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只管向前奔跑 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只管向前奔跑

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骋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运动员们的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希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的。”

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前还有20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32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面对记者蜂拥而至的话筒,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没错,在大千世界中的我们每个人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1.第②段中“他既羡慕又难过”,他羡慕什么?为什么难过?

2.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

3.贝基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4.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改为“金牌”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1.他羡慕那些运动员能有机会参加训练,又为自己拿不出训练费,买不起跑鞋不能参加训练,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难过。(意近即可) 2.“三十二岁”“不仅”表现他作为运动员年纪偏大,但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第一个蝉联”说明他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强调了贝基拉面对困难,勇敢跨越,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3.一是靠自己勇敢,不放弃梦想而努力训练。二是遇到一个给他希望和鼓励的教练。(意近即可) 4.不好。“只管向前奔跑”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中心,“金牌”则沒有这种效果(意近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一段中的“羡慕地看运动员们的训练”和第二段中的“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可知他羡慕那些运动员能有机会参加训练。根据第一段中的“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可知他自己拿不出训练费,买不起跑鞋不能参加训练,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难过。 2.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三十二岁”强调了他此时的年龄,作为一个长跑运动员来说,他此时的年龄已经很大了,运动巅峰已经过去。“不仅”与“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一组关联词语,“第一个蝉联”强调了他取得的史无前例的成就,再联系他此时的年龄,可知这几个加点词语强调了贝基拉在年龄偏大的情况下,勇敢面对困难,不仅参加了比赛,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美与崇敬之情。 3.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五段中对贝基拉刻苦训练的场面描写,可知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靠自己勇敢,不放弃梦想而努力训练。根据第二段到第四段中对那位跨栏教练员的描写,可知他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遇到了一个给他希望和鼓励的教练。 4. 本题考查赏析题目。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可知,“只管向前奔跑”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贝基拉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只管向前奔跑,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只管向前奔跑”表现了贝基拉身上勇敢无畏,勇于直面挑战的顽强精神,所以题目还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而“金牌”只是概括了贝基拉取得的成就,没有以上两种表达效果,所以不能改为“金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木兰诗》节选部分,完成下列小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木兰户织    (2)愿为鞍马

(3)旦辞爷娘   (4)气传金柝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历来为人称赞,请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某校七年级举行了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

“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请你举一个有关爱国的历史人物,并简单说说他的爱国表现。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面语段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受苦的命!”她笑了一声。“一天不拉车,身上就痒痒,是不是?你看老头子,人家玩了一辈子,到老了还开上车厂子。他也不拉车,也不卖力气,凭心路吃饭。你也得学着点,拉一辈子车又算老几?咱们先玩嘴,你可也别成心气我!”“先商量商量!“他决定不让步,既不能跺脚一走,就得想办法作事,先必得站一头儿,不能打秋千似的来回晃悠。

以上文字出自____的长篇小说《___》,文段中的“她“是_____。(填人名)。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C.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D.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