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孟子》是记录孟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孟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自称“老夫”。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他描绘的“世外桃源”寄托了美好的社会理想。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田亮和女儿森碟因为参加过《爸爸去哪儿》这档收视率极高的综艺节目,所以很多人对他们非常熟悉。修改:把“因为”移到全句的开头。
B.携带过敏原的柳絮被吸入人的鼻腔以后,会产生流涕、咳嗽和哮喘等过敏反应。修改:将“反应”改为“症状”。
C.开学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衔接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当务之急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重建要放在首位。修改:删除“要放在首位”。
D.目前,抗疫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各市县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修改: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后加上“的防控策略”。
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 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他们以为只要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产生 效果。其实,能够约束人们避免 的惟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残缺都很难 ,人格将潜伏下巨大危机。
A.然而 事半功倍 重蹈覆辙 愈合
B.全然 事半功倍 前车之辙 弥补
C.然而 举一反三 前车之辙 愈合
D.全然 举一反三 重蹈覆辙 弥补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
A.烽烟 fēnɡ 口占zhān 勒令lè 莺啼燕啭 zhuàn
B.劝诫jiè 眩晕yùn 卒中 cù 崇山峻岭chónɡ
C.魁梧wú 冗长 rǒnɡ 含盖 hán 铢两悉称chèn
D.顷刻 qǐnɡ 瘦削 shòu 骚扰 sāo 绿树成茵yīn
按要求作文
喜欢草木的人,身上会沾染清新的气息;喜欢花月的人,身上会流露恬淡的芬芳;喜欢琴棋书画的人,身上会散逸书卷气……当我们长久地沉浸于某种平凡事物,久而久之,就会被这种事物的气息所浸染和同化。
将一颗心不断地下沉,浸在自然里,浸到诗行里,浸在书画里。在宁静的深处安顿了心灵,自己便是那人群中的一股清流,令人赏心悦目。
请以“平凡的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独特思考,不得抄袭和套作;(2)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请认真书写。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众神
尉天骢
①灯下翻看相簿中变黄了的故乡的风景,竟然浮现了伯父的影子。
②伯父二十八岁就过世了,那时我还没出生。但他却一直以老人的温煦生活在我的记忆里,因为差不多从我四岁走的年岁,伯父的名字就跟我的脚步结合在一起了。
③每当别人看到我这稀有的姓氏,就会问起伯父的名字。随着我的回答,我便会从那些陌生人那里得到一番亲切的关心。
④母亲说,在伯父念中学的那段日子,村子里的生活特别艰苦。那时候,老村长隔不了几天就被吊在榆树上,只因收不齐军队要的粮草。到了青黄不接的日子,村里人没有足够的东西吃,也找不到活干,每天就三三五五地睁着无神的大眼,坐在墙角边晒太阳。伯父跟同学放假回到乡下,面对那些村人,就怂恿大家联合办一座小工厂。虽然那座工厂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但大家总有了一个可以出力的地方。有了工作,稀粥有得喝了,窝窝头有得吃了。也不必愁下田的种子了。我出生时伯父已经去世,工厂也毁于兵火,但他和他朋友的名字,一直在乡间流传着。
⑤以往,我想不透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所做的一点小事有何纪念价值,因为那时我实在并不真的了解自己的故乡。更不要说青黄不接的日子了。
⑥现在想想,我的故乡实在是一个很落后的地方。那里所有的,除了照片上所看到那一排灰暗的枯树,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就只是成年的风沙和不断的兵荒了。以往在学校写作文的时候,一提起故乡,总把它写成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随着年岁的长大,才渐渐体会到那些温暖的事物后面,实际上都埋藏着无数的凄楚。当我回想起一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到晚上再用这剩下的水洗脚的情况,故乡的一切便给我一种与前不同的感觉。在那里,一走进村庄,就可以看到一些陶土的水缸,缸上放着一个箩筐,筐底下铺着一层厚厚的稻草,而一层层的黄土便在草上堆成一个水洼。人们就把水注到洼里:于是一滴一滴的黄泥水就透过箩筐滴到缸里去。后来到城里念书,每次念到“更漏残”一类的句子,我就会想起那些黄泥水滴到缸里的声音。这幅景象,“大观园”里的人是永远不会懂的。因为他们根本用不着从带有潟味的黄土中去滤制苦涩的小盐。小时候,每次经过那些水缸,总会顽皮地把水洼的水注满,用舌头去舔那种咸味。但从来没有深思过那种日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好像以“榆钱”当饭的日子所留给我的印象,只不过是爬上大榆树的兴奋而已。
⑦我不懂得故乡,所以就不懂得在那种没有人关怀的年代,几个少年凭着纯真和不忍之心所做的一点小事,对那些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人,有着那么深厚的意义了。
⑧从这些地方,我想起了中国乡间所信奉的一些神。据调查,仅仅在台北的万华一代,人们信奉的神就有十几种之多。这些神严格来说都不是属于宗教的,他们只是某某年代的人,因为在某些地方做了些事,那里的人由于感激便一代一代纪念下去,久而久之,变成了那个地方的守护神。如果我们想到,连京戏《法门寺》中的刘瑾,人们都不曾忘记他做的唯一善事,也许就不会奇怪民间的神那么多了。由此看来,那位香火最盛的妈祖,可能并不是一位呼风唤雨、屡现神迹的传奇人物;她应该是一位抱着纯真和不忍之心,在挨饿的和患着乌脚病的渔民盐民中奔波服务的少女吧!因为只有把人的意义扩大出来的,才是人们永远纪念不已的神。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土生土长的信仰吧!
⑨就凭着这种意识,在那些贫瘠的乡村里,很多人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却在那块土地上植下了他们的信仰,一代一代地在挣扎中生活下去,用血汗和眼泪培育出他们的果实。但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由于他们将生活游离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上,所以便渐渐地失去了这种信仰。因此,他们便常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责怪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去做的事,于是不自觉地便流露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类的感伤。在这种感伤之中,他们虽然梦想着自己的生命有开花的一天,却不知如何播下自己的种子:即使从很小的时候,便有计划地留下自己的照片,保存用过的物品,以便长大成名之后,好送到博物馆去,结果也不一定能达到目标。想到这些,我好像渐渐懂得我的伯父和他那些朋友的故事了。
(节选自《岁月》,有改动)
1.对于伯父和他朋友的故事,“我”经历了从“想不透”到“懂得”的心理变化过程。阅读文章,补全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起先:__________,“我”对此“想不透”。
然后:回忆故乡的点滴,使“我”明白了伯父等人行为的意义。
接着:思考中国乡间神灵众多的原因,使“我”理解了_____________。
最终:__________,“我”真正懂得了伯父和他朋友们的故事。
2.结合语境,回答问题。
(1)伯父跟同学放假回到乡下,面对那些村人,就怂恿大家联合办一座小工厂。
句中“怂恿”一词如何理解?
(2)小时候,每次经过那些水缸,总会顽皮地把水洼的水注满,用舌头去舔那种咸味。自选角度加以赏析。
3.文章第⑥段,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替换,简析其作用。
4.通读全文,从文章思想主旨角度,探究标题“众神”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