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三部名著的片段,根据你的积累,按要求答题。 作品名称 名著片段 ①《水浒传...

下面是三部名著的片段,根据你的积累,按要求答题。

作品名称

名著片段

①《水浒传》

郑屠当不过,讨饶A喝道:“!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②《    》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著。A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A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③《西游记》

唐僧见他(行者)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1)节选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

(2)写出作品②的名称《___________》。

(3)唐僧写下“贬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鲁达(鲁智深或鲁提辖) (2)儒林外史 (3)示例: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责怪悟空滥杀无辜 【解析】 (1)结合“郑屠当不过”可知,这是《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故这个A是鲁智深。 (2)结合“静斋”可知,这是《儒林外史》中的张乡绅,别号静斋,在《范进中举》中出现过,恭贺范进考中举人。故可知作品②的名称《儒林外史》。 (3)《西游记》中唐僧3次赶走了孙悟空。第1次:《西游记》原著第14回,刚刚收服孙悟空的时候,有几个强盗打劫,让孙悟空打死了,然后唐僧赶走悟空。第2次:《西游记》原著第27回,离开五庄观后,唐僧师徒在白虎岭遭遇白骨精。白骨精三度变化想吃唐僧肉,却接连三次被孙悟空打死。最终,唐僧发狠,将孙悟空赶走。第3次:《西游记》原著第56回,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被唐僧逐走,后来六耳猕猴假扮悟空攻击唐僧,最后被如来佛祖识破。材料中是第二次,唐僧写下“贬书”的原因: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责怪悟空滥杀无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善于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物。写孔乙己,“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寥寥数笔,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当仁不让”等。

D.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既每晚八时左右。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但在疫情sì nüè________的时期;却有无数的逆行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奔赴战场,无时无刻不在与病毒做斗争。他们就是dāng zhī wú kuì_____的英雄。

 

查看答案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徐县,今江苏泗洪县一带。彪:班彪。②执勤苦:干辛劳的事。③固:指班固。校书郎,官名,负责校勘书籍。④为官佣书:给官府雇佣抄写书籍。⑤研:同“砚”。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犹当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效: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3.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班超有大志的两项是(   )(   )。

A.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B.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C.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D.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E.“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成语“投笔从戎”出典于班超的这一故事。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张释之执法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①上:指汉文帝。②属:交付。③跸:古代帝王出行时要先清道禁止他人通行。④当:判决,判处。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一人__________   (2)唯陛下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上曰:“廷尉当是也。”

3.汉文帝认为张释之判罚轻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4.张释之坚持原判的理由是:(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仄陋:指地位低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孟津之河:黄河。⑤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⑥苗裔:后裔、后代。

1.解释下列的加点词

(1)英奇于仄陋____________    (2)昔武王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蔡洪之答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贤所出,何必常处?”可以用“孙叔敖举于海”等事例来加以论证。

B.“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回击了“洛中人”对“亡国之余”的鄙视。

C.本文讲述了一个道理,即“人的才华与光芒不因地域偏见而消失”。

D.本文有很多启示,如大多数人才并不出生富贵之家,而是来自贫困家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