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巾帼女英雄形象?

2.请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本词塑造了一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不愿为女子身份束缚,情愿忍受世人的不理解,也要奋发做一番事业的中帼女英雄的形象。 2.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只答“用典”也可),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 担忧。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的意为: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勇于冲破家庭束缚的豪情。“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意为: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表现了作者不愿被女子的身份所束缚,要像男子一样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俗子胸襟谁识我?”意为: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表明作者根本就不屑于那些巨世俗之人理想。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不愿为女子身份束缚,情愿忍受世人的不理解,也要奋发做一番事业的中帼女英雄的形象。 2.本题考查赏析词句。这句词的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从写作手法上来看,这句话是用典的手法。“青衫湿”是一个典故,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联系写作背影,此时作者刚与丈夫离婚,即将走上革命道路。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去寻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从而抒发了作者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从抒情方式来看,这句词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大千世界,知音难觅,想到前途命运,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襟,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彷徨苦闷,与对于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瑯琊。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亡荒之行于身。”桓公退再拜命曰:“宝法也。”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生。此谓道之荣。”桓公退,再拜:“请若此言。”管仲复于桓公曰:“任之重者莫如身,涂之畏者莫如口,期而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涂至远期。唯君子乃能矣。”桓公退,再拜之曰:“夫子数以此言者教寡人。”管仲对曰:“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静无定生,圣也。”

(选自《管子》,有删改)

注:①转斛:今山东芝采山。②瑯琊: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③原:探究,考查,调查。④不本:不保本,有困难。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管 仲 对 曰 滋 味 动 静 生 之 养 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桓公东游 _____________   

(2)无亡荒之于身_____________

(3)公亦固情_____________ 

(4)此谓道之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谓之亡               ②河曲智叟以应

B.而远者莫如年     ②年之后

C.正六气之变       ②虽乘奔

D.①静无生           ②今南方已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

(2)以重任行畏涂,至远期,唯君子乃能矣。

 

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管仲告诉准备出游的桓公,大王出行有“游、夕、亡、荒”四种模式,劝谏桓公出游要提倡“游、夕”,杜绝“亡、荒”。

B.管仲谈话充满寓意,引人深思,他认为没有羽翼而能飞的是语言,没有根底而能巩固的是心性,没有地位而尊贵的是感情。

C.管仲从调节饮食,控制六气的变化,禁止声色的侵蚀,规范自身行为和言论等方面向桓公道明了何为圣人。

D.管仲借桓公出游的机会,向桓公阐述了君主出行之道,君子之道,圣人之道,桓公获益匪浅。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如《十五从军征》等。

B.《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范仲淹,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

D.“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贬官;“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指《国风》和《离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但经典进校园不能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灌输上,必须以(     )的方式让今天的孩子去充分感受和接纳,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陶冶情操,要注重方式方法。传统文化进校园,既不能(  ),也要防止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比如,戏曲进校园,不应追求让人人会唱,而是通过戏曲教学让他们了解戏曲、热爱戏曲、热爱中华文化,从骨子里植入民族精神。有的学校就把黄梅戏的基本动作融入到大众操中,动作简单易学又优美,这样将趣味与体验相结合,可以让更多孩子体验黄梅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语段括号里。

喜闻乐见    雅俗共赏    照猫画虎    生搬硬套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查看答案

不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guǎng)   酷xiāo)     一曝十寒    蛛丝马迹

B.)傥       hōng)笑    人声鼎沸    方兴未艾

C.qiáng)迫   qián)诚      矫揉造作   通霄达旦

D.chéng)报   威shè)      锐不可挡    断章取义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5)夫大国,难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表达了热切希望恢复河山、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