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而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异”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们研究了解冠状病毒、科学防范之后,当人们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3.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说明对象是病毒。本文介绍了病毒的结构及生理特性,告诉人们病毒可以防治,并不可怕。 2.①病毒结构简单,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②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③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应。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3.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病毒比作刚出生的婴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病毒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不能去掉。“大多数”和“有的”只是指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成了全部了,就和实际情况不符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去掉。 【解析】 1. 本题考查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可结合说明内容找到说眀对象。本文的开头指出细菌和病毒的区别,接着第②③段介绍了病毒的结构及生理特性,第④⑤段介绍了病毒猖獗的原因,并告诉人们病毒可以防治,并不可怕。以此判断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 2. 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筛选提炼。阅读全文,找到说明病毒的段落,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再找到能够说明病毒性质,本质特征的句子提炼概括即可。阅读全文可知,②③段是对病毒特征的介绍,第②段“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第③段“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据此提炼概括。 3.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结合句子内容,“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将“病毒”比作了“刚出生的婴儿”,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病毒“毫无独立生存能力”的特点。 4. 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某词能否去掉并说明原因,答题模式: ①一般要解释该词的含义;②说明这个词语在说明事物特点时所起到的作用;③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多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实际、不准确、太绝对等);④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结合本题“大多数”指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但不是全部,去掉后就变成“所有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指部分。如果去掉,就成了“所有病毒不会使人得病”,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卖。③茔(yíng):墓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

(1)复有来告私杀牛者____

(2)率取数十倍以权贵____

(3)凡诉讼不得径庭下____

(4)使得至前曲直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春风 繁密 和煦 轻盈 眼花缭乱”这几个词语中任意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情景要合情合理。(不超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 (人名)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不愤不启,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________,鲜矣仁。

(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________,其为人之本与。

(4)________,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________

(6)如切如磋,________,其斯之谓与!

(7)君子________,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复行数十步,________,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9)欲济无舟楫,________

(10)求之不得,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蒹葭》,回答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文中词语解说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D.“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以景起兴,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所思不见的惆怅心情。

B.本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大胆而热烈地传达出主人公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十分动人。

C.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D.这首诗虽然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但,从诗的内容看,它情感韵味更加浓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