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今天,我才真正读懂了你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⑵不得透露个人...

题目:今天,我才真正读懂了你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参考范文: 今天,我才真正读懂了你 母爱,如清晨的一缕白雾,摸不透,道不明。但当我们细细去品味,才发现,母爱,原来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当一串脚步声逼近房门时,我就知道自己难逃“厄运”了。“女儿,喝点莲子羹吧,还热乎着呢!”妈妈小心翼翼端着一碗盛得满满的莲子羹,挪着小碎步走到桌边。“我不需要,拿回去吧。”我甚至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冷冷地回绝了她。妈妈的眼睛黯淡了,扬起的嘴角失望地弯下,轻轻地、轻轻地叹了口气,带着她那如莲心般苦涩的心,悄无生息地离开了。 又是莲子羹!又是满满一大碗!又是一如既往的苦!我稍稍地抿了一口,苦涩就顺着唇齿触及舌根,滑进喉咙,落在心上。我不禁微微颤抖了一下,赶紧喝了一大杯水中和下这令人厌恶的苦涩。我端着碗偷偷摸摸地溜出房间,钻进卫生间中,轻轻关上门,“哗啦”一声,将这一大碗莲子羹倒得一滴不剩。 门,突然打开了。这时,随着“咕咚”一声,马桶中的水和莲子羹,正翻滚着、搅动着、咆哮着冲进下水道。又是“砰”的一声,门突然关上了,就如打开时一样令人猝不及防。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叹息声。 随着莲子羹一起消失殆尽的,还有我心中的厌烦。但不知怎的,内心的愧疚一丝丝地涌上心头。“妈妈。”我轻轻地呼唤了一声。“你怎么这么浪费,不吃也别倒掉啊!”妈妈那无尽的唠叨又回响在耳畔,无情地将我数落成一无事处的人,我心中的无名怒火“腾”一下又燃烧起来了。为什么?为什么?我只不过倒了一碗莲子羹而已! “为什么?”我大吼一声。一声巨响之后,我冲出了家门,也关上了似乎永远关不上的话匣。 冬天的夜晚,很冷。我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毛衣,寒风从四面八方钻进衣服中,带走了残存的温度。抵不住这钻心的冷,我只得乖乖转身…… 轻轻推开家门。客厅中空无一人。只有那个空碗,却盛满了热气腾腾的莲子羹。千头万绪,我不知如何梳理,只是轻轻端起了碗。当莲子羹触及舌尖的那一刻,我震惊了。一股甜甜的、暖暖的气息,瞬间包裹了全身,驱散了冬夜的寒冷。为什么一碗莲子羹,竟可以那么甜?我大口大口地喝着,喝到最后一口,才发现碗底还留有一颗颗细碎的没有溶解的冰糖碎。 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到母亲用力地、用力地将大块的冰糖敲碎,仿佛想敲碎我带给她的所有痛苦。她痛苦的心,是否也曾如冰糖一般一点一点的破碎,碎成块,碎成末?…… 今天,我真正读懂了母亲。在比刹那更短的光影中,我读懂了比时光更长的母爱。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抓住题目关键词“今天、真正、读懂、你”。“今天”限定了时间,所叙之事必须是“今天”发生的;“真正”表示经过种种变化之后出现的情况,有“的的确确、确实”的意思,本文就是要写出我由“不懂”到“读懂”的过程;“读懂”就是理解的意思,就是明白了“你”的心思,理解“你”内心深处的想法。“你”是第二人称代词,指代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人、具体的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具体的人可以是身边人:亲人、老师、同学、陌生人等,也可以是古今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孔子、苏轼、鲁迅、孙中山、居里夫人等;具体的物可以是一间老屋、一座山、一句名言、一首小诗、一本名著等;抽象的东西可以是美好的品质,如节约、勤奋、诚信等,可以是处世的态度,如宽容、责任等。文题的核心词是“读懂”,要注意写出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要写清“读”的过程和“懂”得了什么,懂不能流于肤浅,应有更深的感悟、体验、了解。本文比较适宜采用“虚写”的手法或“虚实相生”的手法,既有景物描写,又有相对应的励志故事;既有事情的生动记叙描写,又有议论抒情的点睛升华,这样的立意就比较新颖、深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上海市民文化节中,为了提升市民的文化涵养,让市民“放慢脚步,体会幸福”,组织方举办了品读经典、读书访谈、步量百年路等系列活动。

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重温经典作品,传承中华文化,让市民在“温故”中而“知新”,在阅读体会中享受独有的幸福味道。请你为此次“品读经典”活动推荐一篇6-9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作品,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推荐作品:            

推荐理由:            

2.为了深入开展“品读经典”活动 ,组织方特邀请诗人S女士、作家Z先生为嘉宾,举行一次“读书访谈”活动。请你在活动现场向其中的一位嘉宾提一个问题。

 

3.上海城市本身就是经典,很值得幸福品味。为此主办方组织了“换个角度看上海——品味经典,享受休闲,步量深幽百年路”活动。以下是组织方提供的文字和图片。

根据文字和图片,你认为下列作为活动标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风吹拂多伦路,百年沉醉名人街。

B.走一条多伦路,懂百年上海滩。

C.曲径通幽之街,绵绵不尽之忆。

D.走近名人塑像,聆听高跟鞋声。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

①我是汪勇,生长于武汉,是一名普通的80后快递小哥。从没想到在这场“战疫”中,会成为新闻人物。

(一)    ⑴

②大年三十,因为疫情的影响,快递公司放假了。傍晚,我关好仓库返回家中与亲人吃团圆饭。晚上10点,打算哄女儿休息时,突然刷到一条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护士朋友圈的信息,上面写道:“求助。我们这里限行了,没有公交车和地铁,回不了家,走回去要四个小时。”需求是下午6点钟发布的,一直没人接单。

③“去还是不去?”当时我很纠结,一个人默默地花了一个小时做心理斗争。最后下定决心“去”。老婆是个心理脆弱的人,父母又上了年纪,不能让他们担心。所以,我决定一个人扛下这件事情——用善意的谎言瞒着他们。

④怎么出去?发单的护士是第二天早上六点钟下夜班,我告诉老婆说,网点临时需要值班人员,我被派去值班了,顺利瞒了过去,六点钟准时到达金银潭医院。护士看到我愣了一下:“我没想到有人会接这个单。”接着,她上车,一路上一言不发,默默抽泣,一直哭到下车。

⑤这一天我接送了三十个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一天下来,腿抖个不停。说实话,我心里很害怕: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我开始打退堂鼓,劝自己说:“要不算了吧。”但当晚上我看到又有护士发单,目的地距离医院有几十公里那么远,没有一个人接,马上又改变了主意:我不能让他们累倒在回家的路上。我坚持把那位护士送到几十公里远的家里。

(二)    ⑵

⑥随着医护人员的增加,要接送的医护人员数量剧增。我开始发觉自己就算再拼命,也只能满足接送300公里的量。于是,我开始在朋友圈发布消息招募志愿者。接下来有二三十个人轮流跟着我跑,中间我们跑坏了三台车。

⑦后来,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越来越多,志愿者团队也无法满足这些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了,怎么办?我决定继续扩张车队。多方组织协调以后,近千辆共享单车投放在金银潭医院门口,满足短距离回家路途的医护人员需求;再弄来400辆电动车,又解决了一部分需求;又联系上一家网约车公司,又解决了一部分需求。每一家企业,我去对接协商,吃过不少闭门羹,最终,感动了不少人。

(三)     ⑶

⑧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政府给他们安排得有饭吃、有地儿住,但细枝末节不一定照顾得到,我们可以查漏补缺,尽我所能不亏待他们。最开始我们募集到了2.2万元,为倒夜班的医护提供泡面和水。后来有一个护士发朋友圈说,好想吃大米饭。我看到后心酸得不行,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定让她们吃上白米饭。很快就有餐馆老板对接了,16块钱一份,一天100多份。第二天,武汉一家酒楼老板找到我说,可以免费提供盒饭,一天1500份,分别提供给金银潭医院、新华医院和协和医院。

⑨自从当起了金银潭医院的“专职司机”后,我每天不停地做事,不停地解决问题。上海医疗队的两名医生过生日,我们帮他们买了蛋糕,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有时医院里空调不能开,医护缺少用来保暖的无袖羽绒服,我们花了10万元,把商场超市的羽绒服买得一件不剩,又在广州的优衣库定了1000件。医护人员需要一批防护鞋套,整个武汉市都断货,我在淘宝上找到一个商家,但货在距离武汉市区55公里的鄂州葛店。我连夜开车去取,带回来了2000双。

⑩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停下,但只要医护人员呼唤我,我随时都在。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

1.第①段中“这场‘战疫’”是指                          

2.在文中画线上分别写出能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小标题:

⑴隐瞒家人,接送医护人员上下;

                                  

                                  

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作用是            

4.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真实可信。

B.运用有详有略的记叙方法,细节具体。

C.塑造医护人员的高尚形象,令人动容。

D.赞扬志愿者团队奉献精神,令人感佩。

5.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文末画线句的妙处。

                ;⑵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地球发热了,我们怎么办?

①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测得的气温高达20.75℃,打破了1982年1月监测到的19.8℃的纪录。今年1月也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1月,打破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141年的监测纪录。

②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冰川融化越来越快,有的冰川甚至后退了上百米,留下裸露在外的岩石地表。要知道,南极洲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了全球约70%的淡水,如果这些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50至60米。令人担忧的是,极地海冰的覆盖率正在不断减少。今年1月,北极海冰的覆盖率比1981至2010年的平均值减少了5.3%,南极海冰覆盖率比平均值减少9.8%。

③放眼全世界,在一些本应寒冷的地区,比如俄罗斯和加拿大东部,今年1月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至少要高5℃以上。在欧洲东北部地区,从挪威、瑞典、芬兰到俄罗斯,欧洲东北地区很多地方的温度均高于平均水平6℃左右。在美国波士顿,1月最高气温达23℃,是当地有史以来最热的一次。南半球也热出新高度。去年是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最温暖、干旱的一年,温度大大高于平均水平。而干旱炎热的非洲南部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④随着南极温度首破20℃,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冰消失,对野生动物带来极大的影响,它们将失去生存之地。此次随着南极温度首破20ºC,再次给地球敲响了警钟。随着气温上升,海冰消失,对野生动物带来极大的影响,它们将失去自己的生存之地。南极东北部岛上的多种企鹅数量都在减少。1971年企鹅数量调查中,该岛上的企鹅总数为122550对,目前只剩下52786对

⑤随着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上升,洪水、风暴来得越发频繁,而气流变化也将导致暴风雪、干旱等极端天气增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困扰或灾难性的影响。2015年10月登陆广东湛江的超强台风“彩虹”,是70年以来10月登陆中国内地的最强台风,导致1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30多亿元;2017年,美国遭受史上最强飓风季的破坏,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在印度,仅2018年当地政府就发布了近500个高温预警,而2010年时这样的高温预警只有21个……最近受人瞩目的则是山火事件。继近两年美国西部、加拿大、亚马逊雨林、西伯利亚等山火爆发事件持续曝出后,澳洲更是经历了长达四个多月的大范围山火肆虐。

⑥此外,冰川融化、气候变暖会让大量病毒“重见天日”。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杂志指出,北极海冰的消融加速了海豹瘟病毒(PDV)传播,这种病毒对海洋哺乳动物的影响可能巨大。

⑦人类已经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危机,着手为改变现状而努力。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取决于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表明,在未来十年,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每年下降7.6%,才能将全球变暖的上限控制在升温1.5℃的水平,而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⑧气候变化也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小事行动起来,减低碳排放,生活得更环保。有效阻止全球变暖的小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用荧光灯代替白炽灯;节约使用空调,别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食物的浪费,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保护绿色资源……这些“小事”,你做到了吗?

1.第⑥段中“重见天日”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2.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主要内容

第①—第③段

                                   

第④—第⑥段

                                    

第⑦—第⑧段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4.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说明的思路从现象到危害到对策,层层深入。

B.文章多处引用国际权威研究结论,更加令人信服。

C.文章以严酷的现实,引发每个读者以深深的思考。

D.从标题看出,本文说明的重点在“我们怎么办”。

5.第⑤段中列举了多个例子,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人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注释)①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②狸:猫。③治木:劈削木头。④斤:斧。刃横的叫“斤”,刃纵的称“斧”。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甘戊使于齐      使

⑵足千里        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宫室使捕鼠,曾不如小狸

3.从文中看出,甘戊与船人相比,其短处是        ,长处是        。(可摘引文中的话回答)

4.为本文取个标题,最合适的的一项是(   )

A.君不能自渡 B.物各有短长

C.匠人以治木 D.子亦不如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这两篇诗文都表达了除敌报国的志向,苏轼词中的敌人是      ,诸葛亮文中的敌人是      。(根据诗文内容和相关历史概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苏轼在这首词中抒发了     的情感,诸葛亮在这段文字中表达了      的志向。

4.下面对这两篇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两篇诗文中都有作者自称的词语,分别是“老夫”与“臣”。

B.两篇诗文所寄托的人生理想都与国家的前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C.苏轼的词充满想象,诸葛亮的《出师表》则注重对现实的思考。

D.苏轼的词重在抒发情感,诸葛亮的《出师表》则重在记叙往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