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语段中,鲁迅对她有不同的称呼。因她谋害隐鼠等,幼年的鲁迅憎恶地称她为“ ”;多年后,当他回眸“ ”这件事,对她充满了敬意和怀念,深情地称她为“我的保姆”“长妈妈”。
(2)《朝花夕拾》里除了对人和事的颂扬,还有冷静的批判。请从《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举出一例,并指出作者批判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深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让头发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里。
②小时候,最喜欢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她的左手分段把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把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枚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副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她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为她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度过了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当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⑥洗完澡后,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着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是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
2.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3.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第⑥段画线的语句。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4.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说明文阅读
不尽的萤火虫
①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经》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枚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
②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③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鱗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④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⑤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⑥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高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绛。
⑦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
⑧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1.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了萤火虫在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B.作者笔下的萤火虫既是文化的,又是科学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
C.第⑥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除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
D.本文通过对“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的原因分析,呼吁人们要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较小的一项是( )
A.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
B.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
C.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D.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制作出的LED覆盖层,有可能在几年内运用到LED生产中。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监测。
D.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它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止是萤火虫。
请填出下列诗文中的原句
(1)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荡胸生曾云,_____。(杜甫《望岳》)
(3)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壮美的雪景,令人回味。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 ______,_____”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赠 别
(唐)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①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闾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②为太宰③,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④厚币⑤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天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⑥,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注)①阖庐:当时的吴王。②伯嚭(pǐ):人名,吴国大臣。③太宰:官职名,为百官之长。④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⑤币:礼物。⑥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是( )
A.阖庐病创将死 病:生病
B.越王为人能辛苦 辛苦:含辛茹苦
C.吴王将许之 许:答应
D.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威:施威慑服
2.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败越于夫湫 皆美于徐公
B.以伯嚭为太宰 可以一战
C.乃兴师北伐齐 陈涉乃立为王
D.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怅恨久之
3.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文中下列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出需要停顿的位置。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