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 (纪昀《河中石兽》)

(2)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善用色彩来描摹画面或传情达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描绘出动静相生、色彩分明的奇寒美景;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凸显老者艰辛困苦的生活,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可据理臆断欤 箫鼓追随春社近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解析】 “臆断”“欤”“箫鼓”“辕门”“掣”“鬓”等字词容易写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传授      青睐      城隍庙      掎角之势      按步就班

B.廖廓      喷嚏      洽谈会      一代天骄      和颜悦色

C.宽宥      旁骛      抠字眼      从中戟旋      焕然一新

D.跻身      戎马      打牙祭      鸠占鹊巢      原形毕露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洁      承/粘稠      豢养/然冰释      家户晓/瑕不掩

B.儡/梧      祷/盼      偻/身陷囹圄      不驯/独占

C./择      告/占      齿/踽独行      果实累/罪行

D./搓      乏/叹      褒/针时弊      不可胜/见不鲜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 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了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三 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将于本周星期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风,从墙头吹过

路来森

(1)今天的院墙,一律用砖块垒起,有的人家,甚至在墙头上,插满碎玻璃,或者拉上一道铁丝网,完全是一副“拒绝一切”的面孔。冷酷、生硬,人心之间,用一道道院墙,隔出一片片荒凉。一切,都冷了。而乡下的院墙,全是用土坯打制而成的。

(2)那种土坯打制的院墙,有一种纯朴、柔和的感觉。地面,是土的;院墙,也是土的,院墙,不过是一段高出地面的土地罢了。那时候的院墙,接地气,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土的院墙怕雨淋,所以,很多人家,就在墙头上,戴了一顶“草帽”,长长的一顶“草帽”,把墙头盖住,不至于雨淋之下颓圮了院墙。草帽,是用麦秸编制而成的。麦收之后的新麦秸一片金黄,所以,新戴了“草帽”的院墙,也一溜金黄,将整个乡村点缀得美丽迷人。一阵阵的麦香,正从那一道墙头上散溢开来。

(3)新戴了“草帽”的墙头,很美,仿佛一位穿了新衣的新人,处处都洋溢着新鲜的情味。空气在上面流淌,纯净似水。早晨,太阳出来了,璀璨的阳光,照满墙头,墙头上的“草帽”,便跳跃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每一道光线,都飘着缕缕的清香。站在庭院中望去,绚烂至极。一些麻雀,也迷离于这炫目的光芒,于是,就跳跃在“草帽”上,啄来啄去。一喙一啄间,每一只麻雀,都成为早晨的一个亮丽的光点。那样的早晨,是充满灵性的;那样的早晨,是饱满而有韵致的。

(4)乡下人对于院墙,是情有独钟的。

(5)土坯的院墙,总是那么实用。一年四季,上面楔满了众多的木橛子,木橛子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闲置的农具,比如镰刀、镢头、锄头,乃至于木犁,都会挂在院墙的木橛子上。乡下人总是把农事装在心头。开门即能望见熟悉的农具,农人的心中,才觉得亲切、觉得踏实。在他们眼中,每一件农具,都散发着那个季节里的光芒、那个季节的温暖。一把木犁,可以让他们看到春天里土地翻滚的景象,嗅到新鲜的泥土的气息;一把镰刀,他们的眼前就呈现出滔滔的麦浪,鼻翼就闻到了迷人的麦香;一把锄头,则让他们重新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和辛苦中对丰收的期望。每一件农具,都与土地有联系,都与庄稼有联系。农具挂在墙上,不是抛弃,而是重新出发前的一段必要的休养。

(6)冬天里,一场大雪落下。农具上,会挂满积雪。农人们就会拿上一把扫帚,轻轻地把农具上的缀雪扫掉,让农具重新呈现出它们本色的面目。轻轻的,轻轻的,那份心疼的滋味,也许只有殷实的农人才能体会到。

(7)那些年里,我的祖母,则常常把一捆艾草或者一捆天麻棵草(益母草)挂在墙头上。艾草和天麻棵草,是在秋天成熟的季节收割下、晒干后挂上的。祖母心细,她备下这些东西,完全是为了别人。冬天里,谁家的孩子生病了,也许会用到艾草,以之“艾灸”。谁家的女人生了小孩,或者牲口生仔了,就会用到天麻棵草。祖母的心中,一堵墙头挂出的,是某种生命的意义。

(8)于我,更深刻的记忆,似乎还在于秋天墙头上的那些风景。

(9)秋渐深,扁豆蔓爬满了墙头,一串串的扁豆花,激情地开放着,随风摇曳。墙头跟,还栽植着几棵向日葵,大大的花盘,已结下了饱满的籽粒,沉甸甸地弯向地面。

(10)“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每天早晨,墙头上总会落满许多鸟儿。麻雀最多,还有喜鹊、白头翁,以及一些不知名儿的鸟儿。

(11)这样的早晨,我喜欢站立窗前,隔窗而望。

(12)花儿不怕,鸟儿不惊;花儿兀自开着,鸟儿兀自叫着。在乡村,人与自然,就是这样地相融着……

(13)其实,一堵墙,在乡村,是隔而不隔的。

(14)一堵土墙,大多很矮,隔墙相呼,是常有的事情。邻家的主妇,常常会各自站在自家墙的一边,把头探在墙头上,对面拉呱拉家常,拉世事;东家长李家短,乃至于世间“大事”,都会在这种隔墙闲聊中得到传播。邻里之情,也会在这种闲聊中,变得融融泄泄,生出一份世间大美好。墙里墙外,墙头记,难怪古人,会在一堵墙上,演绎出那么多繁富而又动人的故事。

(15)风,从墙头上吹过,季节之风,民俗之风。一堵墙头,也因此,变得单纯而又繁富。

(选自《岁月》有删改)

1.本文写了“乡下院墙”的哪些特点,请概括回答。

2.文章第(8)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1)新戴了“草帽”的墙头,很美,仿佛一位穿了新衣的新人,处处都洋溢着新鲜的情味。

(2)一把木犁,可以让他们看到春天里土地翻滚的景象,嗅到新鲜的泥土的气息;一把镰刀,他们的眼前就呈现出滔滔的麦浪,鼻翼就闻到了迷人的麦香;一把锄头,则让他们重新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和辛苦中对丰收的期望。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借“乡下院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他的成名作《          》 发表时第一次是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2.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