爱的书了”中可以得出答案;根据“心绪渐渐舒缓和释然”可知,这是对⑥—⑧内容的概括,从“心意烦乱之时,喜欢一个人跑到书店漫无目的地闲逛,从书架上随便取下一本书读上一段,心绪便渐渐舒缓和释然”中可以概括出答案。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2.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充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段落内容,结合上下文的来分析,选择正确的语句作答。(1)处:后文“尽情徜徉于文字构建的诗意画境,灵魂似乎从喧嚣的躯体中剥离开来,享受难得的淡定与悠闲”与“细细品味充盈在字里行间的馨香”相照应,故选【乙】;(2)处:前文“没多久便觉得,这种速成似乎在说不准的地方缺少了些什么”与“丰盛与便捷的快餐”相照应,故选【甲】;(3)处:前文“探寻之路”与“像赶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一样”相照应,故选【丙】。 3.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章内容选择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理解段落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语句。仔细阅读第⑤段内容,根据“心里却萌生着唯恐落空的心愿”可知,“却……唯恐落空”表达的是转折的意思,说明作者对“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本”是有所期待的,前提应该是没有目标,二者才能构成转折关系,所以应该选择“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 4.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馨香”的意思,指的是这些作品带给人的收获和启示。结合对《西游记》《朝花夕拾》《论语》几部作品的内容、人物、主题、意义等的了解,抓住其中精彩的一点来谈即可。如阅读《西游记》,师徒四人历尽磨难取得真经的过程,让人明白做事要有恒心,要坚定信念,直面困难;阅读《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所做的几件事,让人了解到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阅读《论语》,可以让人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懂得学思结合的读书方法,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明白谦虚做人的道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其家穿井______

(2)国人______

2.下列语句中的“之”与“国人道之”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有闻而传

B.丁氏

C.宋君令人问于丁氏

D.于宋君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2)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从文中得出的启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切忌道听途说。

B.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C.语言表达很重要,学会巧妙使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D.对于流言,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2.古诗词中还有不少含有“海”字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古至今,很多知名人物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热爱读。

②曹操不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诗人。他爱读书,曾在家乡亳州城外筑一石室,“春夏习读书卷”。在以后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在处理军务、政务之余挤时间读书,进行业余自修,一直保持着读书的热chén   

③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但他从不钻进书堆,死记硬背,只“观其大略”,通过泛读掌握其实质。以此之法,他广泛涉猎经史典籍、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形势。后辅佐刘备,极为职,屡建奇功。

④鲁迅12岁进入    (地点)师从寿镜吾先生读“四书”“五经”。寿镜吾先生是方正渊博的宿儒,给少年鲁迅颇多教益。鲁迅曾自己做小书签,中间手书“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以此提示自己读书专心致志。刻苦的攻读为鲁迅日后的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⑤倘若我们能效仿先贤甲    ,乙    ,丙    ,那么必将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1)文段中加点字的笔顺、横线内填写的汉字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

A.“阅”的第一笔是“、”  枕  称职(chèng

B.“阅”的第一笔是“|”  忱  称职(chèng

C.“阅”的第一笔是“|”  枕  称职(chèn

D.“阅”的第一笔是“、”  忱  称职(chèn

(2)下列词语中的“宿”与第④段中画线词语“宿儒”的“宿”语意相同的一项是____

A.宿舍

B.星宿

C.宿将

D.整宿

(3)鲁迅读书的时候要上“对课”(即“对对子”,一般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一次,寿镜吾先生以“陷兽入阱下”为题让学生对课。从上下联词性相同的角度判断,你认为下列对得最好的一项是____

A.骑马去郊游

B.放牛归林中

C.童子进学堂

D.雪中寻腊梅

(4)依据文段内容,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第⑤段中的甲、乙、丙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

①广泛阅读  ②读书有方  ③坚持阅读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①

(5)坚持阅读,能不断提升修养。下面名人言语中表明要“坚持阅读”的一项是____

A.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朱熹

B.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C.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D.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6)第④段中横线处应填____。“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孩童入学必读书籍。其中“四书”指的是:《____》《大学》《中庸》《孟子》。

(7)鲁迅使用书签提高了读书效率,他的同学后来也效仿他自制书签以自勉。下面有几枚书签,如果你要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以勉励他(她)学习,你会选择哪一枚?请说明理由。

     

甲                   乙                 丙                 丁

我选择: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5)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借“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自己身世之悲和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查看答案

作文

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着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当然,其实并非只是留了耳朵听,也一定是留了心,去关注、体会、感悟,这些声音带给我们的种种美好,在我们和他们的生命中都是弥足珍贵的。

请以“留只耳朵听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内容充实,感情真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