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金有馀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

……

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馀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众人个个喜欢,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那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

(乙)他爬将起来,又拍看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1.(甲)文中的周客人是指__________,(乙)文中的“他”指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甲)(乙)选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3.回忆原作品,说说作者讲述举人中举的故事,有何意义。

 

1. 周进 范进 2.[甲]周客人中举后,有无关系的人都来认亲道贺。[乙)范进因中举而发疯。 3.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两段文字都出自清朝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根据选段甲中的“周客人”“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看见贡院”可知他是周进,此人六十多岁依然是个童生,后来大闹贡院,在同乡好友的帮助下捐了一个监生,不久考中举人,又中了进士,钦点为广东学道。根据选段乙中的发疯的举动,提到的“老太太”“娘子胡氏”等人物,可知此人是范进,与周进类似,此人五十多岁还是个童生,被周进发现常识,将他取为秀才,后来中举,最后被钦点为山东学道。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概括。细读甲选段可知,本段记叙的主要人物是周进。主要事件是朋友们看周进可怜,为他捐了一个监生,后考试中举,一时间,“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可概括为:周客人中举后,有无关系的人都来认亲道贺。细读乙选段可知,本段记叙的主要人物是范进,描写的是他中举后喜极而疯,众人束手无策的情景。可概括为:范进因中举而发疯。 3.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周进六十多岁才中了举人,范进五十多岁中举。周进参观贡院伤心欲死,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两人经历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周进中举后,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他的长生牌。范进中举后,一贯对他嫌弃的岳父送来钱与肉,张乡绅来认亲,并送给他钱和房子。通过这些人前倨后恭的行为,讽刺了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富有批判性的文学作品,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巾帼女英雄形象?

2.请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瑯琊。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亡荒之行于身。”桓公退再拜命曰:“宝法也。”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生。此谓道之荣。”桓公退,再拜:“请若此言。”管仲复于桓公曰:“任之重者莫如身,涂之畏者莫如口,期而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涂至远期。唯君子乃能矣。”桓公退,再拜之曰:“夫子数以此言者教寡人。”管仲对曰:“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静无定生,圣也。”

(选自《管子》,有删改)

注:①转斛:今山东芝采山。②瑯琊: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③原:探究,考查,调查。④不本:不保本,有困难。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管 仲 对 曰 滋 味 动 静 生 之 养 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桓公东游 _____________   

(2)无亡荒之于身_____________

(3)公亦固情_____________ 

(4)此谓道之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谓之亡               ②河曲智叟以应

B.而远者莫如年     ②年之后

C.正六气之变       ②虽乘奔

D.①静无生           ②今南方已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

(2)以重任行畏涂,至远期,唯君子乃能矣。

 

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管仲告诉准备出游的桓公,大王出行有“游、夕、亡、荒”四种模式,劝谏桓公出游要提倡“游、夕”,杜绝“亡、荒”。

B.管仲谈话充满寓意,引人深思,他认为没有羽翼而能飞的是语言,没有根底而能巩固的是心性,没有地位而尊贵的是感情。

C.管仲从调节饮食,控制六气的变化,禁止声色的侵蚀,规范自身行为和言论等方面向桓公道明了何为圣人。

D.管仲借桓公出游的机会,向桓公阐述了君主出行之道,君子之道,圣人之道,桓公获益匪浅。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如《十五从军征》等。

B.《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范仲淹,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

D.“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贬官;“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指《国风》和《离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但经典进校园不能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灌输上,必须以(     )的方式让今天的孩子去充分感受和接纳,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陶冶情操,要注重方式方法。传统文化进校园,既不能(  ),也要防止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比如,戏曲进校园,不应追求让人人会唱,而是通过戏曲教学让他们了解戏曲、热爱戏曲、热爱中华文化,从骨子里植入民族精神。有的学校就把黄梅戏的基本动作融入到大众操中,动作简单易学又优美,这样将趣味与体验相结合,可以让更多孩子体验黄梅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语段括号里。

喜闻乐见    雅俗共赏    照猫画虎    生搬硬套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查看答案

不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guǎng)   酷xiāo)     一曝十寒    蛛丝马迹

B.)傥       hōng)笑    人声鼎沸    方兴未艾

C.qiáng)迫   qián)诚      矫揉造作   通霄达旦

D.chéng)报   威shè)      锐不可挡    断章取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