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将开展以“走近经典阅读,走近书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可见,体悟经典之美是经典作品的功能之一,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把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到我们的基因里。
(材料二)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然而,经典作品的功能又不止于继承传统文化。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说,经典作品的又一个功能就是使阅读者经历文化濡染,发生气质的变化。
(材料三)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材料四)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 完好无损 | 损坏较轻 | 损坏较重 | 损坏严重 |
图书数目(册) | 20000 | 25000 | 40000 | 15000 |
1.(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请概括出经典作品具有哪些功能。
(2)材料三是一则关于班级活动的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请根据材料四反映出来的情况,写出两点结论。
阅读《燃烧的木棉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燃烧的木棉花
杨春山
①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地带,木棉花如一位清逸的隐士,不时把它孤傲的身影投射在江畔的某个地带。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里穿行。满急时,江水激荡岸石,雷霆万钓,滚泻奔腾,形成了虎跳峡等壮美的奇观;平缓时,江水波澜不惊,莹碧如玉,悠悠徐行,衍生了金江古渡等柔和的景致。在一疾一缓之间,具有神性和自由意味的金沙江,让滇西北高原具有了重叠的层次和流动的质感。
②一条江的奔流,会让江岸承受无处不在的冲击,而一条江的静滞,会让江畔拥有云蒸霞蔚的江花。在金沙江的穿行路线图里,始终有木棉花若隐若现的身影。这些绽放于金沙江沿线的木棉花,不离不弃地依偎着金沙江,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的寂寞,聚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是那样的惹人喜爱!木棉花执着地陪伴着金沙江,让一路奔行的金沙江不再感到疲惫。有了木棉花的点缀,金沙江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木棉花树的俊逸挺拔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滇西北高原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
③春天,木棉花总会在瞬间绽放,满树的鲜红与艳丽成就了木棉花,成就了它“英雄花”的称谓。一树木棉花,就是一树春天里绽放的火红。有了木棉花如此艳丽的容颜,滇西北高原就有了亮丽的底色。
④在滇西北的一个个村庄里,木棉花绽放着满树的鲜红。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更给生活增添很多生动和温情。选择了乡村的木棉花,以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和村庄两相厮守。
⑤有了木棉花,乡村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在木棉花树下纳凉、聊天,或是做些手里的活计,是村人的最爱。在喧闹了春光之后,木棉花便会被摘下、晒干,用来当作枕芯或是成为味蕾上的诱惑。爷爷在世时,曾守过生产队的窝棚多年,院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木棉花树。每年春天木棉花如期绽放,过些时候,他会把木棉花摘下,晒干后用来做菜,让我们在儿时便感受到了来自木棉花的诱惑。这缕鲜香,至今让我回味,是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不断的一缕乡愁。
⑥没有了木棉花,滇西北的金沙江肯定会失去不少美。河湾里的一树木棉花,倒映在河水里,与天空的云彩互相唱和:江岸边的一树木棉花,把笑脸展示在崖畔上,与山林中的飞鸟和鸣;村庄里的一树木棉花,用它的静默付出,温暖农人的朴素生活。给予、奉献、朴实、隐忍,是木棉花的气度,也应该是乡村的气度。
⑦木棉花的美,在目光所及之内,也在目光所及之外。它开花时令人赏心悦目,当一树花朵开始凋零,褪去了原有的繁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它作为美食的历程却才刚刚开始。木棉花始终在提醒着乡村,只有不断地弘扬美好,摒弃丑陋,才能获得踏实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木棉花一样,勇敢绽放。
⑧蛰居小城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我会在夜晚不时地怀念木棉花。怀念木棉花,其实也是在怀念曾经拥有的乡村生活与气度。那在味蕾上逐渐洇开的淡淡乡愁,那散发出木棉花瓣清香的睡梦,陪伴着我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跋涉、前行。
⑨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木棉花的滇西北是幸福的。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和故乡的明媚春光里的木棉花相遇之后,开始变得坚实,如同我们凝望故乡时的深情目光。
(有删改)
1.依据文章③~⑤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木棉花的特点。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木棉花执着地陪伴着金沙江,让一路奔行的金沙江不再感到疲惫。
3.第⑦段中“在目光所及之内”和“在目光所及之外”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地带,木棉花如一位清逸的隐士,不时把它孤傲的身影投射在江畔的某个地带。
B.有了木棉花的点缀,金沙江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没有了木棉花,滇西北的金沙江肯定会失去不少美。
C.木棉花树的俊逸挺拔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滇西北高原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木棉花的滇西北是幸福的。
D.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情感浓烈,生动形象地写出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里穿行的湍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金沙江壮美奇观的赞叹之情。
E.本文具体描写出滇西北高原让金沙江具有了重叠层次和流动质感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金沙江穿行路线图里没有木棉花身影的惋惜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良奇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老父,衣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3.结合张良的奇遇,用自己的话简述老人这样做的原因。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5)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6)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7)陆游去职回乡,在《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国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B.穷冬烈风(穷:极)
C.犹幸预君子之列(预:参与)
D.缀公卿之后(缀:装饰,点缀)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尝趋百里外 B.援疑质理
C.色愈恭,礼愈至 D.四支僵劲不能动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严冬时节抄书的艰苦,简洁生动,如在目前。“俯身倾耳”,仅用四个字,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
B.第②段里连用了“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生动传神。
C.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求书之难、求师之难和生活之苦。求书之难,这是由于“先达德隆望尊”造成的困难。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D.位列公卿,皇帝恩宠,四海称名,可以说是功名成就了,而作者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阅读《古人之“让”》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之“让”
①汉代有一个名叫陈嚣的人,他家的地和邻居纪伯家的地以一道竹篱笆为界。晚上,纪伯偷偷地将竹篱笆往陈嚣地里移,为的是扩大自家的地块。陈嚣察觉后,非但没有和邻居争执,反而将篱笆再往自己一方移了一丈。纪伯见了非常惭愧,不仅归还所占土地,而且也将篱笆往后移了一丈。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拔藩益地”的故事,它所赞美的,正是古人“让”的精神。
②古人说:“先人后已谓之让。”换言之,“让”就是在与人交往时,要先替别人着想;如果双方有利益冲突,也要先考虑别人的要求。打开中文辞典,可以发现很多和“让”关联的词,如“礼让”“谦让”“忍让”等。可以说,“让”是古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思想观念。
③古人讲究“让”,首先出于对礼教和德性的考虑。《康熙字典》引诸典籍称:“让,礼之主也。”“让,德之基也。”还有“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上述“拔藩益地”的故事,正是体现了“礼”和“德”为“让”之根基的思想:一件原本可能起争端的事,由于陈嚣的先“让”,变成互相谦让,结果是双方都表现出君子的风度,不仅维护了“礼”,也做到了“义”。所以当地太守特意刻“义礼”二字在石上,以表彰陈嚣的高尚品德。古人讲究“让”,正是因为它是一个人礼数和德性的美好的体现。
④古人践行“让”,主要依赖能“忍”的气度和品格。能“忍”方能“让”,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新世说》记载,曾国藩年轻时,曾就读岳麓书院,当时他和某人同居一室。此人偏执暴躁,见曾国藩将书桌置于窗户边,便说挡了他案头的光线。曾国藩二话不说就挪走了。曾国藩半夜读书,此人又说打扰了他的睡眠,曾国藩马上改为默读。曾国藩在对方对他发怒时一忍再忍,并几番让着此人,正显示了“让”所包含的能忍的气度。这种气度是一个成大事者必备的品格。正因为有此气度,后来曾国藩带兵打仗才能够做到“从容”,遇到不利和挫折也没有“太息咨嗟之状”,是能“镇安朝野”之人。由此看来,“和为贵,忍为高”“忍得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大事不成”,这些俗语早已化作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⑤古人追求“让”,往往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计较得失、宠辱不惊的思想。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这一思想的代表,历来都受到推崇。
⑥古人选择“让”,其实源自“惟谦受福”的观念。《尚书》中说:“满招损,谦受益。”用在处理人与人关系和矛盾时,可以理解为“吃亏是福”。前述典故中,陈嚣“让”在先,得到的是别人“让”于后的结果,这就是最好的回报,是“福”。“让”体现的是大智慧。
⑦孟子说:“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儒家认为“让”是“善”的一种形式,人性里天生就有“让”的种子,人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培育,使“让”的观念在人的心灵中枝繁叶茂。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古人“让”的思想精髓,把“让”作为日常为人处世的标准,使这种高尚的德行成为社会主流。
1.下面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中文辞典里可以发现很多和“让”关联的词。
B.“让”是古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思想观念。
C.能“忍”方能“让”,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D.“让”体现的是大智慧。
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说:“先人后己谓之让。”换言之,“让”就是在与人交往时,要先替别人着想:如果双方有利益冲突,也要先考虑别人的要求。
B.古人践行“让”,主要依赖能“忍”的气度和品格。古人选择“让”,其实源自“椎谦受福"的观念。
C.《尚书》中说:“满招损,谦受益。”用在处理人与人关系和矛盾时,可以理解为“吃亏不是福”。在“拔藩益地”的故事中,纪伯“让”在先,得到的是别人“让”于后的结果,这不是“福”。
D.儒家认为“让”是“善”的一种形式,人性里天生就有“让”的种子,人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培育,使“让”的观念在人的心灵中枝繁叶茂。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拔藩益地”的故事,有如下好处:引出本文的论题“古人之‘让’”;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古人讲究“让”,首先出于对礼教和德性的考虑。古人追求“让”,往往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计较得失、宠辱不惊的思想。
C.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让,德之基也”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D.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古人“让”的思想精髓,把“让”作为日常为人处世的标准,使这种高尚的德行成为社会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