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5)蒙曰:“士别三日,即更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6)《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来相照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 百般红紫斗芳菲 刮目相待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漫、芳菲、待、戎、朔、雌”等字词容易写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摇蓝    辫子     哀悼      妇儒皆知

B.踱步    烦燥     斑澜      目不窥园

C.祈祷    高粱     元宵      深恶痛绝

D.亘古    烦琐     字帖      再接再励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yīn)红      pài     sǒng    )而不舍

B.kāi)油      huì     fèn      jiān)锵有力

C.jiào)对     rǎo        shòu    鞠躬尽cuì

D.)育      zhuō         qiàn      xiǎn)为人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语段一)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远房的叔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语段二)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语段三)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语段三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一文,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2.童年小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3.语段二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某社区为宣传“孝文化”,计划在社区墙面绘制《二十四孝图》。假设你是社区一员,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结合对《朝花夕拾》的理解,向社区反馈你的意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风筝之所以曼舞轻摇,多姿多态,是因为有风的协助和线的牵引,若风筝一味追求自由,摆脱风的协助和线的牵引,它不仅不能飘在空中,还会栽到地上。今年我国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居家不外出、勤洗手、戴口罩。正是许多人的“不自由”“守规则”才换来了我国“抗疫”的初步胜利。有句话说得很好,“遵守规则,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自由”。

请以“自由与规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成长

赵淑萍

①年轻的老师带孩子们去小吃城。

②“你们来了。”摊主热情地跟孩子们打招呼。回过头,对她说:“辛苦!辛苦!”目光中满是理解和赞许。

③一股暖流,在她心里涌动。小吃摊上弥漫着氤氲的热气,空气里是食物诱人的香味。很快,孩子们都挑了自己爱吃的,付了钱,坐下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④多年前的情景又浮现在她脑海里。

⑤那一年,特教学校的校长宣布了一个决定:“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走进社区!走向真实的生活场景!”

⑥“这怎么行?万一出了事怎么办?”老师们议论纷纷。普通学校的孩子,组织学生外出,老师尚且悬一颗心,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一大群脑瘫、智障、自闭症的孩子。有些孩子患有疾病,路上发作怎么办?走失了又怎么办?可是,校长的眼神异常坚定。看来,校长她是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才做的这个决定。

⑦第一次,她带着孩子们去小吃城。路上行人异样的目光,让她难堪,她都不敢抬起头来。她和另一位老师,一前一后,紧紧护着学生,唯恐一个闪失,就有孩子离开她们的视线。她背着的一个宽大的包里,装着几位学生干净的衣裤。

⑧刚走近小吃摊,摊主们看着一大群面容特殊的孩子,顿时变了脸色。“傻子来了!走开!走开!”摊主粗声大气地对学生嚷着,唯恐他们带来什么晦气似的。而且,他们还特意看了她几眼。“老师是不是也有毛病?”他们悄悄嘀咕。那目光,就像犀利的刀子划过她的面庞,刺在她心坎上。在摊主的斥骂声中,一些孩子已经有所察觉,慢慢地围到她们身边,像受惊的小鸟;大部分孩子仍然在东张西望,甚至,小手蠢蠢欲动,想去拿摊上的肉串。对着香喷喷的小吃,孩子们都露出无比渴望的眼神。那是一种怎样让老师们揪心的眼神啊。

⑨结果,什么都没吃成,他们回来了。其他老师也回来了。说起来,都是一肚子委屈。去超市的,不仅挨了骂,还赔了钱。因为,有些孩子第一次到大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抓,还把糖果放进自己的嘴里。超市保安步步紧跟,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

⑩年轻的老师去找校长。说着说着,她哭了。校长也哭了。她乞求似的望着校长,希望不用带孩子去外面上课了。“那孩子们好吗?”校长问。

年轻的老师沉默了。走出围墙,教学效果绝对比关在学校教学要好得多。孩子们快乐、兴奋,就像放飞的鸟儿一样。即使是小吃城那不愉快的一幕,也立刻如轻烟般散了。世界原来这么大,这么美丽。年轻的老师明白了,校长的弦外之音就是:对孩子有利的,就得坚持。

于是,他们坚持带孩子们出去。好几次,校长全程陪同。在公交车上,校长教孩子们给老人、孕妇让座。有一次,一位妇女把孩子们叫做“傻子”。“这位阿姨很尊重我们孩子的,是吧?”校长说。这位妇女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我们自己。”校长对她们说。孩子们学会过红绿灯了,学会自己乘坐公交车了,能够在花园里观赏美丽的花木、感知春天了。

“他们又来了。”小吃城的摊主渐渐换了称呼。虽然,态度不冷不热,但是,他们没有再叱骂孩子们,同时,把小吃卖给了他们。

时光如流水,冲洗着一些坚硬的东西。“你们来了。”当一位摊主第一次招呼孩子们时, 年轻的老师眼角湿润了。

那一年,全国特教专家来了。年轻的老师带孩子们去小吃城上观摩课。孩子们井然有序地点餐、付钱,坐下后安静就餐。一位轻度智障的女孩,还给专家介绍起本地小吃,乐得专家开怀大笑。

“老师,你吃!”孩子的声音,把她从记忆中唤回。一位孩子手里拿着一串羊肉串,憨憨地看着她。这是一个患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和同龄人相比,他长得慢,但他一定会长大。

路边的一棵树上,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叫。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时光如流水,冲洗着一些坚硬的东西”,“坚硬的东西”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下面语句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的?请简要赏析。

(1)那目光,就像犀利的刀子,划过她的面庞,刺在她心坎上。

(2)路边的一棵树上,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叫。

3.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题目“成长”的含义。

4.文中对校长的着墨不多,但其形象很有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校长”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