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茺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一一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是静,是虚,“灵”是实,是有,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B.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

C.诗意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题,题诗,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

D.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与人文完美统一,不追求繁芜的世界,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

B.文章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

C.文章以王维画作为依据,论证了山水画诗意美并不取决于画作上所题的诗词字句。

D.文章由空灵美到诗意美,论证层层递进,为如何创作出意境美的画作提供了新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

B.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

C.诗情与画意交融,达到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理想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D.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1.B 2.D 3.C 【解析】 1.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B.“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的解释不正确,原文第三段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象之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的内在的精神追求”,故选B。 2.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论证分析。 D.“层层递进”不正确,本文本论部分是从“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三方面展开论述的,是并列式结构,故选D。 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A.“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不正确,原文第一段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 B.“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错,第二段是“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的应是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的应是欣赏者; D.“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向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计划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要知道,此前只有美国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同时完成“绕”和“落”;欧洲曾两次尝试“绕”和“落”,但都以失败告终。

B.要抓住疫情带来的“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应用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创经济发展新高地,拉动经济扩内需。

C.疫情期间,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如视力低下影响到学习或生活,需要进行视力矫正。框架眼镜是儿童青少年最安全的视力矫正方法,应当按照配镜处方来验配眼镜。

D.今年3月以来,多个网络账号炒作“标题党”文章、散布虚假信息。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国家网信办近日组织各地网信部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网络恶意营销账号专项整治行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危中有机,中外疫情和“宅家”模式,助推和催生了信息网络为基础、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电商新业态等的蓬勃发展,以5G建设等为核心的新产业、新业态将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增添新附加值。

B.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中国各级政府坚决的抗疫政策和周全的复工复产举措,以及企业、民众奋发自助精神是经济复苏、民生纾困的稳固基石,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C.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这是1992年以来中国最大的单季跌幅。

D.全球仍在战“疫”之中,中国复工复产的提速,不仅助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复苏,更是维护了世界产业链的完整与稳定,有力推动了中国和其他经济体的互联互通。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远离家乡的,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     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      ,活色生香起来。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      ,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

A.废弃    细致    新鲜 B.荒废    精致    新鲜

C.荒废    精致    鲜活 D.废弃    细致    鲜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过网课,我更自律;走过初三,我更自信;走过误会,我更宽容;走过磨难,我更坚强;走过坎坷,我更珍惜……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经历着,不断感受着,也不断收获着。

请以“走过         ,我更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就指高粱。②瀹(yuè):煮。③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府推官,继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改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园蔬

游于物之外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3.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划线语句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乙)文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是苏轼在被贬期间所作,请分析两文在情感抒发上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