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猥琐(wěi) 拙劣(zhuō) 妇孺皆知(rú)
B.糜子(méi) 襁褓(qiǎng) 强词夺理(qiǎng)
C.碾压(niǎn) 宽宥(yòu) 怒不可遏(è)
D.娉婷(pīn) 拘泥(nì) 两肋插刀(lè)
请以“我一定要说一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德天瀑布记
赵丽宏
①无风,无雨,无雾.蓝天下群山叠翠,几片白云凝固在若有若无的峰峦间,路边的兰草和头顶的桉树叶纹丝不动。不远处的归春河,是中越边境的界河,河道曲折,蜿蜒而下,河水澄澈如水晶,温润如碧玉,在我的视野中缓缓滑动。天地间,仿佛只写着两个字:幽静。
②然而静寂中却有奇异的声响传来,使人忍不住屏息谛听。这声音来自极遥远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浑厚深沉,如无数幽囚在深山中的男子,不停地呐喊吟唱,歌声翻越崇山峻岭,一阵高,一阵低,隐隐而来,越往前走,声音便越大,如山谷中林涛喧腾,夹着风雨哗然而至。随着这奇异的声音不断增强,心中的疑惑也如云雾旋绕.被树荫隔断的远山中,分明正奔腾着千军万马,天地间回荡着马蹄和金戈的撞击,交织着号角的呜咽和人马的嘶喊……
③绿荫中白光一闪,眼帘豁然大开。河道尽头,群山壁立,一挂瀑布自天而降,如一道巨屏,气势万千地横陈在绿色的崖壁上.那震撼天地的巨响,是高山流水的声音,是瀑布的喧哗.这就是德天瀑布,是我追寻的目标.瀑布还在远方,然而那浩大的气势已经逼人。瀑布看上去洋洋洒洒,层层叠叠,宽阔的流水从绿树丛生的山顶跌落,在山腰间受阻,又分成几叠飞泻而下.从远处看,瀑布形成的过程似乎优美徐缓,流水以柔婉的姿态舒展在天地间,仿佛是一列宽银幕,正放映着一幕浪漫的流水交响曲。然而听它们的轰鸣,便可想见,那流水是怎样的一种规模和气势.
④沿着归春河畔的小路,迎着越来越响的轰鸣声,一步步走近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帘中的德天瀑布,奔腾的瀑布犹如天缸倾翻,大水滔滔滚滚,轰然而下,像要淹没整个世界。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最终却还是循规蹈矩,在阔大的水潭里盘旋了片刻,又匆匆涌入河道,缓缓向下游淌去。这样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一亿年?一万年?还是千百年?当地的友人告知,这瀑布,古已有之,归春河流淌了多少年,这瀑布就奔泻了多少年。不知多少代居民在水声中老去,瀑布却长流不竭,永远像活泼的孩童,像雄姿英发的男子汉,保持着勃勃生机。
⑤随友人坐上竹筏,筏子逆流而上,渐渐靠近瀑布。在阔大的瀑布面前,我们的筏子是漂浮于水面的一只小甲虫,游动得小心翼翼,唯恐被急流颠覆。我的周围,轰鸣的水声和飞扬的水雾笼罩了整个世界。瀑布前有一组岩石从水底崛起,色泽斑驳,形状怪诞,如一头巨大的异兽浮出水面,对着瀑布昂起脑袋,似乎在追寻那空中的水流。飞泻的瀑布劈头盖脸打来,溅起漫天飞雪,而那异兽犟头倔脑,毫不退缩,任凭浪花击打。瀑布和异兽,就这样对峙着,异兽,永远也无法登临山巅,而瀑布,大概也无法将它赶走。
⑥“看,彩虹!”
⑦筏子上有人惊呼.无须指点,坐在筏子上的人都看见了出现在阳光和水雾中的奇观。一座七彩虹桥,在朦胧的水雾中凌空而起,一端在水花飞溅的瀑布底部,一端升入飘忽迷漾的空间,任凭波流翻涌,水声如雷,那光彩斑斓的虹桥却在空中浑然不动,像是在等候游人上桥登空,步入仙境。在瀑布前,只要有阳光和雾气,这彩虹就不会消失。
⑧瀑布下的水流汹涌激荡,筏子再也无法向前,只能原路折返,回到岸上。从瀑布北侧的小路拾级而上,来到瀑布背后的山顶,轰鸣的水声仍在耳畔回旋,眼前的景象却已经迥然不同,但见一片明澈如镜的平湖,倒映着蓝天白云,衬托着起伏逶迤的远山,湖中小岛丛生,花木葳蕤,彩色的鸟雀从平静的水面上掠过,清可见底的水中,鱼群来往穿梭。谁能想到,那惊天动地的大瀑布,距离这世外桃源的静水,只有几十米。
⑨这瀑布,以一潭静深蕴万千磅礴,在这里飞泻了千年万年,轰鸣了无数个春秋,只为向世人启迪:天籁,是世间最永恒的激情。
1.阅读全文,完成以下表格。
立足点 | 观察角度 | 景物特点 |
河畔小路 | 远眺 | 瀑布:(1)______ |
(2)____ | 瀑布:滔滔滚滚,麦然而下 | |
(3)____ | 平视 | 岩石:色泽斑驳,形状怪诞 |
仰望 | 虹桥:(4)______ | |
瀑背山顶 | 俯瞰 | 平湖:明澈如镜,恍若桃源 |
2.结合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天地间,仿佛只写着两个字:幽静。(第①段描写“幽静”有何作用?)
(2)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请从用词角度赏析本句)
3.作者欣赏德天瀑布的过程中,时时在传达情感与思考。结合语境,说说你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不知多少代居民在水声中老去,瀑布却长流不竭,永远像活泼的孩童,像雄姿英发的男子汉,保持着勃勃生机。
4.有人说:“看照片同样可以欣赏德天瀑布,完全可以替代《德天瀑布记》这类游记作品的阅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本文内容及链接材料,简述理由。
(链接)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壶口瀑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文创”赋能文化遗产
康岩
①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敦煌莫高窟暂停开放,但通过敦煌研究院等机构打造的小程序“云游敦煌”,游客在家只需动动手指,莫高窟精美绝伦的壁画便在眼前次第展开,让人居家就可以遨游千里之外的文化遗产胜地。
②这是腾讯2018年首次提出“新文创”以来的一次新探索。“新文创”是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内容上厚植人文精神,形式上注重新科技与文旅体验的多重互动。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这为“新文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值得深入挖掘。
③“新文创”能对海量文物资源进行线上编码,转化成更适合广大观众欣赏的文化产品。以“云游敦煌”为例,它不是将洞窟中的所有内容简单地复制、堆砌。千年莫高留下的4.5万平方米壁画、两千多尊彩塑,并不都适合手机呈现。只有色彩饱满、造型完整、故事丰富的壁画,才适于线上展示,并通过编辑加工,成为“网红”产品。
④“新文创”强调人机互动,方便观众与文物、遗址建立跨时空的“超级链接”。过去游览博物馆或文化古迹,观众更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机构安排什么看什么,导游讲解什么听什么,买回家的纪念品也很容易被遗忘。新文创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局面。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全国8家知名博物馆登上淘宝直播平台,迎接八方游客“云春游”。敦煌研究院从事壁画临摹的专家通过直播介绍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讲解员则化身“带货”主播,推荐带有敦煌元素的文创产品,现场演示九色鹿丝巾的戴法,讲述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网友可以与主播互动,咨询问题,依据喜好订制个性化产品。直播带着温度与情感,重新定义了观众与文博机构的关系。
⑤“新文创”是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闭环。如何打破次元壁,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连接现实生活,需要更多思考和探索。以“云游敦煌”为例,它未来还将探索智慧解说、商品支付等新体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线下体验。惟其如此,线上线下才能形成联动效应,构成“新文创”完整的产业链。
⑥应该看到,在整个文博领域,“新文创”尚未形成规模。除了故宫、敦煌等先行者之外,更多文博机构还需加大开放力度,积极拥抱新技术,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更多地走进大众生活。
⑦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住观众脚步,文旅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同时也刺激了在线服务的发展,为“新文创”带来机遇。希望业内人士面对新形势能快速反应、大胆创新,借助“新文创”的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迸发出灿烂光彩。
(2020年3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②段画线句中“数不清”有什么表达效果?
(2)第⑤段中“惟其如此”具体指什么?
3.请分析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某地有一座古塔,经专家鉴定为唐代遗存。塔内有壁画,但色泽晦暗,画身斑驳。主体部分可看出是官员巡游,但不清楚是谁,也无其他记载佐证。请你说说是否有保护的必要,是否适合通过“新文创”对该古塔进行推荐宣传,让它“迸发出灿烂光彩”?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①,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吕蒙字子明。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或说肃曰(________)
(2)遂往诣蒙(________)
(3)因为肃画五策(________)
(4)乃至于此也(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 东 西 虽 为 一 家 而 关 羽 实 熊 虎 也 计 安 可 不 豫 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2)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4.本文与《孙权劝学》均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有何作用,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夏口夜泊别友人
李梦阳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注: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作者赴任江西提学副使,途径夏口离别友人时,有感而作。
1.请分析诗歌第一、二两句的作用。
2.请概括诗歌流露的作者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