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涉猎 涂掌事 木兰户织

B.军中多务 为大有所益 以是人多书假余

C.吴下阿蒙 周而 死灰

D.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于是入朝威王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甲)蒙乃始就学。

翻译: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理【解析】
一开始吕蒙找借口不愿意学习,孙权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一番劝说,才促使他学习。

(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他结为朋友后才分别。

理【解析】
出于对吕蒙巨大进步和才略的赞赏,鲁肃才拜蒙母,结友吕蒙,文中这些内容都为了体现鲁肃能慧眼识英才。

3.下面两则材料中哪一位主人公的表现可以用 “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请简要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一)傅永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链接材料二)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注:①[傅永]南北朝时武将,字修期。②[]不久。③[]责备。④[露布]公开的文告。

 

1.C 2.甲 3.示例:【材料一】的主人公傅永可以用“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 理由:“非复吴下阿蒙”指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意在赞赏一个人进步显著。【材料一】中傅永勇武过人但文化水平低、学识不足,经过发奋读书,广泛涉猎,使其文武双全,成为才干过人的一代良臣。而【材料二】中仲永则是小时候才学过人,后来由于不读书而泯然众人,是一个反面的例子。 【解析】 1. A.应当/掌管/对着; B.用/认为/把; C.再; D.了解/明白、认清/拜见; 故选C。 2.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侧面描写,作用是衬托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长进,让鲁肃叹服。乙中“这些内容都为了体现鲁肃能慧眼识英才”表述错误,故选甲。 3.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非复吴下阿蒙”意思是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这句话是赞赏吕蒙经过学习有了进步和变化。材料一中,傅永“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最后“兼有才干”得到皇帝的赞赏,傅永和吕蒙一样,都是通过学习取得了巨大进步,可以用“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傅永;材料二中,仲永小时候聪颖过人“指物作诗立就”,但因为他没有坚持学习,最后“泯然众人矣”,这是不学习导致退步的事例,不能用“非复吴下阿蒙”来形容仲永。 出处:《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链接材料一 出处:《北史•傅永列传》 参考译文: 傅永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傅永担任崔道固的城局参军,同崔道固一起投降,到平齐郡当了老百姓。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链接材料二 出处:《伤仲永》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参考译文: 仲永出生五年,还没有见过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就能立刻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到老家金溪,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说:“方仲永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是作者给陈亮的寄情之作。其中“沙场秋点兵”的    与“可怜白发生”的英雄迟暮形成鲜明对照,     的悲愤心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2.阅读划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词句在你脑海中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默写

浮光跃金,___________(范仲淹 《岳阳楼记》)

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③千百年来,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有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____”;有的坚守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更有的舍生取义,零丁洋洋畔“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他们都称得上是“富贵不能淫,_____,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查看答案

2019年岁末,阳光中学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孔子文化展,并开展了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一段话。阅读这段话,完成小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标识,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活在距今2500多年前人类社会创造性思维意识集体迸发的文明“轴心时代”,他和同时代的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巨匠并称为伟大的精神导师,引导人们用理智的方法(甲)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不仅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着人类的整体精神历程,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东西方文明不同的文化形态。时至今日,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 时,我们总是能在先哲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指导和启迪(乙)在中华文明中,以礼、仁、中庸、大同、小康、天下为公等为基本内容的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深度结合,( )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表现出恒久旺盛的生命力,(   )先后传播至东亚、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成为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源泉之一,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一定启示。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迸发(bèng 结合(jié    B. 迸发(bìng 结合(jié

C. 迸发(bìng 结合(jiē    D. 迸发(bèng 结合(jiē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①②两处填入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左右     ②跃                               B.①左右         ②越

C.①控制     ②越                               D.①控制         ②跃

(3)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顿号  (乙)逗号  B.(甲)顿号 (乙)句号

C.(甲)逗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4)文中三处括号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而且…也 B.因为…所以…也

C.不仅…而且…更 D.因为…所以…更

2.一部分同学对孔子的生平和思想特别感兴趣,他们着重参观了“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展出单元。请根据参观内容,完成小题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三千,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孔子思想的形成源自中华文明的深厚涵育。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面对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的局面,系统继承、发展、总结了上古三代的中华文明,并积极实践,由此奠定了孔子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中庸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因此要求人们自觉循礼而动,自觉修身,遵守社会规范,共享人类美好生活。

(1)下面是一幅赞美孔子的对联,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觉世牖民,诗书易象 ,永垂道法;

②   ,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

A. ①春秋 ②举世闻名

B. ①战国 ②出类拔萃

C. ①春秋 ②出类拔萃

D. ①战国 ②举世闻名

(备注)牖,发音为yǒu,本义为窗户,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后泛指窗。也是通假字,通“诱”,出自《礼记·乐记》:“天之牖民。”

(2)材料中划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天下为公”是先贤们普遍憧憬的理想社会形态,东晋大诗人       (填人名)在他的《桃花源记》中就表达了这种美好愿望。

3.下面是文化展中的部分书法作品,对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的字体属于行书,行云流水,唯美隽逸。

B.(乙)的字体属于隶书,宽严得体、古朴典雅。

C.(丙)的字体属于草书,结构简省,笔力刚劲。

D.(丁)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4.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国家博物馆网的“微博热议”中留言,畅谈这次参观的感受。下面的四条留言,其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徜徉于论语镜廊,那些木雕版上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如流动的音符,润泽心田。

B.大量的历史文物,充满科技元素的多媒体互动体验,时尚的展厅布置,让人流连忘返。

C.我在杏坛边上久久伫立,望着面前和蔼而不失威严的孔子,仿佛听到了他与弟子谈笑风生,看到了他对弟子的谆谆教诲。

D.所有展品中,我对孔子题材的艺术作品情有独钟,艺术家们笔下的孔子或悠然逍遥,或儒雅高逸,皆饱蘸着他们的人文情怀与精神寄托。

 

查看答案

    ①1925年下半年,朱德返回上海。从那时起,他在共产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朱德再度投奔他曾经的上司和云南讲武堂的同学朱培德将军,当时朱培德在国民党的势力仅次于蒋介石。1927年,朱培德的军队占据了长江以南的数个省份,他任命朱德为江西省省会南昌的公安局长。朱德在南昌还负责指挥军官教育团,并与驻在赣南的国民党第九军取得了联系。在第九军,有他曾经在云南指挥过的一些部队。这样一来,他为八一南昌起义做了准备,而此次起义拉开了共产党部队武装夺取政权的长期斗争的序幕。

②1927年8月1日对朱德而言是一个伟大的决定性的日子。他接到了总指挥朱培德关于镇压暴动的命令,但他却加入了起义者,宣布与过去的一切断绝关系。在贺龙的部队失利后,朱德率领他的警察部队和军官教育团与起义部队一道南下。南昌的城门在他的身后关上,标志着他与年轻时代的安定与腾达彻底决裂。等待他的将是多年持续不断的战斗。

③第九军一部随同朱德一道前进,与起义部队南下前往汕头,曾一度占领该城,后被迫退出,再度撤往江西和湖南。当时朱德的得力干将中有3名黄埔军校毕业生:王尔琢、(后来在战斗中遇难)陈毅、林彪后来成为红军大学校长。他们当时并未将自己称作红军,只是更名为国民革命军。在从福建撤离后,朱德的部队因人员离队和伤亡,已减少至900人,火器方面只有500支步枪、1挺机枪,每人几发子弹。

④在此形势下,朱德接受建议,与范石生将军联系。范石生也是云南的指挥官,他的大军当时驻在湘南,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在部队中接纳共产党员,希望借助他们在政治上对抗蒋介石。作为云南人,他也愿意给同乡提供避难处。在这里,朱德的部队被编为第一四〇团,朱德本人担任第十六军的总政治顾问。朱德在此经历了最惊险的死里逃生。

……

⑤正是因为此次事件,朱德的诨名——“伙头军”在红军部队中广为人知。

1.上面的文字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又名《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

2.请说说因为什么事件使得朱德有了“伙头军”(伙夫头)的称号。

3.请结合书中朱德的其他故事说说朱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字眼。不同的人,心中的春天也是与众不同的。 也许是自然之春,也许是情感之春,也许是青春之春,也许是抗疫之春,也许是……同学们,请用你的妙笔来描绘一幅春之景,春之情,春之意吧!

请以“心中的春天就是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3)文中不得出现考生信息的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