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特殊顾客 ①我和老郭是邻居。他经营馄饨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特殊顾客

①我和老郭是邻居。他经营馄饨馆,我把持一家画斋。闲暇,我会到隔壁找他下象棋。他常常来者不拒。老郭脾气好,馄饨馆的面积虽然说不上大,一天也未必挣得几个钱,但忙碌的老郭每天脸上都挂着笑。

②他的妻子负责给他打下手,两人清闲时偶尔也会到我的画斋来。这幅画叹句高超,那幅字赞句绝妙,有时看我交易金额居五位数以上,也会露出羡慕的神色,却也只是咂咂嘴。

③那天我到他的馄饨馆,发现靠墙的位置新摆了一张特制的小桌。我正想向他们夫妻打探个究竟,赶巧从门外闪进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老郭微笑着把他请到那张小桌前。老人起始不解,后来听老郭耳语几句,满意地笑了。

④正是中午吃饭高峰期,我发现有几位顾客看到这场景,下意识地摇头,等到把肚子填饱了,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然后快速走人。如果我猜得没错,我相信他们不会再光顾馄饨馆了。

⑤老郭夫妻似乎并不在意,虽然看得出他们也想找解释的机会。我悄悄拉过老郭问他,老人是不是乞丐?老郭点头。我说你让他在这儿吃饭,还专腾一张饭桌,不怕砸了你好端端的生意?

⑥老郭笑着说,人都有难的时候,他碍不着谁。我轻轻捶他,可你这做的是生意啊!要靠它糊口,怎么能感情用事呢?

⑦老郭继续笑着说,我知道。

⑧我对他依然表示不可理解。

⑨那位老人吃完馄饨,从怀里掏出几枚硬币,掷地有声地拍在饭桌上。然后,老人慢悠悠往外走,老郭在身后微笑着相送,同时以极快的速度把钱揣进兜里。我无心再与他下棋,追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老郭却什么都不说,继续招呼顾客,脸上还是春风怡人。

⑩隔天下午,我找了个空闲再去。我心情不错,因为刚出手两件仿制的山水画。我问他,老人是不是天天来?

老郭说,他好像特别爱吃馄饨。我说,你这就是犯糊涂!

老郭又摇头。我好几年没回家乡了,看见他就会想起我父亲。再说,吃一碗馄饨怎么了?他又不是不给钱!他来很多次了。第一次来时,有人提过意见。可你猜那老人怎么着?他把硬币很响地拍在桌上,说我不差钱!你看,这样待见他,可能是伤到他的自尊了。

我被老郭说笑了,自尊,和一个乞丐谈自尊?

老郭拧起眉毛说,人怎么会没有自尊呢?每个人都有啊!那是做人的前提。他告诉我,那之后,他想出一个主意。就是从邻居那儿要来一张小方桌,只可供一个人坐。平时桌上放些东西,老人来了专腾给他吃饭用。

我还是难以接受,但我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从那之后我倒留意起老人来。老人每次来就只吃一碗馄饨。每次结账时,都把硬币拍得很响亮,似乎想证明自己真的不差钱。老郭呢,依然好迎好送,收钱速度也快。

我没想到有一天,会有更大的发现。我发现老人用的钱其实不全是硬币。

那天老郭很忙。他没来得及收起的硬币让我着实看了个真切。那些硬币不过是游戏币而已!并且有几枚还是什么日本钱币和零角散币。我惊诧莫名,想着知道真相的老郭是不是疯了?

老郭脸有些微红,说,他不是乞讨嘛,他不是眼睛看不见嘛!也就是块儿八毛的事,不碍事的。我这店小是小了点儿,可不会因为他每天吃一碗馄饨,就给吃空了……

我的震惊程度不小,回到自己的画斋,发了好一会儿呆。然后,我巡视墙壁上的那些字画。良久,我对妻子说,把那些仿画撤下来吧。现在就撤!

妻子瞪大了眼睛,表情复杂。我没解释,抬脚又到隔壁找老郭下棋去了。

1.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这位“特殊顾客”的特殊之处。

2.文章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请分别说说第④段“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第段“表情复杂”中“复杂”这个词的内涵。

4.小说用较少的笔墨塑造了乞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下面选项对“乞丐老人”在文中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紧扣标题“特殊顾客”,推动情节发展,连缀着文中的老郭和“我”。

B.用乞丐老人得到尊重、自尊得到维护,来衬托老郭的真诚和热情。

C.由乞丐老人这个主要人物引出“我”和老郭对金钱的看法和做生意原则的不同,为我的改变做铺垫。

D.揭示本文主题:生意人应该心怀善意,具有以真诚为本、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

5.郑振铎的《猫》和本篇小说都是从“我”的视角叙述,请分析以“我”为叙述视角的相同作用及“我”在两篇文章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本文:                 

《猫》:                         

 

1.顾客是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乞丐老人;乞丐老人常来老郭的混沌馆吃混沌;老人吃完响亮地付钱后再慢悠悠地离开;老郭对乞丐老人接待特殊,设一个“专座”;老郭快速收起老人给的钱币;作用特殊,改变了画斋老板“我”对做生意和金钱的观念。 2.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老郭和“我”的职业,开门见山地写出了老郭洒脱的性格以及他的脾气好,为后文刻画老郭的人物形象做铺垫 3.第④段中“复杂”有顾客对老板这一做法的不解、不满,还有心中对乞丐老人的嫌弃。第㉒段中“复杂”这个词有妻子对我行为的不解,也有因自家靠卖仿画挣钱的羞愧但又舍不得放弃的纠结 4.C 5.作用共同点:这篇文章中的“我”都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讲述者;从“我”的视角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能让读者感同身受,拉近了小说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以“我”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谨严。(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作用不同点:本文:是用开画斋卖仿画挣大钱的“我”与开混沌馆不计较金钱接待乞丐老人的老郭对比,反衬老郭的真诚、善良;揭示出生意人应该正确对待金钱的主题;我最后的醒悟侧面烘托出老郭高大的形象,耐人寻味。 链接材料:《猫》中的“我”的是三只猫的主人,但通过我对前面两只猫的喜欢及对第三只猫的讨厌对比更加突出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揭示本文的主题——要平等对待生命。 【解析】 1.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身份特殊。③段“赶巧从门外闪进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⑤段“我悄悄拉过老郭问他,老人是不是乞丐?老郭点头”。顾客是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乞丐老人。 2.行为特殊。⑨段“那位老人吃完馄饨,从怀里掏出几枚硬币,掷地有声地拍在饭桌上。然后,老人慢悠悠往外走”。老人吃完响亮地付钱后再慢悠悠地离开。⑩段“我问他,老人是不是天天来?”⑪段“老郭说,他好像特别爱吃馄饨”,老人特别爱吃混沌并常来吃。 3.待遇特殊。⑭段“从邻居那儿要来一张小方桌,只可供一个人坐。平时桌上放些东西,老人来了专腾给他吃饭用”,为老人设一个“专座”。 4.作用特殊。⑲“我的震惊程度不小,回到自己的画斋,发了好一会儿呆。然后,我巡视墙壁上的那些字画。良久,我对妻子说,把那些仿画撤下来吧。现在就撤!”因为老人的出现,老郭对老人的关爱和不计回报的付出,改变了画斋老板“我”对做生意和金钱的观念,不再为了钱而卖仿画。 2.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细读第一段,内容上写两层意思。“我和老郭是邻居。他经营馄饨馆,我把持一家画斋。闲暇,我会到隔壁找他下象棋”介绍老郭和“我”的职业及关系。“老郭脾气好,馄饨馆的面积虽然说不上大,一天也未必挣得几个钱,但忙碌的老郭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写出老郭的特点,脾气好,不看重挣钱,乐观洒脱。为后文老郭不计回报地对待乞丐老人的情节、刻画老郭的人物形象做铺垫。 3. 本题考查同一词语在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第④段中“复杂着一张脸结账”,描写顾客结账时的神态,联系上下文“几位顾客看到这场景,下意识地摇头,等到把肚子填饱了,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然后快速走人”,从顾客“摇头、快速走人”的行文来看,“复杂”一次表现了顾客对老板这一做法的不解、不满,对乞丐老人的嫌弃。 第㉒段中“妻子瞪大了眼睛,表情复杂”,联系上文,这是妻子在听到我说把那些仿画撤下来时的神情,表现了此时妻子的惊讶、对“我”行为的不解,也有舍不得放弃的纠结。 4. C.本文借乞丐老人这个形象,通过“我”和老郭对金钱的看法和做生意原则的不同,突出了老郭的善良、付出不计回报。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老郭,理解为“乞丐老人这个主要人物”“为我的改变做铺垫”不正确。故选C。 5. 本题考查第一人称的作用,区分不同体裁中“我”的不同作用。 作用共同点。这两篇文章都运用第一人称来写,“我”都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讲述者;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使故事真实可信,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是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作用不同点。本文体裁是小说,“我”不是作者本人,是个线索人物。“我”的存在,对主人公起衬托作用。文章用开画斋卖仿画挣大钱的“我”与开混沌馆不计较金钱接待乞丐老人的老郭对比,反衬老郭的真诚、善良。文末“我”的醒悟侧面烘托出老郭高大的形象。在对比衬托中揭示出本文的主题,生意人应该正确对待金钱。 链接材料,《猫》是郑振铎的散文,“我”是作者本人。文章作者通过自己养三只猫的经历,突出了自己冤死第三只猫的悔恨之情,散文的主题——要平等对待生命是通过“我”的经历和情感变化来揭示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冲击立法会大楼,肆意损坏立法会设施,涂污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撕毁并焚烧基本法;围堵香港中联办大楼,污损国徽,喷写侮辱国家和民族的字句;扯下某建筑物前悬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扔入海中……近期以来,一些激进分子以“反修例”为名,在香港制造了一系列极端暴力事件,A   破坏了香港繁荣稳定的大局,B    已经触及“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性质十分严重,影响十分恶劣。

材料二:

(同比增长率: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材料三:

爱国的内涵

①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美德,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②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作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③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样《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④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英勇奋战,终将倭寇赶出国门;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坚不可摧的磁石!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⑤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hóng  yáng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chén  diàn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1.阅读材料三,根据文中的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hóng  yáng       chén  diàn

2.结合语境,选出填入材料一AB空白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    但是 B.既     又

C.不但    而且 D.只要    就

3.根据材料一回答,香港所发生的暴力事件带来了哪些危害?

4.请你简要阐述材料三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5.有人认为:爱国的内涵还包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也有人认为:爱国的内涵还包括以祖国为荣,不崇洋媚外。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近日,七岁女孩柯恩雅的一组照片感动了众多网友。因条件所限,一个多月来她只能在父母卤菜店的案板下上网课,而为生计忙碌、精力有限的母亲也在尽力创造着条件陪伴孩子辅导课业负起监管之责。不少网友被积极向上、努力生活的一家人感动,纷纷点赞“你努力的样子真美”,还有人评论道“她眼里的光感染了我,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人们点赞的,是女孩儿克服困难的上进,是母慈女孝的相互支撑。生活再困苦,处境再艰难,只要有书读,希望之光就能照亮每个人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将用怎样的方式照亮自已的未来?请面向本班学生写一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感悟。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请以“我不愿再遗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于作者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酒席上白居易作诗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刘禹锡于是作此诗答谢。

B.“凄凉地”“弃置身”点明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之情。

C.颔联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闻笛赋”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借“烂柯人“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怀念。

D.本诗四联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2.请从蕴含哲理的角度,分析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伐我   可以为矣               班回朝

B.又何焉   时时而进               挑拨离

C.肉食者   先帝不以臣卑           夷不屑

D.忠之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非君莫

2.把语段中面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它长于记述战争,本文所写的就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既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又反衬出曹列的远见卓识。

C.文中的“乡人”与曹刿形成对比,突出了曹刿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D.本文语言简洁精练,如写战场上曹列的指挥用语“未可”“可矣”,简短明确,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分析战争策略的情状。

4.请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如何才能打胜仗。

(链接材料一)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陆逊为大都督拒之,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破其四十馀营。

(《三国志·陆逊传》  有删改)

[注释]①陆逊:三国时吴国杰出军事家。②衔持:对峙。③猾虏:狡猾的敌人。④犄角:分兵牵制和夹击敌人。

(链接材料二)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

(《刘伯温兵书·计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