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二)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三)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
_________→偷豆:高兴→___________。
2.小说三次提到“豆麦”,认真体会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3.试举一例说明作者表现小说中景或人的“美”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月色入户 (2)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3)放杖而笑 (4)盖自笑也
2.甲文中描写月色,可写的景很多,作者为什么特意提到“竹柏”,乙文中提到“韩退之钓鱼无得”?
3.两文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文本分析。
秋月
(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秋月”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
2.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智”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智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智”甲骨文左边即“木制武器”,右边即“矢,弓箭”,中间即“口,谈论”。“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于猖獗,至于今日”的“智”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_;“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智”包括的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③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曹冲智救库吏》)
思想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达天下
(3)儒家把“智”与“仁”“义”“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班级举办“智”达天下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东家西舍的也都说他这回可非完不可了。那些好看热闹的人,都在准备着看他的热闹。可是他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地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
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
以上文字选自作家______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个勇于追求幸福、敢于打破传统规矩、表现了生的坚强和勇气的奴隶形象。
填空。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
②秋瑾在她的《满江红》中引用典故,抒发知音难觅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