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美德的距离 ①世间的距离有许多,有的可以度量,有的却只...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美德的距离

①世间的距离有许多,有的可以度量,有的却只在人们的心中。我们与美德同样也有距离;当你了解了与美德的距离时,你与美德之间便没有了距离。

②诚实的距离是1米。繁忙的都市里,诚信受着这样那样的挑战,我们的诚实就被脚下的1米线裁决着。对于许多人来讲,即使没有那根线,人们同样不会去触犯诚实的底线,人们已将1米作为考量自己的标尺。或许你离你要去的地方远了1米,但与诚实的距离消失了。

③宽容的距离是一句话的长短。每当你由于犯了错而懊悔不已,一句温暖的“没关系”便会融化你心中冰冷的枷锁。当年美国改选时,奥巴马与他的竞争对手在民众的支持率中不分伯仲,此时突然曝出他的竞争对手之女未婚先孕的丑闻。这对奥巴马来说,无疑是提升自己支持率的绝佳机会。众多评论家纷纷认为,奥巴马会以此机会攻击自己的对手来赢得胜利。然而,奥巴马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想说的是,我母亲18岁时就生下了我。”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所有民众几乎全部倾向于奥巴马,大家希望这位宽容仁慈的先生来担任自己的总统。一句与宽容没有距离的话让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与信赖。

④坚持的距离是一生的长短。人的一生都是坚持的过程,有人说:“人的一生都在努力,直到人生的尽头才放松,这值吗?”但是换个角度说,当你碌碌无为过完一生,被冠上“平庸”的帽子结束一生的时候,回头观望,什么也没有,这值吗?在美国警署的大厅,挂着值得人们纪念的警察的照片,其中有一位叫奥兹,他并没有在激烈紧张的枪战中牺牲,也没有因为保护人质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只是因为完成一桩案子,一桩他经历了48年才破解的案子而被人们牢记。他在23岁时,接到了一名男子猥亵一名女童的案子,但由于案子不被重视,且女孩的父母也没有深究,案子不了了之,只有奥兹和女童的心中还一直想着这件事。奥兹坚持要完成这桩案子,他先跑遍了整个州,又相继辗转整个美国。哪怕犯人已经出国,奥兹也没有动摇。整整48年中,他跑过了三个大洲,最后在法国的小镇中得知不久前犯人在此病死。满脸沧桑的奥兹拿下了自己的警徽,长舒了一口气。不知有多少人问过奥兹这样做值得不值得,奥兹笑着答道:“我一辈子坚持做完了一件事,我很满足。”坚持的距离是一辈子的时间。

⑤与美德的距离亦远亦近,如果把握好了距离,美德便与你没有了距离。

1.第③段加点词语“伯仲”的原意是指______,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2.对第③段所举奥巴马之例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证了宽容的距离不过是一句话的长短。

B.赞扬了奥巴马具有宽以待人的优秀品质。

C.反映美国民众对有宽容美德之人的信赖。

D.论证了一句与宽容没有距离的话的力量。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围绕中心论点,文章从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③段不能与第④段调换顺序的理由是______

4.结合学校学习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事例,说说对第②段画线句的理解。

 

1. 兄弟 上下 2.A 3. 当你了解了与美德的距离时,你与美德之间便没有了距离 诚实 宽容 坚持 第③段论述的是“宽容的距离是一句话的长短”,第④段论述的是“坚持的距离是一生的长短”,从“距离”的角度看,作者是由短而长(或“由近而远”)来安排写作顺序的 4.示例一:在数学测试时,遇到难题不会解,宁可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成绩,也要做到诚实。这样,或许我离要达到的分数远了几分,但与诚实的距离消失了。 示例二:你在某商店购物,营业员少收了你几元钱。回家途中,你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折返回去,补交了应付的钱。这样,你回家的路程长了,但与诚实的距离消失了。 【解析】 1. 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伯仲是古代对兄弟的一种说法,伯是老大,仲是老二,伯仲之间意思就是在老大和老二之间;意思是相差很小,势均力敌,几乎可以平分秋色。结合语境“奥巴马与他的竞争对手在民众的支持率中”可知,“不分伯仲”就是不分上下。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③段中“宽容的距离是一句话的长短”是本段的分论点,列举奥巴马竞选的事例是为了具体形象证明这一观点,故选A。 3. 本题考查论点和论证思路。文章首先在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结合1段“世间的距离有许多,有的可以度量,有的却只在人们的心中。我们与美德同样也有距离;当你了解了与美德的距离时,你与美德之间便没有了距离”可提炼论点为“当你了解了与美德的距离时,你与美德之间便没有了距离”;接着结合2-4段中心句“诚实的距离是1米”“宽容的距离是一句话的长短”“坚持的距离是一生的长短”可知,这三段分别从“诚实”“宽容”“坚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③段是围绕“宽容的距离是一句话的长短”进行,第④段是围绕“坚持的距离是一生的长短”进行论述,从“一句话”到“一生”,距离是由短到长的,也有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论述的逻辑顺序,故不能调换顺序。 4. 本题考查阅读感悟。2段论证的是“诚实”这一美德,“或许你离你要去的地方远了1米,但与诚实的距离消失了”是说自己的某种行为表现出了诚实的美德。列举学校学习或日常生活中需要诚实的情况即可。例如:学校学习中,与同学的交往要诚实,考试时要诚实不作弊,要诚实的向老师反映自己不会的问题;如果作弊了,分数或许提高了,但与诚实的距离却远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其谁可而______

(2)平公曰:“。”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外人因同他有仇而避不举荐,对自己人因是自己的儿子而避不举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B.对外人不因同他有仇而避不推荐,对自己人不因是自己的儿子而避不推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C.对外人不因同他有仇而避不推荐,对自己人不因是自己的儿子而避不推荐,祁黄羊可以尊称为先生了。

D.对外人因同他有仇而避不举荐,对自己人因是自己的儿子而避不举荐,祁黄羊可以尊称为先生了。

3.这个故事给人的启迪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上文选自课文《____》,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人名)。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之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____”“____”“醉翁亭”等具体景物。

4.下列诗句中表现诗人享受自然景物之乐的一项是(   )

A.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查看答案

默写。

(1)青山横北郭,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3)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

(4)吾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5)初中毕业之际,给同学留下奋发向上的赠言,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生中总需要一次次的转身。转身的瞬间,也许,旭日变成夕阳,雪白变成苍黄;也许,牙牙学语变成踌躇满志,泪眼模糊变成笑容满面。转身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变化,也是一种境界。这也许是思想的成熟,也许是智慧的选择,也许是价值的体现……

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字~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飘逝的风筝

①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②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③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④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⑥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⑦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⑧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⑩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⑾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⑿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⒀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⒁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⒂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⒃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⒄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⒅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⒆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作者:徐国平 选自《小说月刊》)

1.分析小说题目“飘逝的风筝”的含义和作用。

2.文中第⑨节写到“鹞爷又想到过去”,鹞爷想到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⑤小节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鹞爷的形象。

5.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小说以风筝为线索,以一位民间艺人——鹞爷为主人公,以即将消失的村庄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故事。

B.第③小节中“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表现了鹞爷由于以前被孩子抢了风筝而保持了习惯性的警惕。

C.第⑬小节中“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表现了鹞爷此刻复杂的内心:对儿孙的想念,对美好往事的眷恋,对儿孙不在身边的失落,对风筝技艺后继无人的痛心。

D.小说告诉我们要重视民间艺人的手艺,改变乡村破败落后的现状,吸引人才回流,传统工艺也要不断继承和发展,与时俱进;追本溯源,不忘初心;重视“根”的教育与传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