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

②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向人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

③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于是,我又拖又拉又扛又停,当街穿过众人的注视,把那个树根弄到家里去。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④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之间,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我以为,父母是不了解我的,他们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怪癖,只是他们包涵,不干涉我。

⑤前一个星期,小弟邀请我第二天跟父母和他们全家去海边玩。听说是海边,我就高兴地答应了。结果那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jiān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就不理人翻身再睡。醒来发觉,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我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先不给看。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丢丢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你不是以前喜欢画石头吗?我们知道你没有时间去捡,就代你去了,你看看可不可以画?”妈妈说着。

⑩我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得上、世间最最朴素的石头,发呆又发呆。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这是父母在今生送给我最深最广的礼物,我相信,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父母和女儿之间,终于在这一霎间,在性灵上,实现了一次最完整的结合。

1.根据第⑤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jiān____

2.概括文中讲述的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讲第一个故事。

(1)概括故事内容:

第一个故事:________

第一个故事:________

(2)讲第一个故事的目的:________

3.紧扣加点词,说说下列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一时里,我想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

4.对选文标题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

B.“痴心石”是父母在海边捡到的石头的名称。

C.反映了“我”对父母之爱的情感认知过程。

D.表达了父母对“我”的无声、永恒的挚爱。

5.有人认为第④段画线句子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1.艰 2. (1)第一个故事:少年时,“我”向人讨来树根并拖回家。 第二个故事:前一个星期,父母在海边翻捡石头并清洗干净后送给“我”。 (2)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的包涵和理解,也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翻捡“我”喜欢的石头作铺垫。 3.“我”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痴心”,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给“我”,加点词“骂”是反语,与后面的“只怕”“哽住”组合在一起,细腻地写出了“我”因父母付出太多而愧疚、感动之情。 4.B 5.示例一:不同意刪去。这几句话明显与后文构成情感上的矛盾冲突:先说“我”与父母各有天地,各不了解。后说父母对女儿“太痴心”,“一生一世的爱”,还进一步强调“父母和女儿之间,在性灵上,实现了一次最完整的结合”。这其实作者是故意为之,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强调了“我”对父母之爱从“不了解”到醒悟、内疚、感动的情感认知和发展过程。因此这几句话重在抒情,为后文作铺垫。 示例二:同意删去。文章叙写父母包涵“我”的种种怪癖,非但不嫌烦“我”捡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而且还帮“我”去捡,最后“我”终于理解了父母的“痴心之爱”。删去这句话,不影响故事的陈述和作者情感的抒发。 【解析】 1. 考查字词书写。“艰”易误写成“坚”。艰,困难。坚,坚固,坚定。正确词语:艰难。 2. (1)考查内容概括。第①到③段写了一个故事:少年时,“我”心疼树的死亡,向人讨来树根并拖回家,父母帮“我”清洗晒干搬进睡房。第⑤到⑩段写第二个故事:前一个星期,答应一起去海边的“我”看书睡迟了没去,父母在海边翻捡石头并清洗干净后送给“我”。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格式归纳即可。 (2)考查具体情节的作用。第一个故事中,少年的“我”向人讨来树根并拖回家,是“我”的寄情于物的怪癖,父母帮“我”清洗晒干搬进睡房,是父母的包涵。由这个故事引出以后“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而父母“特别看重”,表现父母对自己与众不同的孩子的尊重与理解,这是父母对“我”的爱的表示。因“我”的“喜欢画石头”,父母才会去捡石头,洗树根是爱,捡石头也是爱,第一个故事写清洗树根为翻捡石头作铺垫,表现父母的爱从始至终,从未改变。 3. 考查体会作者的感情。首先要找到句子所在的语段,再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句子在第⑩段,父母送“我”石头,是因为“你不是以前喜欢画石头吗?我们知道你没有时间去捡,就代你去了”,他们知道“我”的喜好,想把“我”的真正喜好的送给我,对“我”的关切出于心,达于心,“我”感受到父母的“痴心”,想到父母一直以来的“痴心”,被深深地感动,以致于“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加点词“骂”,是想阻止他们对自己那么好,自觉自己并不是一个对父母亲热贴心的孩子,不能回报回应父母的感情,不值得他们如此痴心,心中是愧疚,是感激,这个“骂”字是反语,想表达的是对父母的爱与感激。 4. B选项分析有误。“痴心石”不是石名,是对父母从海边捡回来的石头的称呼,因为它们凝聚着父母对我的一片痴心,我命名为“痴心石”。故选B。 5. 考查个性化阅读。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分析。 示例:不同意刪去。从表达效果上看,文章首重表情达意,如果叙述过多,就会情味过淡,韵味不足。前面已经写了第一个故事:少年时,“我”向人讨来树根并拖回家。本段又概写了“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的反映是“特别看重”,画线句针对父母的反映进行抒情议论,点出父母对“我”的包涵,抒发了“我”对他们的感激与因没有共同语言产生的淡淡的遗憾,使文章的情感丰厚了许多,韵味更浓。 示例:同意删去。从情节安排上看,本文主要由两件事构成:“我”拖树根回家,父母送“我”捡回来的石头,以此表现父母虽不了解“我”的内心,不理解“我”的喜好,但他们仍全力地支持“我”,包涵“我”,给“我”别人可能给不了的理解与包容,这是父母的痴心一片。全文通过我的怪癖来表现父母的痴心之爱,画线句关于互不理解的淡淡的遗憾与痴心之爱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删去后,线索更单纯集中,主题更凝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

曹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或者说,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③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饲养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的躯体,也只能算是原初意义上的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人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读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而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未将阅读这一行为放在心上。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吸引他们的只是物质与金钱,以及各种各样的娱乐。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更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雪映窗纱”“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

⑥读书人的气质与不读书的就是不一样,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造物主在创造时也许是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尽管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如今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清晰精当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镌骨铭心。但是,如果这些先生不读书又将如何?你还会感受到他们的魅力,他们的奕奕风采吗?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

      ,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文章有删改)

1.在第⑦段横线上填写一个起到收束全文作用的词语:______

2.第②段“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具体是指______

3.梳理本文的议论思路和结构,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本文的议论结构是    (A.总分  B.并列  C.层进  D.对照)

(2)本文中心论点是?以及从哪两部分展开论证呢?

4.文中说,“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因而“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请说说你对“阅读的益处”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①赵威后: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②岁:年成,收成。③说:同“悦”。

1.对加点词“使”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前者是动词,出使;后者是名词,使者。

B.“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前者是动词,派遣;后者是名词,使命。

C.“臣奉使使威后”——前者是动词,派遣;后者是动词,让。

D.“臣奉使使威后”——前者是名词,使命;后者是动词,出使。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3.在赵威后的眼中,“本”指的是____________,“末”则是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4.从赵威后和齐国使者的对话中,你还获取什么信息?(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乙)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甲)选自课文《____》,(乙)的作者相传是____(姓名)。

2.(甲)中“《书》”指的是______;(乙)中“人”与“民”在语段中的区别是______

3.对两个语段中的“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中的“信”解释为“相信、迷信”的意思。

B.(乙)中两个“信”分别为“守信”“信用”之意。

C.两个语段中的“信”反映了人们对神明或神圣的膜拜。

D.通过对“信”的阐释,可以推知作者的行事处世态度。

4.请分别概述上述两则材料阐述的道理(思想)。

 

查看答案

默写。

(1)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白朴《天净沙·秋》)

(2)________,泣涕零如雨。(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观沧海》(曹操)一诗中点明“观沧海”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阅读是最好的修行,因为它给予人丰盈的精神滋养;有人说,写作是最好的修行,因为它促使人去思考和改变;有人说,旅行是最好的修行,因为它让人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和不一样的自己……

请以“最好的修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抒发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规范。(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