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重逢是惊喜,也可能是尴尬;重逢是关爱,也可能是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重逢是惊喜,也可能是尴尬;重逢是关爱,也可能是伤害;重逢是欢欣的相处,也可能是落寞的别离……一次怎样的重逢让你百感交集刻骨铭心?请以《与_______重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不得抄袭;(4)文体(诗歌除外)自选;(5)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范文: 与故友重逢 下午,阳光洒了一地。 我睁开惺忪睡眼,踏着阳光的节奏,跃进林荫小道。 忽然,一个身影闪现出来:挺直的小身板,飘逸的长裙,摇晃的粗黑马尾辫……“她?她什么时候回来的?”看着那清晰可辨的背影,我全身的细胞都活跃着欢快的因子。 我向那个熟悉的倩影跑去。是她啊,与我相伴六年的她啊! “叶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跳上前轻轻地拍了拍她柔软的肩。她缓缓地转过身,瞳孔中透着吃惊、欣喜。她紧紧抓住我的双手,叫道:“宸儿,是你呀,好久不见!”我们忆起在林荫道上“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承诺,想起遇到挫折时“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执着,念起校门口“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约定。这些美好诗意的画面如同电影般闪现在我们的眼前。 “宸,马上要中考了,我一定会考上理想的名校的。你现在怎样?”叶子望着我。我默默低下头,现在的我成绩平平,考重点高中有些困难。她似乎看出了我的自卑,拉着我的手来到树下。“你忘了吗?这里就是我们的舞台,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这舞台就是最绚丽的!”叶子攥紧我的手,用力地说道。我们四目凝视,双手紧扣,空气中散发着幸福的味道。我重重地向叶子点了点头,说:“嗯!我不会落后的。叶子,相信我!”这情意满满、诗意无限的场景,让我们久久沉浸其中…… 阳光和煦,我和叶子躺在树下,各自想着心事。叶子要离开这里,随父母去武汉了。我抬起手遮住眼前的阳光,又轻轻地张开手指,阳光刺痛了双眼。我侧着头看向叶子,不禁伤感道:“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叶子,我们刚刚重逢,你却又要走了,谁陪我一起挑灯夜战?”“我们虽不在一起,但心在一起。时间和空间都不能阻隔我们的友谊,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彼此约定,要在各自的舞台上尽情舞蹈,等下一次重逢再来分享幸福。 今天,我们沐浴在这美丽光影中,再次打开了话匣子,有说不完的话。这里风景旧曾谙:阳光、林荫、光影、笑声……这里蕴含着属于我们的友谊、诗意和梦想。 【解析】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半命题”的形式,引导语解释了重逢的内涵,“一次怎样的重逢让你百感交集刻骨铭心?”暗示了写作内容和表现的主旨。应以与某某的一次重逢为写作内容,以自己从这次重逢里得到的感悟为表现主旨。审题时可按以下步骤分析——什么是重逢?多时不见,再次见面;与谁重逢?好久不见的亲朋好友,同学,邂逅过的陌生人,或是拟人化的某个地方,某样事物;是怎样的一次重逢?出人意料的,期待已久的,有特殊意义的;为什么会重逢?巧合,偶遇,苦苦寻觅,终于重逢;重逢后会怎样?挚友再见,欣喜若狂,不复当年情谊,怅然若失,少了热情,多了生疏;主题是什么?通过重逢来体悟什么道理,有什么人生收获,如:珍视未来,重拾信心等。经过这样分析,我们对写作的思路就会了然于心。这个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要以小见大,从小角度切入来表现主题。要注意,不能把“重逢”写成“相逢”。回忆语文教材中写到的各种“重逢”,如《故乡》中“重逢”的辛酸,《我的叔叔于勒》中“重逢”的尴尬,《春》中“重逢”的欢欣等。再次我们要明确:我们可以写与亲人、友人重逢的故事,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一次“重逢”中引发思考和感悟,当然还可以与春风“重逢”,与飞雪“重逢”,与一本书、一座城市等“重逢”,还可以从古诗名著中收集各类“重逢”,并加以解读,写成有内涵的散文。 【点晴】 半命题作文补题遵循原则: 1、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2、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补题时,要审清题意。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①具体事物补题法。②特定情景补题法。③修辞手法补题法。④特殊符号补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所谓“逆行”,是逆势而行,迎难而上。当灾难来临,有攻坚克难的专家、舍生忘死的医护、赴汤蹈火的战士力挽狂澜,有疲于奔命的司机、日夜劳作的工农、咬紧牙关的亲友默默坚守……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生活中,面对困难,面对忧患,你是怎样“逆行”的?又有怎样的感悟和收获?请以《我的一次“逆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不得抄袭;(4)文体(诗歌除外)自选;(5)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记叙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爸爸的手指

尤今

这是一桩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我的老爸爸也许早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那年,我九岁。

一日,坐在大厅里的一张桌子上练习大楷。

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

两个人,就站在大门外絮絮交谈。那天,风势很猛,从屋外侵入的风,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噼啪”作响。

我一只手提着毛笔,另一只手去按大楷本子,淋漓的墨汁滴滴答答地滴在桌子上,十分狼狈。我于是搁下毛笔,跑去关门,然而,当我猛力把门关上时,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而骤然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惊骇莫名地听到了父亲发出的惨叫声。

此刻,父亲的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挤成了一团;连梳得平平顺顺的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站”起来;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扭来扭去,像盘根错节的树根。

一看到我伸出门外想一探究竟的脸,父亲霎时暴怒地扬起了手,很明显的,他想狠狠狠狠地掴我耳光。那强劲的掌风,有雷霆万钧之势。然而,不知怎的,他的“铁砂掌”还没有汹汹地盖到我脸上来,却又被他硬生生地控制了,颓然放下了手。

我好像一只受惊的小羔羊,簌簌抖着,虽然死里逃生,却不明白为何惹得好脾气的父亲如此暴怒。

这时,邻居以责备的口吻对我说:“你也太不小心了,刚才,你父亲的手就放在门缝处,你看也不看,就大力关门……”

啊,原来鲁莽的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频频搓着发红发肿发痛的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那种痛入心扉而又深入骨髓的感觉,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九岁的孩童,我所关心、我所担心的,是父亲究竟会不会再度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老大老大的,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

在厅里做功课的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五指被夹的那种痛,直捣心窝啊!当时,我真想狠狠地掴她一记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我凭什么打她?”

我惊呆了。

父亲这几句看似云淡风轻的话,却像划空而过的一道光,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

1.文章以“爸爸的手指”为题,有何作用?

2.请简要概括第二段“我的老爸爸也许早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句中“它”所指代的事情。

3.文末指出,父亲的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请你说说这个“重要启示”是什么。

4.请对文中画线句子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议论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怀念科比与关心武汉,本质上是一样的情感

①篮球巨星科比意外去世,正好赶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及其舆情的爆发期,二者本无直接联系,但却被有些人赋予了“别样意义”。如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责问,“死一个人你们就难过,武汉死那么多人没听你们说难过”“84岁的钟南山战斗在抗疫一线,你们都没关心一下;一个美国球星去世,你们却在朋友圈哭泣……”进一步概括,可以为这类观点总结一个大致句式:“武汉都这样了,你们还……”

②这些观点不仅毫无逻辑,而且连基本的事实都不顾,如“没有人关心钟南山”和“没有人为武汉难过”,都是显而易见的非事实。基于虚假事实制造对立的论调,纯粹是为人添堵、为舆论添乱。

③在篮球界,科迷有很多,甚至不怎么喜欢篮球的人,提起篮球也会想到科比的名字。当这样一位人物去世时,而且还是意外,新闻爆炸是必然,这种必然既是信息传播规律的必然,也是基本人性的必然。对于这种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现象,我们有什么需要苛责的呢?

④其实,别说是在篮球界取得巨大成就、对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科比,即使一些贡献远不如科比,但却颇有知名度的人意外离世,也会在朋友圈泛起涟漪。对于这些涟漪,我也不会奇怪,更不会厌恶,我们不必如此,也不应如此。

⑤一个人的命和千万人的命,重量是无法比较的。如果你非要问孰轻孰重,我只能说,都很重要,主要看与你的相关度有多少。生命是不可称重、比较、交易的。

⑥是的,武汉疫情需要关心,湖北人民需要牵挂,但这和怀念科比并不矛盾,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无非都是对生命的悲悯,对人间的共情。这些情感都是人性中的闪光点,我们何必非要去比较哪个光点比哪个光点亮呢?又何必非要尝试去用一个光点遮蔽另一个光点呢?事实上,只要是人性中的美好光点,都只会相互融合,而不会彼此吞噬。

⑦值此举国上下合力抗疫的特殊时期,我们确实应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欢庆和娱乐活动,多一些共情和照拂。但对于一个曾经无比鲜活的生命的溘然逝去,我们也默然以对的话,那么我们所谓的共情和大爱,是不是狭隘了些呢?

(《新京报》2020﹣01﹣29)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概括第一自然段内容及其作用?

3.文章多次使用反问句表达,有什么作用?

4.“生命是不可称重、比较、交易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它是一种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性学习活动。

(材料二)

研学旅行收获圆环图

(材料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回归到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大中小学生只知埋头苦读,却不懂很多知识是需要体验和感受的。对中小学生而言,在狭小的教室里待太久,无论是思想还是视野都会受到局限,唯有走出去,才能重新唤起内心的大格局。

虽然研学游起步很晚,但是它却是我国将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业。在研学游的发展之下,中国文化部与旅游部的完美联姻下,中国的旅游业将会更健康,让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下的产业,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途径。研学游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关系到几代人乃至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虽然祖国的文化断层了几年,经济在清末也倒退了百年,但是未来的世界大国必定是中国。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研学旅行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B.只有小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会认识新朋友,说明其存在一定的弊端。

C.研学旅行并不仅仅是一般的旅游,还要在旅游中有课程的开发。

D.虽然我国研学游起步很晚,但它却是我国将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业。

2.(材料二)是有关研学旅行有何收获的圆环图,请仔细读图,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研学旅行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4.小茗同学觉得研学旅行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真正的知识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溪而渔    身其境    B. 山间之朝   色苍茫

C. 杂然而前  推出新    D. 交错     一莫展

2.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A. 环滁/皆山也    B. 明月/松间照

C. 负者/歌于途    D.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下列对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亭谁(的人)    B. 山间四时也(的)

C. 行者休树(从)    D. 颓然乎间者(他们,他们的)

4.对【甲】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 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 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5.对【乙】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怡人。

B.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色的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色幽静雅致。

D.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情怀。

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乙】诗中 “随意”是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