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叙文阅读 满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

记叙文阅读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 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他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父亲回家也会两手空空,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灰头灰脸,嘴唇也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了,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家;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力,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有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满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析】
母亲这样招待他,怎么像犒劳凯旋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歇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并把被单摊开。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可以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又笑声和甜美的泪光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励。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就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11)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这里还是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是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

(12)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也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13)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④~⑩,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节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

B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

有些难过

C

D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3.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11)段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第(13)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1.A无比自豪 B父亲两手空空、疲累沮丧地回家 C疑惑不解 D满足激动 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腰身弯曲和身体疲惫的样子。 3.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生意亏本的父亲温柔体贴,表现了她对父亲的爱。 4.不矛盾。因为父母认为家中“空着的”需要“填满”的是物品,而我认为“不缺不空”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深厚丰盛的爱,所以不矛盾。 【解析】 1. 考查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的梳理概括。要求学生根据表格中给出的段落提示,读懂段落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人物心理变化的梳理,结合表格中相对应的段落与情节提示,从段落中找出有关“我”的心理描写的词即可。第④段写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A处“我”的心理对应第④段末“我无比自豪”;B处结合文章第⑤~⑥段的内容,主要写父亲两手空空、疲惫沮丧地回家;第⑦~⑧段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C处“我心理”在第⑧段中写道,“我”看到母亲的行为“有些不解”;第⑨~⑩段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从“我”对父亲心情的揣测,D处可以感知“我”的心情也是“满足激动”。 2. 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解此此题首先指出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句中的“如、好似”可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父亲的腰”和“父亲”,喻体是“猎弓”和“脏衣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亲腰身弯曲和身体疲惫,表现了父亲两手空空回家的劳累和沮丧。 3. 考查从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理解。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等。“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和“快走”“捧出”“放到”可知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表现出母亲对父亲的温柔体贴和对父亲的理解与关爱之深。 4.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第(11)段父母说的话,是在结尾处,根据上文“缺柜子、少收音机、需要自行车”,可知父母认为家中“空着的”需要“填满的”是物品;“我”认为“最需要的东西”“不缺不空”,根据上文“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可知,“不缺不空”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深厚丰盈的爱,表现出“我”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所以不矛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说明文阅读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需要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有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海底大陆坡上段、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漏。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等资料改编)

1.文章②—⑥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价值和储量、产业化开采可能带来的危害。

2.第⑤段画线句除了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可燃冰这种新能源的产业化开采,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查看答案

    (甲)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诸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

③帝遣真诸军郿  军:___________

大司马       迁: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咨臣当世之事          不物喜

B.以伤先帝明            虽我死,有子存焉

C.真以亮惩祁山          行者休

D.帝从计                真无马耶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4.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依据乙文作答。

5.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谁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目《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颇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语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习作片段,请完成小题。

(甲)人们曾经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必定有着代沟,他们所想的必不相同。(A)可事实也常证明这是个很片面的。嘘寒问暖,这些事太过平常,但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有些事,存在也太过自然。(B)自然得让我们忽略了去问为什么?临行前,父母那句“走路、行车注意安全”“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孩子很自然的“爸爸,您别太劳累”“妈妈,再见”却能温暖父母的心,也让子女自信地踏上人生的征途……这就是心灵的呼应,家庭和谐最朴素的篇章。

(乙)家,是一盏不灭的明灯,永久地照亮我生命的黑暗;家,是一叶不歇的扁舟,永久地摆渡在我生命的渡口;    ,我愿用世上最美最温暖的词汇来赞美家。

①(甲)文画线句(A)有语病,应改为:      

②(甲)文画线句(B)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改为:    

③在(乙)文中,请根据语境,在横线上仿写一句话。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③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 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⑥ 《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