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幕后真凶,就是一种刚刚...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幕后真凶,就是一种刚刚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这已经是21世纪以来,冠状病毒家族的成员第三次肆虐人类世界了。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尽全部可能证明了新冠病毒就是这种全新肺炎的病原体。

②那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病原体从何而来?

③现在的研究基本倾向为,虽然同属于冠状病毒家族,但新冠病毒并非SARS或者它的支种。目前,人们已经获得了新冠病毒的完整基因组序列信息,是两种天然寄生于蝙蝠身体内的冠状病毒:一种存在于舟山地区的某种蝙蝠体内,序列相似度接近90%;另一种则存在于云南菊头蝠体内,序列相似度高达96%。

④其实,比确认天然宿主更重要的,是确认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也就是找到它从蝙蝠到人之间的中间链条。要知道,虽然新冠病毒和云南菊头蝠体内的病毒高度相似,但是4%的差别其实也意味着,蝙蝠体内的病毒是不太可能直接传染人的。另外,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体内的病毒样本彼此之间基因序列高度一致,这本身也提示,病毒应该是在某种中间宿主体内完成进化之后开始爆发的。病毒在它们的种群内广泛传播和变异,最终变成了可以直接入侵人体、导致疾病的病毒。那么在新冠病毒的案例里,谁是可能的中间宿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我们日后防范新冠病毒卷土重来是至关重要的。

⑤在这里,可以给出一个粗糙的猜测,这种中间宿主应该是某种能够较大规模饲养的、半野生状态的有乳动物,这样才能为病毒的突变和积累提供时间。竹鼠、果子狸等动物是可能的寻找方向。

(材料二)

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不是唯一的传播途径。根据国家卫建委@健康中国绘制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气溶胶传播,吸入感染者咳嗽、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或者飞沫形成的气溶胶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如桌子 或门把手),之后再触模口、鼻或眼睛。此外,接近携带病毒的动物,食用未煮熟的带病肉类,也可以传接病毒。新型肺炎患者粪便中检测到了病毒阳性,说明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

(材料三)

①衡量一种传染病的影响,一个粗糙的思路是考虑两个维度——毒力和传播力。前者衡量的是如果一个人患上该传染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后者衡量的是一个人有多大概率会得上这种疾病。

②新冠病毒的毒力目前有一些粗糙的估计。在最初患病住院的40多人当中,病死率高达15%,重症监护的比例超过30%,都已经超过了SARS的水平。但是加果综合考虑更多症状轻微的患者的话,综合病死率目前在3%左右,远低于SARS的10%和MERS的35%。而且考虑到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甚至从未就医或接受病毒检测,所以可能3%的病死率还是大大高估之下的数字。

②而关于这种病毒的传播力,有一个相对简便的定量指标,叫“基本传染数”(R0)—代表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条件下,一个感染者平均而言能够传染给几个人。可想而知,RO越大,就意味着传播力越强。如果RO小于1,则意味着这个疾病会慢慢自我消亡。

④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23日给出过一个粗糙的估计——1.4-2.5之间。也就是说,它的传播力远不如SARS。但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力要比这个更强,甚至还有模型计算认为它的R0会在4左右,甚至是5左右。在这个数据质量都比较粗糙的时候,还是应倾向于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

⑤当然我们必须要注意一个事实,RO数值的微小区别,都会导致疾病感染人数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变化。所以对RO的估计,需要非常谨慎和全面才行。而这个数据,也是传染病防控需要掌握的核心信息之一。这方面,我们仍然需要来自一线科学家和医生更多的数据。而这方面相关数据的调查进展,似乎也还公开得不够及时。

⑥因此,在这里只能给出一个比较粗糙谨慎的猜测:新冠病毒的毒力远不如SARS(但要显著地强于流感),传播力也应该不如SARS。

1.阅读(材料一),简述人类是如何感染上COVID-19的。

2.(材料三)中第②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材料三)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粗糙和谨慎”是否矛盾,为什么?

4.依据三则材料内容,向你的家人提出几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忠告,并说明理由。

 

1.可能是存在于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传染给人类大规模饲养的半野生状态的哺乳动物,然后病毒在这些动物体内完成进化,人类接近或食用了该动物而染病。 2.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新冠病毒致死率的一些数据与SARS和MERS进行比较,具体准确说明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毒力不是很强。 3.不矛盾,“粗糙”指研究人员面对从未出现过的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没有达到非常深入细致的程度,所得出的数据、结论,不是非常精准的。而“谨慎”是指研究人员对于科学研究的态度是非常严谨、认真的,所以放在这里并不矛盾,恰恰能够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①勤洗手,戴口罩。因为文章[材料二]中提到,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直接气溶胶传播或飞沫形成的气溶胶接触传播,所以戴口罩可以防止直接气溶胶传播,勤洗手可以防止飞沫形成的气溶胶接触传播。 ②减少串门聚会,因为[材料三]中提到,世卫组织对RO的粗估为1.4-2.5之间,虽传播力远不如SARS,但RO数值的微小区别都会导致疾病感染人数的成倍变化。 ③拒绝野味。因为[材料一]中提到,病毒在中间宿主种群内广泛传播和变异,最终变成可直接入侵人体、导致疾病的病毒,所以我们要拒绝野味。(要有“理由”支撑) 【解析】 1.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一的内容,首先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根据“人们已经获得了新冠病毒的完整基因组序列信息,是两种天然寄生于蝙蝠身体内的冠状病毒”可知,冠状病毒可能是存在于蝙蝠体内;根据“蝙蝠体内的病毒是不太可能直接传染人的”“这种中间宿主应该是某种能够较大规模饲养的、半野生状态的有乳动物,这样才能为病毒的突变和积累提供时间”可知,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能传染给人类大规模饲养的半野生状态的哺乳动物;根据“病毒应该是在某种中间宿主体内完成进化之后开始爆发的。病毒在它们的种群内广泛传播和变异,最终变成了可以直接入侵人体、导致疾病的病毒”可知,病毒在这些动物体内完成进化,人类接近或食用了该动物就会染病。综上整合作答即可。 2.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材料三第②段中的“40多人当中”“病死率高达15%”“重症监护的比例超过30%”“目前在3%左右,远低于SARS的10%和MERS的35%”“3%”等,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并且将新冠病毒与SARS和MERS进行比较,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数字和进行比较,来具体准确地说明新型冠状病毒的毒力不是很强的特点。 3. 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根据材料三中“新冠病毒的毒力目前有一些粗糙的估计”“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23日给出过一个粗糙的估计”“在这个数据质量都比较粗糙的时候,还是应倾向于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等句子,可以得知对于一种刚刚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对它的了解不甚清楚,研究还不深入不细致,各项数据、结论,都不是非常精准的。根据“RO数值的微小区别,都会导致疾病感染人数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变化。所以对RO的估计,需要非常谨慎和全面才行。而这个数据,也是传染病防控需要掌握的核心信息之一。这方面,我们仍然需要来自一线科学家和医生更多的数据”可以得知,科学研究一切都要用数据来说话,研究人员在不确定导致疾病感染人数变化原因的情况下,不贸然下结论,采取谨慎认真的态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两个词语的运用是不矛盾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4.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运用能力。 ①不要吃野味。理由:材料一中的“病毒应该是在某种中间宿主体内完成进化之后开始爆发的。病毒在它们的种群内广泛传播和变异,最终变成了可以直接入侵人体、导致疾病的病毒”。 ②戴好口罩外,注意手部卫生,用流动的水,用七步洗手法洗手,食物要煮熟再吃。理由:材料二“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气溶胶传播,吸入感染者咳嗽、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或者飞沫形成的气溶胶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如桌子或门把手),之后再触模口、鼻或眼睛。此外,接近携带病毒的动物,食用未煮熟的带病肉类,也可以传接病毒”。戴口罩可以防止直接气溶胶传播,勤洗手可以防止飞沫形成的气溶胶接触传播,食物煮熟再吃可以防止动物体内的病毒传染给人。 ③乘坐电梯尽量避免高峰期,注意室内通风,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有风险的外出,如聚会、医院等场所。理由: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23日给出过一个粗糙的估计——1.4-2.5之间。也就是说,它的传播力远不如SARS”。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殷殷插柳

有一句过目难忘的诗,是24k的金子,光芒四射,你一搭眼,它就会钻到你的心里。

它是一朵销魂的花,却不知出自哪一页历史哪一枝头。它是一滴有灵性的雨,却不知来自哪一朵思绪充盈的生雨之云。滚滚流水,逝者如斯。这诗句闪耀在岁月的波涛中,历久弥新——

“插柳不叫春知道!”

看看,是何等的风姿绰约,何等的仪态万种!

在我看来,它可以抵得上一件青铜器,抵得上一件金缕玉衣。但它与它们不同。它们缺少些脉动和呼吸,而它,七个字里有魂,有灵,有丰沛的生命气息,有文学的生命力。

它一直陪伴着春。

春是拱开地皮蠕蠕而动的蚯蚓,春是燕子掠过的河水,春是刚刚钻出泥土的草的嫩芽,春是带着露珠儿的荠菜、苦菜、蒲公英、白蒿芽、灰条菜、马苋菜。春是莺啼恰恰,蝶舞时时,乱花浅草,烟雨酥泥。

春是发生,是原点,是根源,一切从春开始。古话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春是希望。有了春,才有绿草铺到山野,才有花骨朵缀上树枝,才有羊羔落地,才有百鸟孵卵;才有夏的热烈华美,才有秋的丰谷硕果,才有冬的温暖和酒香。

春是新生的力量。“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春草是孙悟空的毫毛,拔一根下来吹一口,漫天飞扬,一落下来,遍地都是春草,遍地都是绿色。春花是娘子军不让须眉,看那花团锦营,雷声隆隆壮威,河沟里钻,岩石上爬,攻占一山又一山,姹紫嫣红,汹涌奔突。

世间最美者,春也;世间最新者,春也;世间最动人者,春也。春是神,关爱着一切生命。

然而,这句诗的焦点却在春之外,是勤奋的插柳者。插柳者是审美的中心,它诠释着天地精神。

插柳不叫春知道。

这是一种襟怀境界,一种人格高度。在我们中国古代、现当代的浩瀚史书上,每一册都有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插柳者。他们或者以满腔春水,浇灌四方;或者沉潜砥砺,开辟新境;或者挥舞阳光,一脸欢欣。

插柳不叫春知道。

春是春草一样的老百姓,是大树一样的老百姓,是人民。民为重,人民最大。

殷殷于春,殷殷插柳,殷殷切切孜孜矻矻。插柳者倾情耕耘,全力奉献,施恩不图报。多少春风,挟带着插柳者的喘息之声;多少春雨,掺和着插柳者的汗滴。插柳者不图什么,只是为了给春添一分烂漫。

插柳者爱春护春,是一种骨肉情感,有如母爱。有如灾荒年里,母亲把自己不多的饭食,偷偷地拨进儿子的碗里;有如儿子远行,母亲日夜担心,悄悄地为儿子许愿祈祷;有如儿子发现这些之后,母亲总是会闪烁其辞,竭力掩饰否认。插柳者的这种情,洁净,深沉,是一种大爱。

插柳不叫春知道。

春是他人,是与插柳者自己没有多少关联的人。而插柳者,也是平凡的人。在人群里,他们往往貌不惊人,甚至连说话都有些木讷;他们善良、实诚、积极向上,只是悄悄地做着好事,帮助他人,只有这样,他们心里才快乐。

插柳不叫春知道。

他们不需要被知道,不想被知道,他们不喜欢张扬。他们的行为不是展示给世界看的——就像高山流水,就像稻田蛙声,就像春花秋雨。他们自己就是世界的一员。

天底下的鸟儿天天歌唱,哪一只鸟儿是在歌唱自己?

插柳者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他们有七情六欲,他们又是历史长河里伟岸的人。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出对春的敬畏,对世界的敬畏,对众生的敬畏和挚爱。

插柳不叫春知道。

殷殷插柳,插柳者融身于柳。

殷殷插柳,插柳者融身于春。

不叫春知道的插柳,只是心灵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天职的需要。插柳者的一俯一仰,一颦一笑,一生一世,都是诗,都是诗里的内容和韵律。

(作者:刘成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选文以“殷殷插柳”为题有何好处。

2.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春”,其用意何在?

3.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本文的语言富有韵律美,且极具典雅之感,试简析作者是如何达成这种效果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③跂:提起脚后跟站着。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有槁暴不复挺者   (2)声非加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选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劝学的?

4.第二段设喻论证了什么观点?《北冥有鱼》中的哪句话也体现了此观点?

 

查看答案

默写。

(1)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2)杨花榆荚无才思,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6)《河中石兽》一文中,老河兵笑言“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岳阳楼记》一文中,“进”和“退”分别照应“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在横线处仿写,使语意承接紧密,和谐一致。

语文是一个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B.我国古典名著中很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或别号,如:林黛玉——潇湘妃子,卢俊义——玉麒麟,庞统——凤雏,孙悟空——弼马温。

C.夏洛蒂·勃朗特是“勃朗特三姊妹”中最著名的一位。她的代表作《简·爱》以第三人称进行故事的叙述。

D.古时男子18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束发戴帽,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