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散曲,完成小题。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

阅读下面两首散曲,完成小题。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对两首散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曲开头化动为静,描写了兵家必争之地潼关的险峻,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

B.乙曲前三句回顾了骊山历史,“今何处 ”强调对古今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感慨。

C.乙曲第四句的“只见”二字强调阿房宫的破败,加重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D.两首散曲结尾分别用“兴”与“亡”、“赢”与“输”的对比深化全曲的主题。

2.两首散曲都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1.A 2.甲曲除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慨,更有对百姓的同情;乙曲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骄奢淫逸行径的愤慨之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A项中甲曲第一句“峰峦如聚”的意思是“诸峰像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潼关来”,是将原本静态的山峦化为动态,选项中“甲曲开头化动为静”表述错误。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理解诗歌内容,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甲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作者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百姓所受苦难的同情。乙曲是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受而创作的一首散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两句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鲁迅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人们不会忘记,在战“疫”最艰难的时刻,央视元xiāo(A.宵  B.霄)晚会变身抗疫特别节目,参演者(A.朴实无华  B.不加修饰)的独白,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十位演艺界明星,在世界各地联袂唱响抗疫歌曲《坚信爱会赢》,鼓起人们必胜的信心。每一句话语,都能带给我们温暖;每一段旋律,都透出(A.坚定  B.坚毅)的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用诗的语言、画的色彩、乐的旋律、舞的动作、书的线条,记录下全民战“疫”的感人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那英伦三岛小学生用稚嫩(A.nèn  B.néng)童声演唱的《让世界充满爱》,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舞台上响起的《义勇军进行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3)填入横线的语句,下列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

①凝聚起中华民族奋斗前行的磅礴力量

②彰显了灾难面前唇齿相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③定格了各界守望相助的温暖瞬间

④都用艺术的形式传递着疫情下的温情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疫情防控以来,使许多人放弃了休假,坚守各自岗位,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B.粉丝崇拜刘慈欣是因为能在他的作品里看到未知领域里属于国人的探索足迹。

C.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强,一次能送超过 22 吨左右的东西。

D.古村落建于南宋,原始古朴的风貌赋予它丰富的自然生态和良好的旅游资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7)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8)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9)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查看答案

请以“让我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追忆西南联大

①八十年前,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在昆明正式开课。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烟之中,仅仅存在了八年的“最穷大学”,却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翻开尘封的史册,那一个个与西南联大有关的故事,至今仍让我们热泪盈眶。

②由于经费奇缺,战时西南联大的教室异常简陋。教室由土墙筑成,屋顶仅盖一层铁皮。夏天,教室里犹如蒸笼,冬天则寒风穿堂入室。窗是用棉纸糊的,一刮风,沙沙作响。某日,机械学家刘先洲教授在讲课时骤雨忽至,因教室并无隔墙,狂风裹挟着雨水入侵,淋了刘教授一身,班上同学对此突发情况尚在发呆,刘教授却自我解嘲,笑着说:“前不久友人来信问我在昆明上课的情况,我回信告之一切满意,风雨无阻,这就是我们联大人了不起的地方。现在,当真是风雨无阻了。让我们继续上课!”这乐观风趣的话语引得全班一片笑声。

③自1938年9月开始,作为抗战后方重镇的昆明,经常遭受日军大规模的狂轰滥炸。轰炸机一架接着一架,俯冲投弹,炸弹的呼啸和爆炸声在每一个手无寸铁的昆明人心上。整个城市浓烟四起,烈焰升腾,犹如人间地狱。

④在日军频繁的空袭中,“跑警报”成为了联大师生的“必修课”。相较于教室的简陋,频繁的轰炸对联大师生的影响更甚。白天,警报响起时,师生立即中止课程,到山里躲避,于野地坟头开坛讲学,著书立说。警报结束后,大家又返回学校继续上课,补上被耽误的课程。师生们研究学术的热情在日机丧心病狂的示威下并未减退,反而受到了激发。图书馆外,外文系教授吴宓趁月明之夜给学生继续讲解《欧洲文学史名著》。面对现实的死亡威胁,他纵横古今,由“跑警报”讲到世界宗教对于生死问题的训示,学生们则席地团坐于老师身边,静心聆听。图书馆内,暗淡的灯光下,挤满了前来自习的学生,他们或是俯首演算习题,或是凝神研读文献,求知若渴,心无旁骛。

⑤硝烟弥漫中的西南联大,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也极度匮乏。联大师生们抱定学术救国的理想,因陋就简,坚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没有试验设备,就自己动手制造;没有参考资料,就凭记忆写作;没有图书可阅读,就互相传阅各自的手稿。他们在学术道路上执着追求,埋首耕耘,学术研究之风盛极一时,学术巨著蔚为大观。

⑥当时,联大教授华罗庚住在昆明城外的破旧吊脚楼里,楼上住人,楼下就是屋主饲养的牲口。晚上牛擦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缺乏研究资料,他仍然潜心治学,笔耕不辍。短短七年间,华罗庚在学术上取得了众多非凡成就,为世界数学史开创了一门新学科——矩阵几何学,写出了《堆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两本专著,仅公开发表的论稿就达数百万字!

⑦如华罗庚般的例子,在西南联大比比皆是。联大师生用执著与辛劳书写了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存留了火种。短短八年间,西南联大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他们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⑧如今,八十载风雨过尽,我们依旧缅怀西南联大。是她,树立了中国大学学术研究的典范,创造了中国大学学术成就的丰碑。是她,在一个民族最艰难的岁月里,建立起了西南联大精神,光耀后世,历久弥新。

(选自《我的西南联大》,有删改)

注释:①西南联大: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1.阅读全文,概括西南联大师生遇到了哪些困难。

2.结合语境,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分别解释第②段中两个“风雨无阻”的含义。

我回信告之一切满意,风雨无阻,这就是我们联大人了不起的地方。现在,当真是风雨无阻了。

(2)分析第③段中“碾”字的表达效果。

炸弹的呼啸和爆炸声在每一个手无寸铁的昆明人心上。

3.请对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4.结合文意,说说你对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5.在你的心目中,“西南联大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请结合选文或以下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西南联大校训并不是三校校训的简单相加,它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又体现了教师治学、学生学习的应有态度,以及师生应有的精神。

(材料二)西南联大校徽设计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特质与锐利的边角也与其校训相呼应。上书“联大”二字,内部三条线相交于一点代表三校合一组成西南联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