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 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一句中“之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最后写道:“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把大海比作粮仓,形象地说明了海洋内有丰富的人类所需的“食物”。

B.文章③④两自然段说明了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

C.文章第⑤自然段:“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它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D.本文的说明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

 

1.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示例:运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3.C 【解析】 1. 考查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解题时要先定性:不能去掉,然后抓住加点词语,结合上下文、上下句,比较去掉该词后的表达效果,对该词的说明效果进行分析。“之一”表明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即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其他,如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更严密、更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50亿吨”“1亿~1.5亿吨”“1倍以上”是列数据,“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是把磷虾捕获量与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作比较,说明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3. C选项理解不正确。原句“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意思是这种想法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要谨慎。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宫室           (2)冠           (3)如有所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计长,曾不盈寸       其人视端容寂

B.吾与子之所共适         诎右臂支船,竖其左膝

C.中轩敞者舱             盖简桃核修狭者

D.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石青糁

3.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4.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请比较两句表达含义有何不同。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语言综合运用。

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1)选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它在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

(2)选文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以“我梦想”开头开启朗读,请你接着同学的话题,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

我梦想,驰骋于塞北苍茫辽阔的大漠,在金黄的夕阳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伫立于齐鲁巍峨耸立的泰山,在茫茫的层云上,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蒹葭》)

(3)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____________ ?(《式微》)

(4)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傅雷家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________ (人名)——著名钢琴大师;_________(人名)——英语特级教师。

(2)对选文中对“赤子之心”和“孤独”,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3)在儿子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