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不知饴阿谁。(《十五从...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不知饴阿谁。(《十五从军征》)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看到清代画家“郑板桥”这个名字,我们不禁会联想到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2020年1月18日,在新型肺炎病毒肆虐的严峻形势下,84岁的钟南山院士“_________”,连夜赶赴武汉,成为亿万人心中的“最美逆行者”。(选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填写)

 

羹饭一时熟 独怆然而涕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 鸡声茅店月 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容易写错的字词有:羹、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对《骆驼样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这是因为刘四爷看上了祥子的勤快和“真诚自然”,想让祥子给他做女婿。

B.老车夫和孙子小马儿的遭遇让祥子感到“向来没有的难受”,在他们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C.尽管祥子卖掉赖以生存的车,请来了“收生婆”,还请来了“蛤蟆大矿陈二奶奶”,虎妞还是因为难产而死去了。

D.小福子病故之后,祥子也“不再有希望”,他变成了“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最后甚至沦为了乞丐和告密者。

 

查看答案

下面是宋教仁先生题湖南桃源桃川书院联中的词语,其顺序已打乱,请按要求重新排列。

真心   乾坤   莫   堕  使   尘雾  热血  将  洗  要

上联: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与动辄上千公里的大江大河相比,枉水似乎苍白寡淡。典(   )上关于她的记载,均显得颇为不屑:源出九龙山麓,经黄土店、草坪、响水挡、二里岗、茅湾至德山注沅水,全长五十余公里,流域面积不到五百平方公里。然而,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偏偏所有记载了枉水的史志在注释中均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比如德山原名枉山,改名德山实为纪念善卷;比如善卷钓湾、善卷钓台、善卷村、善卷坛;比如屈原在项襄王时,被逐沅湘。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善卷为免遭( )戮, 带领其部落隐入深山,“不知所终”。两千多年后,枉水又等来了一位重要客人,他就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与枉水最明白的关系便是《涉江》中的那一句:“朝发枉(   )兮,夕宿辰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偏偏在注释中均不约而同地被所有记载了枉水的史志提到了

B.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被所有记载了枉水的史志均不约而同地偏偏在注释中提到了

C.偏偏在所有注释中记载了枉水的史志不约而同地均提到了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

D.偏偏所有记载了枉水的史志均不约而同地在注释中提到了一些与枉水相关联的人和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XX代替。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无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勇赴险境,共同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长城。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各地援鄂医疗队冒险逆行,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向疫区,还有许多仁人志士慷慨解囊……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市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忘我奋战,终于控制住了疫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改)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只有一米多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的生命。它当然希望有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亭亭玉立的小家碧玉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霜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也曾挽留过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匆匆而去;也曾挽留过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无影无踪了。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拼命把根往下扎,尽可能吸收营养,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形体佝偻,但从不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一步一步走下去。

⑥我久久地伫立在那里,为这棵榆树而感动。

⑦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⑧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地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化身。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树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⑨望着老人步履艰难地走了。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第②段“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第④段画线句子:“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3.第⑤段画线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它也曾挽留过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匆匆而去;也曾挽留过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无影无踪了。”

4.第⑧段划线的句子写出了老人与树的许多外在的相同之处,他们还有哪些隐形的相同之处?

5.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