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选自《论语》)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丙)
三国魏明帝自征蜀,遣司马懿督张邵诸军,雍、凉劲卒三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①。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②,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幡兵③适交,参佐④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⑤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 愿留一战;住者⑥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邵,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节选自《百战奇略》)
注:①[剑阁]关隘名。位于今四川剑阁县北。②[十二更下]十分之二的人换防休息。③[幡兵]指正在换防的部队。幡,同“施”,旌旗。④[参佐]部下,僚属。⑤[鹄立]鹄颈长,能远望,因喻引领切盼之意。⑥[住者]留下来的士兵。
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三省吾身/发人深省 传不习乎/习以为常
B.与友期行/不期而遇 时年七岁/四时之景
C.相委而去/去国怀乡 日中不至/朝发夕至
D.下车引之/引经据典 入门不顾/三顾茅庐
2.翻译语段中三处画线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为人谋而不忠乎?
翻译:你替别人谋划,是不是一种不忠诚?
(乙)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离开后他的友人才赶到。
(丙)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翻译:蜀军一战而大胜,是因为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啊。
3.上面三个语段都讲到了“信”。请你结合语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曾子、元方和诸葛亮所说的“信”具体指的是什么。
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观察下面两幅图画,可以作为这首诗插图的是_________。
2.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本诗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都表达了诗人的自信。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表达这种自信的。
3.“仁者乐山。”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山”字或写山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__”和“②________”。(本试卷中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理想的句子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在孔子诞辰25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同学们前往参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部分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分为“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儒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四个部分。展览以众多文物讲述孔子开 ① (宗/综)儒学,倡导仁政、礼义等儒家思想(甲)回顾孔子创办私学的历程和诲人不倦的圣迹;展示儒家学说所历经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儒家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1)结合语境在①处填入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宗 诲(huǐ) B. ① 宗诲(huì)
C. ①综 诲(huǐ) D. ① 综诲(huì)
(2)在(甲)处填入标点,并在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分号 不仅 还
B.(甲)分号 既然 就
C.(甲)句号 既然 就
D.(甲)句号 不仅 还
2.进入展厅,就能看见展览的宣传海报。对海报上面“高山景行”这个词语,同学们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小题。
(1)小鲁发现“高山景行”这个词语来自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赞美:“《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中的《诗》指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
(2)小豫查词典得知,“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结合展览“前言”的内容,你认为展览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为题,想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
3.展馆中“论语镜廊”两侧垂下的小木板上雕刻了《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其中一块小木板上雕刻着“学而不思则罔”,这让你立刻想到下句:_______。
4.参观“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后,同学们用对联评价孔子,不适合的一项是( )
A.德大千年祀 名高万世师
B.先师功德传四海 儒学精华照五洲
C.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春秋
D.半世经文传道授业 一代圣人杏坛讲学
5.作为本次参观活动的志愿讲解员,小京同学拟写了一段讲解词。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中既有唐代荣启奇问孔子葵花镜、历代御制孔庙碑拓片等文物精品,还有各种语言版本的《论语》,以及当代艺术名家创作的孔子题材艺术作品等。这些展品诉说着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与传承演变的历程,讲述了孔子文化的深远影响,为大家带来 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A.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不同时期的700余件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古籍
B.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不同时期的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
C.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与孔子相关的700余件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古籍
D.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与孔子相关的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
6.在“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展览处,同学们欣赏了与孔子有关的书法作品。对下面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庙堂碑》的字体属于楷书笔势舒展,端雅静穆,
B.《孔子庙堂碑》的字体属于行书,宽严得体,自由飘逸。
C.《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用隶书写就,体态宽扁,俊美雄健。
D.《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用篆书写就,蚕头雁尾,古朴浑厚。
7.参观活动结束,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四位同学所写的文字,其中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A.“杏坛讲学”展厅里“万世师表"四个大字分外醒目。孔子和弟子们的塑像依次排开,他们畅谈理想的场景,跃然纸上。
B.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正是这种敬业乐业的精神,造就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C.“论语镜廊"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在我脑海萦绕,鞭策着我要做一个像孔子一样 的谦谦君子。
D.“孔子观欹器”场景中的涓涓细流吸引我驻足观赏,这潺潺水声犹如波涛在澎湃,令人 回味无穷。
请以“不要忘记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请先补好题目,再写作文)
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陈老奶
王鲁彦
①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②这一天,二儿子出去当兵了。在从前,当兵是升官发财的捷径,但现在不同,稍有知识的人都是抱着为救国而牺牲的目的去的,二儿子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③没有谁晓得陈老奶的内心起了怎样的震动。第二天,她没有起床,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说,即使是顶心痛的孙子,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她的脸上没有泪痕,也没有悲苦,只是浮上了一层冷漠的光。
④这样地一直躺了两天后,她忽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她的心也好像平静了, 她像是把一切都忘记了。她现在也爱说话,脸上也常有点笑容。在过去五六年中,许多事情她都依着大儿子和媳妇的意见,自己很少拿主意,她用全副精神管着二儿子。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
⑤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 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
⑥她最反对烟酒赌,可大儿子恰恰喜欢喝几口,有时也打打牌。他是一个商人,在镇上一家杂货店里做账房,算是个体面的人,无论怎样都戒不了酒和赌,许多交易往往就在喝酒打牌时谈妥了。
⑦然每当他违了禁,陈老奶总是气愤地说:“你——?”
⑧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
⑨不过在她的管理下,这个家并不因为少了一个年轻人就显出颓唐的气象,它反而如同一条张满了风帆的船,在激流中前进。
⑩但是不幸,二儿子出门才半年,陈老奶又受到了更大的打击。一个晚上,大儿子喝得微醺回来,挨了她一顿埋怨,第二天就起不了床了。他发着很高的热,两颊特别红,不时咳呛着,医生说酒入了肺。服了几天药,却愈见严重,到后来竟不认识人了。
(11)她像犯了大罪的人一样,总怀疑自己太管束了他。她日夜守在他床边,虔心地祈祷着, 又极度懊悔地一再答应他:“只要你的病快些好,想喝酒就给你买点好的。”
(12)但是,只过了八天,大儿子在高热中昏了过去,没再醒来。
(13)还不曾有谁看见陈老奶这样悲恸地号哭过,只有十几年前,当丈夫丢下她和两个儿子的时候,她哭得很伤心,但比起现在,却又不同。那时她的肩上负着抚养两个儿子的责任,虽然艰苦,前途却是明亮的。但现在,希望在哪里?她已经这样老了,还能看见什么呢?
(14)不,希望仍然是有的。在眼前,还有承继香火的孙子,和那贤淑的媳妇!
(15)几天后,她从悲恸中清醒过来,又管理起了家务,也一直劝慰着浸在泪水里的媳妇。为了幼小的孩子,媳妇把悲伤埋在心底,也终于和母亲一样,渐渐地振作了。
(16)但就在这时,大儿子的老板来欺负她们了。他假造了许多张字据,串通了一个伙计做证人,来向陈老奶催要她大儿子欠下的几百元债。
(17)这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她气得几乎晕倒了。她到镇公所去诉说,辩解,但说什么都无济于事。镇长冷酷地宣布结案,并要求陈老奶替儿子还债。
(18)现在她们怎么活下去呢?没有田地房屋,又没有挣钱的……
(19)可是陈老奶好像愈加年轻了,依然紧握着船舵,在暴风雨中行驶。她,戴上老花镜,开始给人家打起鞋底来,也让很能做针线的媳妇给人家缝衣服。有时候,婆媳俩在学校门口摆下一只炉子,做一些油炸的饼子卖给出校游玩的孩子。
(20)她们的精力一天比一天消耗得更多。陈老奶究竟是老了,越是挣扎,越是衰老得快,不到几个月,牙脱光了,走路也像失了重心似的踉跄。
(21)一个晚上,陈老奶靠着床,招招媳妇说:“你过来,我有话。”
(22)媳妇惊讶地坐到床沿上,看见她的脸上正闪动着一种喜悦的光辉。
(23)“我一连做了好久的梦了,每次都差不多。”她缓慢地说,“我看见大孩子还活着,正高兴地喝着谁的喜酒……又像是仗打完了,二孩子穿着军装回家了.....
(24)她看见媳妇眼眶里闪动着泪光,就严肃地说:“你别伤心呀,我做的都是好梦,心里从来没这样舒畅过,我已经很满足了.... .”
(25)她伸手摸着媳妇的头发,闭上眼睛,微笑着,渐渐地睡熟了。
(26)第二天清晨,天气特别阴沉,小房中暗淡而清冷。陈老奶静静地躺着,脸上十分安详。
一九四二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老奶的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小说交代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对陈老奶内心震动的叙写,也为后文写陈老奶梦见二儿子穿着军装回家的情节作铺垫。
B.大儿子有时违禁,陈老奶虽然不会暴怒和咒骂,但一个“你”字里,包含了她的疼爱和心痛,也包含了她的冷漠和失望。
C.陈老奶多次梦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表现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对家人团聚和战争结束的期盼,同时也意味着陈老奶油尽灯枯即将走到她生命的尽头。
D.陈老奶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品质,作者塑造陈老奶这一形象有着特定时代的现实意义。
2.结合全文,分析陈老奶的人物性格特点。
3.小说写陈老奶“依然紧握着船舵,在暴风雨中行驶”,有什么作用?
4.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