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极科考队队长贝德在前行途中要求每个队员坚持写日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极科考队队长贝德在前行途中要求每个队员坚持写日记,记述阳光下美好的景物。返回时,因出现特殊情况,科考队不得不滞留在极地度过一段漫长的极夜时光。这难熬的时光让队员们几乎要发疯。这时,队长让每个队员朗读各自的日记,于是阳光下的美好景物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伴随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一个人在碰到困难、心情灰暗的时候,多么需要沐浴温暖的“阳光”啊!这“阳光”可能是浓浓的亲情、友情,也可能是一种信念、理想,还可以是一则名言、一句劝慰、一株小草、一个眼神……这“阳光”成为鼓舞人们战胜挫折、奋然前行的精神力量。

你在生活中拥有这种“阳光”吗?请以《拥有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出真情实感;(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例文: 拥有阳光 母亲是我永远的阳光地带。 生活中有很多种滋味,幸福温暖让人回味,就如春日里的阳光,细细品来,那是母亲的滋味。 中国人喜欢喝茶,我,黄皮肤,黑头发,年纪虽小,却对茶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 一日,母亲买来一个茶壶,那是我隐隐渴求了很久的,我不知母亲是如何感受到我的渴求。母亲是不喜欢喝茶的。她只是告诉我:茶壶不必洗,积年累月沉下茶垢的才是珍贵的壶。怎么,母亲也懂茶道? 壶,是个普通的壶,胖胖的壶身,有趣的是那顶形似官帽的小壶盖,特招人爱。我迫不及待地拈起一撮龙井撒在壶底,母亲连忙拿起热水壶为我倒上第一杯茶。凝视壶中,那绿色精灵刹那蹿起,打着转转开始轻轻地歌唱。我迫不及待地将嘴凑到尖尖的壶嘴上,美美地吮了一口。忽然瞥见母亲的眼神,写满慈爱,好浓好浓,就如这壶茶。 以后每晚夜深苦读,灯下有我,也有壶。不知为何,每次只要呷上一口,总觉得全身清爽,一些难题也有了门路,好像有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不断前行。 壶中茶凉得快,有时做题投入,便只能不时呷上一口凉茶。一次被母亲发现,她便再也不能安然入睡。每晚忙完家务,她便默默地坐在对面,为我斟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那丝丝的热气后面是母亲期盼的眼神。 然而有一天,壶碎了,从母亲的指间滑落,清脆的声响如长鞭,抽动了我的眼神,母亲的心。那一刻好静。 几天以后,母亲又满脸天真地捧回一只完整的壶,她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她用民间蛋清妙方将壶粘合。我接过壶,胖胖的壶身上还留有一道无奈的疤痕,但母亲确已做得十分巧妙。母亲又为我斟上一杯茶,当阵阵香醇又回荡在我的嘴角,股股温暖从我的指间冉冉升起,那 一刻,我幸福得即将融化。 从此,壶又夜夜伴我,每次抬头,也总见丝丝热气以及热气后母亲期盼的眼神。 也许若干年以后,母亲会离开我,但那无数次暖流却永远涌动在我身上。若干年以后,茶壶也会沉下一层厚厚的茶垢,那是母亲的爱使壶加厚。 “一片冰心在玉壶”,细细品来,那是母亲的滋味。母亲给予我的永远是最温暖的阳光,因为母亲是我永远的阳光地带。 【解析】 审题: 本文是一篇命题作文,文题中“阳光”显然是用其比喻义,可以将一些美好的情感比喻成“阳光”;也可以是有形的事物,如催人奋进的书籍;还可以是一些美好的品性,如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念等。“拥有”的意思是领有、具有,得到或者保持着某种东西,这里也可理解为心中收藏;还可以理解为“向往”“追求”等。 2.文体和立意: 由“你在生活中拥有这种‘阳光’吗?”可知,本文最好写成记叙文,而且是以第一人称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主旨可以是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并主动地以自己的这种精神状态去感染、感动他人,让人间充满阳光与暖意;也可以是生活中自己感受到阳光般的爱;还可以是把书比作阳光,写感受书籍给“我”的力量等。总之,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抒写真情实感。 3.选材和构思: 根据立意从生活点滴小事中选材,比如可叙述自己生活中亲人、朋友、恩师对自己的关怀、帮助、教育让自己感动难以忘怀的事情,写一写“母爱”“友情”“师爱”这“阳光”洒在自己心中,给自己带来的温暖,自己是如何享受“亲爱”“友情”“师爱”的;也可以叙述从小到大自己的读书历程,成长路上感受读书的乐趣,犹如感受阳光般的温暖带给我的力量;还可以叙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以阳光般的心态,应对困难而有所收获的一些往事等。 4.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增强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古诗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经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确,中国古诗之路也是漫长而修远的,现在请你和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的情感的共同点,给诗集命名。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静夜思》(李白) 《泊船瓜洲》(王安石)

诗集名称:《____________》

(2)为配合这次主题活动,你们班打算办一期手抄报,下面是手抄报设置的一个板块,请你再拟两个板块名称。

板块一:诗人逸事

板块二:_____________

板块三:___________

(3)请收集两句描写“花”的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8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请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

(走进直播间)

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对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1)[阅读与鉴赏·信息提取]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推介太白楼)

太白楼乃任城(今济宁)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此,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2)[语言与思维·思维提升]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查看答案

老木匠桑伯

狳惠林

在陈西村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60多岁的木匠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穿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同辈人陶子树递过红红的烟头。“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功夫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他叼着烟,继续他的活计。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桑伯的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桑伯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愛自己的儿子。儿子大了,娘死得早,虽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桑果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只是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的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4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在中午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越喝话越多:“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上八府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渓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桑伯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院内的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在雕完那朵梅花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桑伯的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郑家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乘车回家,桑果嘟囔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家里又不缺钱花。”水妹再次提出建议。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干的缺德事让爸知道了,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家具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低声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做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较以前白了很多。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功夫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其人来迎。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乃以酒相饮酒味薄而醇其香郁烈人间所无。且杀鸡为黍,意极欢至。又语杨曰:“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阙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注释)①惟:只。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屋舍 俨然__________

(2) 与外人间隔__________

(3)此殊不 __________

(4) 迫暮,与老人同出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乃以酒相饮酒味薄而醇其香郁烈人间所无。

3.请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5.《昨梦录》中记述的“穴中村落”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