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②亦无...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①赵威后: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②岁:年成,收成。③说:同“悦”。

1.对加点词“使”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前者是动词,出使;后者是名词,使者。

B.“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前者是动词,派遣;后者是名词,使命。

C.“臣奉使使威后”——前者是动词,派遣;后者是动词,让。

D.“臣奉使使威后”——前者是名词,使命;后者是动词,出使。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3.在赵威后的眼中,“本”指的是____________,“末”则是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4.从赵威后和齐国使者的对话中,你还获取什么信息?(答出一点即可)

 

1.D 2.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养活百姓? 3. 岁 民 王(君) 4.示例一:赵威后和使者在思想上存在的差异:使者眼里,国君是本,百姓是末。赵后眼里,百姓是本,国君是末,所谓国以民为本。 示例二:赵威后强调的是“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 示例三:齐王在人才任用上的弊端。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第一个“使”:动词,派; B.第二个“使”:名词,使者; C.第一个“使”:名词,使命;第二个“使”:动词,出使; 故选D。 2. 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然,这样。苟,如果。岁,年成。以,凭、凭借。 3.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据此可知,在赵威后的眼中,“本”指的是“岁”和 “民”,“末”则是“君(王)”。 4. 这道题考查探究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从赵威后和齐国使者的对话中探究获取到的信息。根据“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和“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可以探究出:赵威后和使者在思想上存在的差异:使者眼里,国君是本,百姓是末。赵后眼里,百姓是本,国君是末,所谓国以民为本。根据“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可以探究出:赵威后强调的是“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根据“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可以探究出齐王在人才任用上的弊端:所用之人只知道唯上,溜须拍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乙)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甲)选自课文《____》,(乙)的作者相传是____(姓名)。

2.(甲)中“《书》”指的是______;(乙)中“人”与“民”在语段中的区别是______

3.对两个语段中的“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中的“信”解释为“相信、迷信”的意思。

B.(乙)中两个“信”分别为“守信”“信用”之意。

C.两个语段中的“信”反映了人们对神明或神圣的膜拜。

D.通过对“信”的阐释,可以推知作者的行事处世态度。

4.请分别概述上述两则材料阐述的道理(思想)。

 

查看答案

默写。

(1)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白朴《天净沙·秋》)

(2)________,泣涕零如雨。(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观沧海》(曹操)一诗中点明“观沧海”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阅读是最好的修行,因为它给予人丰盈的精神滋养;有人说,写作是最好的修行,因为它促使人去思考和改变;有人说,旅行是最好的修行,因为它让人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和不一样的自己……

请以“最好的修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抒发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规范。(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1)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闹市区有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2)朋友曾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见我犹豫,车夫又开导我说,“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这不是讹人嘛。”我举目张望,看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妥协了:“上来吧,就收你3元。”

(3)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呀。”“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穿着人力三轮车车夫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55岁的年纪。

(4)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右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似乎在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那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摆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5)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但我终于还是什么也没说。

(6)前面是上坡路。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朗朗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他的独腿顽强地与车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看见他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他是在跟自己较劲,跟命运较劲!

(7)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粗气。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悲凉竟了无踪影。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8)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9)他说:“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下了车,那两个外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10)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自豪的情感。

(11)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

(12)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13)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

(14)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但此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15)“谢谢您!”我轻声地说。“谢谢您!”车夫郑重地说。

(16)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谢绝了。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和“我”的心理状态,完成填空。

主要情节

人物心理状态

车夫“漫天要价”

怀疑

同情

独腿载我上坡

提前刹车解释

感动

徒步那段路程

 

 

 

2.小红读到这篇文章的两处划线句时,产生了困惑,你能帮帮她吗?

(1)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但我终于还是什么也没说。

小红:“我”想说,为什么却什么也不说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

小红:“我”为什么没有问?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的解惑下,小红深受启发,又重读了一遍文章,她发现作者塑造“车夫”这一形象时是按一定层次逐渐递进升华的。请你参照句式①,概括另外两个层次:

①作为残疾人,自食其力,为家庭挣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你和小红进行了比较阅读:文中的车夫与老舍笔下的祥子,两人同为车夫,命运却截然不同,请你试着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语,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用语,是华夏儿女的母亲语言。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母语是民族文化的魂,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血脉,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母语世界,具有无穷的繁衍能力和想象空间,总是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然而,现在母语却越来越不受重视了。滥用母语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如某市中小学举行的期中测试中,语文试卷出现的最频繁错误却是错别字,有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一篇400字作文就出现近20个错别字。还有网络语言,大家可能对“滥用措词”都很反感,但谁多个心眼想过没有,现在盛行于社会上的一些网络“酷词”实际上就是滥用措词?你是否也在有意无意地在“边学边用”呢?某电视台主办的一个征婚类节目,可字幕竟打出“一网情深”“一键钟情”;某些产品的宣传广告上印着“一写千里”“一名惊人”;有的洗浴中心还在广告中使用了“随心所浴”“浴满全球”等等,使本就叫人记不住、理不清、咬不准的,瀚如烟海的成语任人“宰割”,拼凑得“面目全非”。

母语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但难以理解的是,一些理工科大学里居然很少开设中文课,更多的倾向于英语、法语等外语,从而使得不少大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多于中国文化,甚至出现了连说话也只会说“中英文结合”语言的现象。

也正是大学生对于中文的忽视,带动了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对于母语的忽视,使各个阶段的教育重心放在了奥数、外语等方面。学生们也只是跟着家长的安排走,家长则针对老师教学的重心和各种考试的加分项目,替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导致了“兴趣班”成了“扫兴班”。哪曾想“奥数班”变成了每个学生课余时间的“必修课”,美好快乐的童年被培训牵着鼻子走,糟蹋了聪明才智。

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关都没过,还谈何外语,甚至其他“兴趣”?我们应该改变思想观念,重视母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维护汉语的纯洁和规范,我们责无旁贷!捍卫汉语的尊严和光荣,我们义不容辞!

——摘自百度文库(有删改)

(材料二)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周国平《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材料三)

我可是忍不住了,第一次见到从草原过来的内蒙古同胞,我很想和他们攀谈。于是,我侧过身去用我有限的蒙古话向他们问候:“您好吗?”

原来漠然的眼眸忽然都重新调整焦距,他们的目光都向我专注地望了过来。我心中一热,又急着说了两句蒙古话来自我介绍:“我也是蒙古人。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蒙古人。”

在昏黄的灯光下,有些什么忽然在我的眼前变得非常明亮。他们三个人几乎同时向我展现的笑容,都是那样天真而欢欣,充满善意,一切暗藏着的藩篱都在那个瞬间撤除得干干净净,只因为,我说的是我们共同的母语。

有一次,我用开玩笑的语气问一位教蒙文的教授:“这些牧民怎么就凭我这几句蒙古话,就轻易地相信了我?”

想不到他正色回答:“你现在虽然说不出几个句子,可是每个字的发音都很标准,我们的耳朵一听就知道。你要晓得,在母亲怀中学会的语言,有些细微的差异,别人是学不来的啊!”

——席慕蓉《母语》(节选)

(注)席慕蓉: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

1.请你根据(材料一)概括如今人们对母语越来越忽视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来看,下列对于文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引用尼采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新颖巧妙且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B.第②③两段作者分别从心智成长和个人修养两个角度正面论述了母语的重要性。

C.作者全盘否定了网络语文对于学习母语的作用,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D.作者号召我们要秉承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3.(材料二)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与周国平不同,(材料三)中席慕蓉是从什么角度来表达母语的重要性的?(材料三)结尾蒙文教授的话耐人寻味,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