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稀疏 金刚钻 纪录片 承前起后 瞠目结舌
B.家具 催泪弹 渡难关 崇山峻岭 蹉跎岁月
C.帐篷 四合院 禽流感 召然若揭 再劫难逃
D.嶂碍 主旋律 入场券 垂延三尺 敝帚自珍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报答/答谢 充当/当仁不让 首当其冲/冲锋陷阵
B.补给/给力 树干/外强中干 矢口否认/否极泰来
C.笼络/蒸笼 觉醒/大梦初觉 锋芒毕露/风餐露宿
D.抹平/抹脸 贬义/针砭时弊 徇私枉法/以身殉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辅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 ”,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 ”。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 ”,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人衣,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2.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
3.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
4.本文是从“折柳送别”的______、原因和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通常认为狮子、老虎、鲨鱼这些食物链顶端生物没有天敌,实际上它们都斗不过人类。而我们一直认为人类是这个星球的主宰,( )实际上我们也是猎物而已,( )蚊子确实以我们为食。
②公元2015年,由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引起了全世界的热议与恐慌。这种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在人群中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在疫情最严重的巴西,2015年感染者多达150万人,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激增至3894例。
③伊蚊是蚊子族裔中有名的狠角色,其代表明星是埃及伊蚊。伊蚊喜欢白天猎食,地点通常在城市,主要传播登革热、黄热病和淋巴丝虫病等疾病。
④以登革热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登革热患者数目一直在显著上升,每年有5000万至5.28亿人感染,大约25000人死亡。登革热的流行区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潜在感染人口数量在25-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当然,你不要以为伊蚊传播的其他疾病就是小角色,比如你去查一下黄热病,就会发现历史上感染几十万几百万人并导致数万人死亡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因此,伊蚊是货真价实的“职业杀手”。
⑤另一个狠角色是按蚊,代表明星则是斯氏按蚊。按蚊喜欢夜晚出没,地点通常在郊区,传播的是大名鼎鼎的疟疾。疟疾病例每年达3-5千万,流行区域主要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南部,潜在感染人口数量在3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2015年为例,共有97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疟疾,报道的感染数量超过2140万,导致43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儿童。WHO在2016年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毫不夸张地说,按蚊也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⑥既然蚊子与人类有如此大的血海深仇,为什么不彻底把它干掉?当然,对付蚊子不是没有办法,我们祖先最早不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武器——手掌嘛。不过,副作用是有点疼并且效率不高。当然人们也试过蚊香、引诱器和杀虫剂,但似乎都治标不治本。
⑦难道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吗?当然有,比如近年来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研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蚊子的后代失去生存能力,最终达到种群“自毁”的目的。这种方法目前看来,效果不错。但“转基因”可能带来的变化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转基蚊是否会改变生态系统的构成,是否会对人类的繁衍生息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人们对于无法预知的未来总是充满忧虑……
1.为第①段括号处选择最合适的选项( )
A.那么 然而
B.所以 但是
C.然而 因为
D.不但 而且
2.第②段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其作用是
3.文章将伊蚊和按蚊做了以下几方面比较: 、 、主要传播的疾病,以及疾病的流行区域、 。
4.下面句子放在文章第( )段和( )段之间最合适,理由是 每年因伊蚊、按蚊叮咬致死的人数约有七十多万。
5.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将蚊子拍死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灭蚊方法
B.蚊香、诱捕器、杀虫剂等对灭蚊子毫无效果
C.转基因蚊虽然能有效灭蚊但可能会带来不可知的灾难
D.作者认为用转基因技术灭蚊是有效的,应大力推广。
可再生的海洋能
①大家应该知道波涛汹涌的大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所谓海洋能,狭义地来说是指海水本身所蕴涵的能量,这是一种几乎无穷无尽的可再生能源。
②潮汐现象起因于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的天体运动。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水潮涨潮落的势能发电。潮汐能主要集中在狭窄的浅海、港湾和海峡,例如在加拿大芬地湾,潮差可达16米以上,在英国的塞坟河口和法国的朗斯河口,最大潮差可达15.2米和13.5米,我国的钱塘江最大潮差也有9米。
③人类利用潮汐发电已有近百年历史,潮汐发电是海洋能利用中最现实、技术最成熟也是规模最大的一种。最常见的利用潮汐发电的方法是,在适当的地点建造一个大坝,涨潮时,海水从大海流入坝内水库,带动水轮机旋转发电;落潮时,海水流向大海,同样推动水轮机旋转发电。因此,潮汐发电所用的水轮机必须在正反两个方向的水流作用下均能同向旋转。
④海浪是由风对海水的摩擦和推压引起的。因此,海浪发电实际上也是风能的另一种形式。海浪能的利用被称为“发明家的乐园”,现在全世界海浪能利用的机械设计数以千计,获得专利证书的也达数百项。英国把海浪发电研究放在新能源开发的首位,以投资多、技术领先而著称。
⑤除了上述两种以外,海洋能还包括了海流能、盐差能等。但海流发电存在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难以解决,全世界均无大规模海流发电的成效。淡水向盐水渗透形成的盐差能,目前处于实验室试验水平,离实际应用还有较长的路程。
⑥海洋能的优点十分明显。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这种再生过程十分迅速、短暂。海洋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它既不会污染大气,也不会带来温室效应。然而,海洋能虽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好处,但它的获取也是十分困难的。
⑦海洋能总量巨大,可面对海洋这个巨大水体,人们的活动能力(人力、财力、物力)相对说来极其渺小。而且,大尺度液体流动几乎总是“湍流”——具有不稳定和不规则的特性,海洋也不例外。
⑧海洋能在空间上的存在也是不可移动的,它不可能像其他载能体一样,按人类希望的时间或空间来进行主观布局,海洋能的获取只可在水介质及沿岸的立体空间内进行。
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海洋能利用的障碍也在一点点被克服。有人说,海洋能将是21世纪的能源,我们期待这样的预言能够真正实现。
1.第②段加点词“也有”在句子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画线句称“海浪能利用”为“发明家的乐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能的优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获取海洋能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
4.第②—⑤段介绍了四种不同类型海洋能,其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5.下列文字放在第几段末尾最合适?为什么?
世纪70年代初,受石油危机影响,英国、日本、挪威等海浪能丰富的国家开始了海浪发电的开发研究。目前,一些实用性的海浪发电装置往往应用于航标灯和灯塔。
美丽的禁忌
①中国的青山绿水在哪儿?我想,答案是:在有禁忌的地方。
②民间对树的尊崇和仰望,要等到草木图腾和相关禁忌文化生成之后。植物有灵的说法,先秦有之。在华夏的犄角旮旯里,随处可闻“树精”、“树神”、“树怪”的传说。
③我客居山东济宁时,窗外有条古槐路,街心有铁栏,护着一株数百岁的嶙峋老槐。每天清早,枝丫上都会新添一缕缕的红绸布,皆是夜里缠上的,用意不外乎祈福驱灾。这条路扩了许多回,树也从路边到了中央,可谁也不敢去伤它。 ,为让老树享怡孙之乐,整条路全补种了新槐。
④从前,凡去一个村子,村口总会遇一棵沧桑大树,北方以槐、榆、柳居多。该树往往地位显赫、待遇优厚,一打听,保准跳出一大堆灵异故事。
⑤相对于北方,南方乡民对树的感情和构思更丰富些,除“树精”、“树怪”这些非凡个体,还把范围扩大到了族群:“风水林”。
⑥广东鹤山雅瑶镇昆东村后的小冈上有一片“风水林”,相传是从南洋带回的种子。该树叫格木,为亚热带珍贵树种,其大龄者已逾200岁,上世纪60年代,某造船厂许以两台拖拉机换这片木材,被村民一口拒绝。且不说经济实惠,在那个高音喇叭天天喊这喊那的年代,敢拒绝尔等要求,足见“风水林”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了。“风水林”,让“青山绿水”的比例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从单株神树到成片的“风水林”,人的敬畏范围和禁忌力度在放大,受惠面积和获益程度也在增长。
⑦较之汉族社会,少数民族的树神崇拜,情感上更天真,纪律上更严格,行动上更彻底。贵州的苗、侗两族,自古崇拜草木,在族人眼里,树等于神灵和福祉。每年春天,族人都要过“树秧节”,人人种苗造林,连未婚男女的信物也是一棵树苗。还有个风俗:谁家婴儿降生,全寨老小要齐力替之栽种100棵杉苗。
⑧西双版纳,乃中国热带雨林最完整、面积最大之地,为什么呢?并非偏僻荒凉,而因这儿的居民有个共同的图腾:神林。视树为衣食父母,为感恩示敬,将大片地势好、近水源的森林供为“神林”,在那儿,连花草禽兽也被视为精灵,不得侵扰。那里要求寂静与安详,不允许伐木、狩猎、开垦,不允许喧闹、泄秽、有猥亵之语,甚至不允许捡拾枯枝落果。整个西双版纳,那样的地方有600余处,近10万公顷,珍稀植物和药用植物200余种。不仅西双版纳,“神林”在滇桂川黔等其他部族也盛行。
⑨中国最大的植物种子和基因库,寂静如初、仓储完好,靠的是“门神”,是“闲人免入”和“肃静”的牌子,是精神防护罩和铁布衫。
⑩害怕,有时候是美丽的。怕久了,入了骨,便成爱。上苍佑之,必使之有所忌,有所敬,有所自缚和不为。如此,其身心才是安全、舒适的,像一盘有序、有逻辑和对手的棋。
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回答了“中国的青山绿水在哪儿”?
(1)北方汉族人为祈福驱灾而厚待沧桑大树,使得个别大树得以保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空格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 B.甚至 C.然而 D.尽管
3.第④段画线句的语言表达很有特点,请分析。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以西双版纳为例,还运用了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
5.第⑩段中“如此”的“此”具体指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