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3)请重法以禁之              (4)自数年之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3.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问所从来,具答 B.所以为盗者

C.上哂 D.或请重法以禁

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什么?

5.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

 

1.(1)整齐的样子(2)田间小路(3)有的人(4)这或此 2.(1)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2)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3.B 4.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5.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解析】 1.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本题中,“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田间小路;“或”,古今异义,有的人;“是”,古今异义,这,此。 2. 翻译句子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 (1)今:现在。乃:竟,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2)余:富余。自:自然。盗:盗贼。安:何必。 3.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代词,指桃源人; B.助词,与“所以”连用,表示结果; C.代词,指群臣; D.代词,指盗; 故选B。 4.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分析得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5.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当时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结合“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分析,作者描绘了一个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子衿》)

(2)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3)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关雎》)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之美的诗句是: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8)写两句关于“雨”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两句关于“民俗”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为下列连上正确的线。

待人              严谨

做事              得体

礼仪              谦虚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

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查看答案

对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

    日出之所以美,是我们看到黎明的时候,唤起了生命里的某种感叹。从看到日出的过程里,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到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是自己的生命。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

A.文中“感觉”“活泼”都是动词,“看日出”是动宾短语。

B.“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的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句中“投射”是做状语。

C.“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一句是并列复句。

D.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唤起”改为“呼唤”。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此非凡本领呢?因为蜜蜂                                   。加之                ,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                  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