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语,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用语,是华夏...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语,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用语,是华夏儿女的母亲语言。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母语是民族文化的魂,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血脉,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母语世界,具有无穷的繁衍能力和想象空间,总是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然而,现在母语却越来越不受重视了。滥用母语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如某市中小学举行的期中测试中,语文试卷出现的最频繁错误却是错别字,有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一篇400字作文就出现近20个错别字。还有网络语言,大家可能对“滥用措词”都很反感,但谁多个心眼想过没有,现在盛行于社会上的一些网络“酷词”实际上就是滥用措词?你是否也在有意无意地在“边学边用”呢?某电视台主办的一个征婚类节目,可字幕竟打出“一网情深”“一键钟情”;某些产品的宣传广告上印着“一写千里”“一名惊人”;有的洗浴中心还在广告中使用了“随心所浴”“浴满全球”等等,使本就叫人记不住、理不清、咬不准的,瀚如烟海的成语任人“宰割”,拼凑得“面目全非”。

母语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但难以理解的是,一些理工科大学里居然很少开设中文课,更多的倾向于英语、法语等外语,从而使得不少大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多于中国文化,甚至出现了连说话也只会说“中英文结合”语言的现象。

也正是大学生对于中文的忽视,带动了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对于母语的忽视,使各个阶段的教育重心放在了奥数、外语等方面。学生们也只是跟着家长的安排走,家长则针对老师教学的重心和各种考试的加分项目,替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导致了“兴趣班”成了“扫兴班”。哪曾想“奥数班”变成了每个学生课余时间的“必修课”,美好快乐的童年被培训牵着鼻子走,糟蹋了聪明才智。

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关都没过,还谈何外语,甚至其他“兴趣”?我们应该改变思想观念,重视母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维护汉语的纯洁和规范,我们责无旁贷!捍卫汉语的尊严和光荣,我们义不容辞!

——摘自百度文库(有删改)

(材料二)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周国平《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材料三)

我可是忍不住了,第一次见到从草原过来的内蒙古同胞,我很想和他们攀谈。于是,我侧过身去用我有限的蒙古话向他们问候:“您好吗?”

原来漠然的眼眸忽然都重新调整焦距,他们的目光都向我专注地望了过来。我心中一热,又急着说了两句蒙古话来自我介绍:“我也是蒙古人。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蒙古人。”

在昏黄的灯光下,有些什么忽然在我的眼前变得非常明亮。他们三个人几乎同时向我展现的笑容,都是那样天真而欢欣,充满善意,一切暗藏着的藩篱都在那个瞬间撤除得干干净净,只因为,我说的是我们共同的母语。

有一次,我用开玩笑的语气问一位教蒙文的教授:“这些牧民怎么就凭我这几句蒙古话,就轻易地相信了我?”

想不到他正色回答:“你现在虽然说不出几个句子,可是每个字的发音都很标准,我们的耳朵一听就知道。你要晓得,在母亲怀中学会的语言,有些细微的差异,别人是学不来的啊!”

——席慕蓉《母语》(节选)

(注)席慕蓉: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

1.请你根据(材料一)概括如今人们对母语越来越忽视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来看,下列对于文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引用尼采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新颖巧妙且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B.第②③两段作者分别从心智成长和个人修养两个角度正面论述了母语的重要性。

C.作者全盘否定了网络语文对于学习母语的作用,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D.作者号召我们要秉承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3.(材料二)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与周国平不同,(材料三)中席慕蓉是从什么角度来表达母语的重要性的?(材料三)结尾蒙文教授的话耐人寻味,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1.中小学生错别字连天;网络语言的充斥;滥用成语;高校弱化母语教学;家长的盲目跟风偏科。 2.C 3.对比论证,通过对文字极其马虎和对文字近乎洁癖的人进行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述了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或“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 4.材料三,席慕蓉是从母语带来的民族认同感来表达母语的重要性。 理解示例:母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联系着该民族所有同胞的情感。无论是否长时间远在他乡,脱离了母语环境,可只要听到母语,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的,都能激发出无比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从中而来的喜悦是别人不能体会的。 【解析】 1. 考查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用凝练的语言来作答。“然而,现在母语却越来越不受重视了。”提示我们答题的区域从材料一的第二段以下梳理,“语文试卷出现的最频繁错误却是错别字,有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一篇400字作文就出现近20个错别字。还有网络语言……”“现在盛行于社会上的一些网络‘酷词’实际上就是滥用措词”“一些理工科大学里居然很少开设中文课,更多的倾向于英语、法语等外语”“也正是大学生对于中文的忽视,带动了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对于母语的忽视,使各个阶段的教育重心放在了奥数、外语等方面。……家长则针对老师教学的重心和各种考试的加分项目”,提炼语句作答即可。 2. C.“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没有全盘否定。故选C。 3. 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材料二的第二段将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和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的截然不同的两类人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突出论证了“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的观点。 4. 第一问,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理解。当“我”用有限的蒙古话向他们问候的时候,“原来漠然的眼眸忽然都重新调整焦距,他们的目光都向我专注地望了过来。”因为“我”说的蒙语是我们共同的母语,母语让原本冷漠的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变得亲近起来,展现出天真欢欣的笑容,可知是母语带来了民族认同感,从而突出母语的重要性。 第二问,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结合中心思想要分析。“在母亲怀中学会的语言,别人是学不来的啊”,人的母语表达欲和创造欲与生俱来,母语是最早接触学习的,并掌握的一种语言,母语充满了情感的魅力,是最温馨、感人至深。蒙文教授的话深化了“母语”的内涵;同时,借蒙文教授这个人物的语言,说明人无论走多远身在何方,母语始终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无间的纽带,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词语,都能激发对自己民族深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表现出对民族、文化(语言)的有着深深地眷恋,感情厚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欲伐魏

《战国策》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罢:通“疲”,疲乏。

1.解释加点的词。

(1)犬兔________        (2)其众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

田 父 见 之 无 劳 倦 之 苦 而 擅 其 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4.这则故事里,淳于髡为什么能说服齐王中止出兵?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稀”二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歌的后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⑴经典阅读是时代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读《朝花夕拾》,我们看到①     (人物)辛勤治学,诲人不倦,毫无民族偏见,对“我”这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也给予孜孜不倦的教诲,真正堪称良师;读《西游记》,我们欣赏②      (情节) 时的孙悟空,为他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击节叫好;读《昆虫记》,我们感慨于③      (作者)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生命尊敬与热爱;读《海底两万里》,我们认识了一个同情弱者、支持正义的船长,读懂了凡尔纳写这部小说的意图是反对______(主题)。徜徉书海,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我们的思想变得纯粹。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⑵以下是某班的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名著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与理解

《水浒传》

关注章回目录

第十五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第四十九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问题:把有关吴用的章回内容放在一起阅读有何意义?

我的理【解析】
  ① 

《简·爱》

关注叙事角度

我转过嘴唇,吻了吻搁在我肩上的那只手。我深深地爱着他,深得我已不相信自己能说得清,深得已没有言语能够表达。

问题:《简·爱》与其它常见小说的叙事角度不同,采用这样的叙事角度有何妙处?

我的理【解析】
  ② 

 

 

                                 

                                  

⑶小说《格列佛游记》中,“我”不厌其烦地向慧骃说明钱的作用:当一只“耶胡”储有大量这样的贵重物质时,它想买什么就都能买到,比如最好的衣服,最华丽的房屋以及大片的土地,最昂贵的肉食和酒类……所以,我们的“耶胡”就认为,不论是用钱还是储蓄,钱总是越多越好,永远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你认同这样的金钱观吗?请从以下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其中的人物和情节,谈一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正确地看待金钱。

《儒林外史》    《简•爱》    《平凡的世界》    《名人传》    《创业史》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端午节期间学校开展了以“诗词大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学校借用了“中国诗词大会”的会标作为活动宣传海报,请你找出海报的一处亮点,并作评鉴。

(活动二)班级准备编辑一本诗集,主题为“古诗中的传统节日”,请你选出符合诗集主题的四句诗,并将它们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写序号)。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E.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F.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        ——          

(活动三)结合语境,完成转述。

你:李华,后天下午三点,校团委邀请《诗苑》杂志的编辑张勇先生来校做《诗歌漫谈》的专题讲座,机会难得,你一定要去听一下哟!

李华:好的,地点在哪里?

你:校报告厅。

李华:我叔叔张兴医生也喜欢文学,他对这个话题一定感兴趣,我想邀请他来听听,他就住你家楼上,能不能帮我转告他?

你:好的。

第二天,你在楼梯里遇到了张兴医生,你说:                  

 

查看答案

默写。

⑴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⑶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⑹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⑺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现出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