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7)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8)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9)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请以“让我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追忆西南联大①
①八十年前,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在昆明正式开课。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烟之中,仅仅存在了八年的“最穷大学”,却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翻开尘封的史册,那一个个与西南联大有关的故事,至今仍让我们热泪盈眶。
②由于经费奇缺,战时西南联大的教室异常简陋。教室由土墙筑成,屋顶仅盖一层铁皮。夏天,教室里犹如蒸笼,冬天则寒风穿堂入室。窗是用棉纸糊的,一刮风,沙沙作响。某日,机械学家刘先洲教授在讲课时骤雨忽至,因教室并无隔墙,狂风裹挟着雨水入侵,淋了刘教授一身,班上同学对此突发情况尚在发呆,刘教授却自我解嘲,笑着说:“前不久友人来信问我在昆明上课的情况,我回信告之一切满意,风雨无阻,这就是我们联大人了不起的地方。现在,当真是风雨无阻了。让我们继续上课!”这乐观风趣的话语引得全班一片笑声。
③自1938年9月开始,作为抗战后方重镇的昆明,经常遭受日军大规模的狂轰滥炸。轰炸机一架接着一架,俯冲投弹,炸弹的呼啸和爆炸声碾在每一个手无寸铁的昆明人心上。整个城市浓烟四起,烈焰升腾,犹如人间地狱。
④在日军频繁的空袭中,“跑警报”成为了联大师生的“必修课”。相较于教室的简陋,频繁的轰炸对联大师生的影响更甚。白天,警报响起时,师生立即中止课程,到山里躲避,于野地坟头开坛讲学,著书立说。警报结束后,大家又返回学校继续上课,补上被耽误的课程。师生们研究学术的热情在日机丧心病狂的示威下并未减退,反而受到了激发。图书馆外,外文系教授吴宓趁月明之夜给学生继续讲解《欧洲文学史名著》。面对现实的死亡威胁,他纵横古今,由“跑警报”讲到世界宗教对于生死问题的训示,学生们则席地团坐于老师身边,静心聆听。图书馆内,暗淡的灯光下,挤满了前来自习的学生,他们或是俯首演算习题,或是凝神研读文献,求知若渴,心无旁骛。
⑤硝烟弥漫中的西南联大,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也极度匮乏。联大师生们抱定学术救国的理想,因陋就简,坚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没有试验设备,就自己动手制造;没有参考资料,就凭记忆写作;没有图书可阅读,就互相传阅各自的手稿。他们在学术道路上执着追求,埋首耕耘,学术研究之风盛极一时,学术巨著蔚为大观。
⑥当时,联大教授华罗庚住在昆明城外的破旧吊脚楼里,楼上住人,楼下就是屋主饲养的牲口。晚上牛擦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缺乏研究资料,他仍然潜心治学,笔耕不辍。短短七年间,华罗庚在学术上取得了众多非凡成就,为世界数学史开创了一门新学科——矩阵几何学,写出了《堆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两本专著,仅公开发表的论稿就达数百万字!
⑦如华罗庚般的例子,在西南联大比比皆是。联大师生用执著与辛劳书写了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存留了火种。短短八年间,西南联大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他们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⑧如今,八十载风雨过尽,我们依旧缅怀西南联大。是她,树立了中国大学学术研究的典范,创造了中国大学学术成就的丰碑。是她,在一个民族最艰难的岁月里,建立起了西南联大精神,光耀后世,历久弥新。
(选自《我的西南联大》,有删改)
注释:①西南联大: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1.阅读全文,概括西南联大师生遇到了哪些困难。
2.结合语境,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分别解释第②段中两个“风雨无阻”的含义。
我回信告之一切满意,风雨无阻,这就是我们联大人了不起的地方。现在,当真是风雨无阻了。
(2)分析第③段中“碾”字的表达效果。
炸弹的呼啸和爆炸声碾在每一个手无寸铁的昆明人心上。
3.请对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4.结合文意,说说你对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5.在你的心目中,“西南联大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请结合选文或以下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西南联大校训并不是三校校训的简单相加,它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又体现了教师治学、学生学习的应有态度,以及师生应有的精神。
(材料二)西南联大校徽设计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特质与锐利的边角也与其校训相呼应。上书“联大”二字,内部三条线相交于一点代表三校合一组成西南联大。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明人袁宏道云:“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见仁见智,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②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对生活有爱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轰动一时,流传甚广。因生活拮据,苏轼还辟地耕种,并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③有趣的人,因为对外界充满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能“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所以有了常人所没有的“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因此变得妙趣横生,他在《浮生六记》中写道:“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若非对生活充满好奇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
④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治疗口疮的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生病时再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有趣的人,会选择,会珍惜,深藏生活的大智慧。
⑤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时以“斗图”为乐,从各类虚拟游戏中寻求所谓的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放下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屏幕”之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苏轼、沈复和鲁迅,多发现、挖掘生活之趣味,多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有料,让生活丰富多彩。
⑥梁启超说:“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有趣的人不得过且过,不违背本心,生活就越过越有价值。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选自2018年5月《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有趣的人的“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阅读②~④段,简要概括。
3.第⑤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则,扩写成一段话,论证第⑥段画线句。
①陶渊明+辞官回乡归隐田园
②欧阳修+被贬滁州与民同乐
③海伦•凯勒+努力探寻生命乐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佁然:
(2)以其境过清 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鸣珮环,心乐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第②段的潭水有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作者如何写出这一特点的。
4.作者在前文写“乐”,为何却在文末流露出“凄”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2.试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