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肉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辟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夕,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家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1.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2.根据第③④段内容,查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填表。

节日饮食风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怀

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

(1)

(2)

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3.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

(2)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

4.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辟邪祈福之意。

B. 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 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 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1. 时间顺序。先介绍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接着介绍夏天端午节、秋天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食俗,最后介绍冬天除夕节的食俗。(或按照春夏秋冬介绍食俗,同一季节又按国界的先后来介绍) 2. (1)祝福吃到钱物的人今年有格外好的运气。(2)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 3. (1) 准确地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 (2) “万万”表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 4. 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作佐证,使文章语言典雅。 5. 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说明文写作顺序的能力。这类题型,读懂文章内容,掌握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抓住文章中表明写作顺序的重点词句分析即可。通过分析可知,第②~⑦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根据第②段中的“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第③段中“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第④段中“正月十五元宵节”,第⑤段中“到了夏天”,第⑥段中的“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第⑦段中的“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可知第②段到第⑦段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词语。细读选文可知,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是希望一年有好运气;正月十五吃汤圆,是希望能团团圆圆、吉祥美好;五月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把握能力。联系文章内容,结合具体的语境答题即可。通常的答题格式是:释词+分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阅读文本经分析可知,“相传”准确地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万万”表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 4.本题考查学生说明文开头引用材料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在文章开头是引用古典诗文的作用有:领起全篇,交代写作对象;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让读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阅读文本,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作佐证,文章语言典雅。​ 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关键段落或句子答题即可。A.分析正确;B.分析不正确,应为: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C.分析不正确,应为: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最为重要;D.分析不正确,应为: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方法。

2.从颈联看,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屋舍俨然                    (2)阡陌交通

(3)请重法以禁之              (4)自数年之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3.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问所从来,具答 B.所以为盗者

C.上哂 D.或请重法以禁

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什么?

5.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子衿》)

(2)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3)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关雎》)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之美的诗句是: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8)写两句关于“雨”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两句关于“民俗”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为下列连上正确的线。

待人              严谨

做事              得体

礼仪              谦虚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

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