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交____________         (2)其境过清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乃记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忘路远近(《桃花源记》)

B.其反激力(《河中石兽》)

C.孔子云:何陋有(《陋室铭》)

D.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核舟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甲、乙文段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 (1)通达 (2)因为 2.D 3.(1)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4.甲文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乙文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通:通达;多义词,以:因为。 2.A.结构助词,的; B.助词,的; C.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D.与例句都是作代词;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①关键词:“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②关键词:“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 4.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甲文划线句子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这是个幻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是作者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乙文划线句子,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反衬出作者悲凉凄怆的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万籁此都寂,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子衿》)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7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此,某校开展以“我爱朗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美文)“朗读”是体会语言美的重要途径。如要让你从老舍、朱自清、冰心的作品中选一篇朗读,你会选谁的哪篇作品?请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作者:___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妙劝说)为了提高朗读能力,李超同学打算周六晚上收看一期《朗读者》,却被妈妈以耽误学习为由阻止。假如你是李超,会如何劝说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初二(1)班的班主任张老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积劳成疾,患病住进了医院。有四位同学代表全班去看望望老师,他们都说了一番慰问的话。其中哪一位同学说话不太讲究分寸?  

A. 张老师,你一心为了我们,把身体累坏了。我们的心里都非常难过,愿您早日康复。

B. 张老师,你太不注意身体了,一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的,以后一定要劳逸结合。

C. 张老师,你安心在医院治病,我们会自觉地把班级工作搞好的,努力做到您在和不在时一个样。

D. 张老师,你要注意按时吃药,注意休息,病很快会好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生旦净末丑”是戏剧的行当,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

B.《小石潭记》《核舟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出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诗经》中有不少篇目被改编成歌词,如《在水一方》的歌词就出自《蒹葭》。

D.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