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发展,构成了独特完备的制作工艺。
B.气候变化,当然也包括自然因素在里面,使得全球的水循环变得干者越干,湿者越湿。
C.母亲给我描述幼时三十晚上包饺子、守岁,初一清晨吃饺子、放鞭炮。
D.《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岭上花开,人们纷至沓来,徜徉花海,尽享这美好春光。
B.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多少人为之殚精竭虑,安然于课堂的我们何其有幸!
C.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飞跃发展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论语》中所蕴含的哲理,经过老师讲解,我豁然贯通。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亘古(gèn) 震憾 重峦叠嶂(lán) 轻歌曼舞
B.拘泥(nì) 熏陶 大发雷霆(tíng) 哗众取宠
C.模拟(mú) 燥热 自惭形秽(huì) 一反即往
D.渺远(miáo) 笑涡 咄咄逼人(duō) 不屑置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引用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2)中心明确,采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写出人物的精神;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按要求作文
换一种眼光,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换一种心情,你也许会有新的感悟;换一种思维,你也许会有新的的收获……
请以“换一种______”为题目,补充完整题目并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需出现,可用虚拟名称替代。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牵动全国,大家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同战“疫”。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是由病毒生物学规律所决定的,目前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主要的作播途径是呼吸道的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定传措和密切接触传播,尤其是在没有安全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和传染源的接触,比知摸到污染的物体的表面,然后通过污染的手又接触到了嘴巴、鼻子、眼睛等。
(材料二)
平常生活中不喜欢运动锻炼,平日里长期久坐、吸烟、饮酒,很容易就会被旁边的人传染感冒,说明“抵抗力相对较低”,这类人群也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这类人群需要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多锻炼,吃动睡平衡安排,增强对病毒的防御能力。
——以上两则摘自新华网2020年3月21日专题《战“疫”专家说》
(材料三)
董卿在《主持人大赛》中点评选手王嘉宁时说:“一切都在追求平衡。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你从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2.下面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宣传防控肺炎疫情的标语口号。请你仔细斟酌,从语言得体和用语文明的角度,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
B.疫情防范不到位,传染肺炎活受罪。
C.一人传染全家倒,财产全跟亲威跑。
D.今天少聚一顿饭,明天亲情不会淡,
3.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图,结合(材料三)谈谈此次疫情, 除了让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外,还引起你怎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