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你怎样理解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

你怎样理解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白修德用形象的比喻肯定了《红》作为纪实作品的巨大成就以“发现新大陆”作比,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第一次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斯诺是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分析能力。“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这是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以及作者斯诺的评价。这是用形象的比喻说明《红星照耀中国》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完成长达7年采访的西方记者,以亲身经历,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揭开了无数当时令人无法理解甚至在外界看来扑朔迷离的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斯诺通过访谈与对话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军事壮举”。书中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答题的要点在于《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给》中记载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在兴高采烈之际,被父亲命令要背书过关才能去,这样的落差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

B.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作者设想了有强大功能的潜水艇,有能发射到月球的大大炮弹,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C.《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D.“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么?你想错了。”这是简·爱这样一个迫求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女性的宣告。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4)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子曰“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查看答案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的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然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查看答案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世说新语·褒赏篇》

①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入仕后勤于职事,颇有政绩,声望颇高。②孝廉:选举官吏的科目,要求是孝顺清廉,候选中的人也称为孝廉。③室如悬磬:比喻室无所有,甚为贫乏。④髲():假发。⑤锉(cuò):碾碎,荐:草垫子。

1.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B.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C.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D.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公有大志    时,一狼径去

B.出外留客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与母湛氏同居    居十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为计      三峡七百里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侃母亲让儿子只管留客,其它事情自己会安排好。她卖发购米,砍柱为柴。为范逵一行准备了精美的食物。

B.陶侃虽然家底贫穷,但从政后能做出成绩。为人称颂,这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和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C.范逵既佩服陶侃的才能和口才,又有感于母子的厚意与热情。离别时与陶侃相谈甚欢。竟然忘记了路的远近。

D.离别时,陶侃送了又送,直到范逵说要为他传颂美名时,陶侃才返回,可见陶侃对范逵是有所求的。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2)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马戏团的秘密

(日)星新一

一段时期,某马戏团红得不得了,每种动物都会表演一套精彩的节目,使得每天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寂静的夜晚,满座的观众早已离去。马戏团的团长准备回自己的房间去好好地睡上一觉。

就在这时,有人来拜访了。因为素不相识,团长问道:“您是谁啊?”

“我是刚才看马戏表演的人。演得实在好极了,像兔子爬树什么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是妙极了!”

听了他这番恭维话,团长倒颇有点飘飘然了,原本想说的“我累了,请您快点回去吧!”之类的话,也给忘了。“是啊。如果大家感到有趣的话,那真是没有比这更叫人高兴的了!”

“人人都很喜欢呢,那只看上去很凶猛的老虎,竟然像猫似的驯顺极了。虽然我还不知道您是用的什么办法,可您能把它们训练到这种程度,那就该称得上是伟大的天才!”

由于被过分的称赞,团长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他兴致大发,喋喋不休地讲起训练方法:“训练动物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在制作训练装置上却煞费了苦心。花了好多岁月,也曾几度失败。”

说着,团长拿出只手电筒样的东西,上面装有一个标度盘以及一些形状复杂的线圈。那个人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这个玩意儿,一边问道:

“这,这是什么?”

“简单说来,这是一种用电波给动物施催眠术的装置。您看到了吧,在标度盘上画有许多动物。”

“也有猫呢!”

“把刻度对准有猫的地方,然后朝着老虎一按电钮,于是老虎受到催眠,会以为自己是一只猫。”

“有道理。原来驯服动物是这么一回事!在马戏团里面,还有会洗衣服的狮子呢。”

“是的。您也许还看到会打铃的牛、会跳越高台的猪吧!那都是靠这个装置起作用的结果。另外,要想使动物恢复原状时,只要对上零的刻度,按一下电钮就行了。”

团长得意洋洋地解释了一番。那人听着听着,不由得探出身子,两眼放出光芒:

“这么说来,只要有了这种装置,谁都能马上办起马戏团啦。请务必把这个装置让给我!”

“不行,这是我好不容易制作出来的东西。这个玩意儿,随便人家出多少钱,我也不能让出去。”

团长一口回绝,可那人仍不死心: “我真是想要得不得了,假如你真的不想让的话……”

那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子,想要扑过来。可谁知团长早已按下了训练装置按钮。接着,团长一边收拾起装置,一边自言自语道:“哎呀呀,这个粗野无礼的家伙,我要惩罚他一下,让他也像这个样子在马戏团里干上一阵子。”

第二天,马戏团里又增加了个颇受欢迎的演员,那可不是动物,而是一个善于模仿黑猩猩的丑角。他学得可真像,简直同真的黑猩猩毫无两样。“嘿,怎么会学得那么像呢?”观众交头接耳,颇觉不可思议,但又极其高兴地拍手鼓掌。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介绍了马戏团近段时间很红,为故事的发生营造了一个环境,同时也设置了为什么会很红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B.主人公马戏团团长,在得到拜访者的赞赏后,改变了原先想尽快打发走来客自己好好休息的想法,说明他是一个讲究礼仪的人。

C.小说在结尾处,观众“交头接耳”“拍手鼓掌”,说明马戏团的节目更加受到大家的欢迎,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结构更加完整。

D.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主要展现了一个夜晚开始到第二天的故事,情节虽然没有太多曲折,但读来让人颇有兴趣,余味悠长。

2.用简明的话概括什么是“马戏团的秘密”。

3.文中的两个人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你认为稳重的团长能不能守住马戏团的秘密?请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