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三国,蜀将诸葛亮师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三国,蜀将诸葛亮师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遣大将司马懿拒之,诸将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日:“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 ,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五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懿知其必败。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亮数挑战,懿不出,因遗懿以巾帼妇人之饰,懿终不出。

懿弟孚书问军事,懿复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以归师不之迫,于是杨仪结阵而去。

(节选自《百战奇略.安战》)

[注释]①武功:武功县,地名。②五丈原:地名,南靠秦岭,北临渭水。③长星:巨星,古人认为长星坠地预示重要人物死亡。④孚: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

1.下列对句中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遗大将司马懿拒之  拒:抵御 B.背水为垒        垒:营地

C.好兵而无权          权:权变 D.懿以归师不之迫  迫:急迫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

A.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

B.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

C.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

D.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懿认为渭南是必争之地,否决了将领们提出的驻守渭北的建议。

B.司马懿认为如果诸葛亮向西登上五丈原,那么魏军就平安无事了。

C.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百余日后兵败病死,蜀军随即烧掉营帐逃走。

D.杨仪在面对魏军的追击时调转旗帜,作出要回头反击司马懿的样子。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

 

1.D 2.A 3.C 4.虽然率领十多万军队,不过已落入我的谋划之中,打败他们是必定无疑的了。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D.这里的“迫”应该为动词,指迫近、追赶。故选D。 2.这道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A.这句话的大意是:当时魏王根据诸葛亮领着部队远道而来速战速决才有利的情况,一再命令司马懿谨慎稳重,等着蜀军出现变化(再出击)。停顿是: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速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故选A。 3.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C.错在“兵败病死”。正确理解是:诸葛亮于两军对峙中病死。故选C。 4.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虽。虽然。提,率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A.“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初闻涕泪”表现了使人听到好消息喜不自禁的心情。

B.“却看”是用妻子愁容满面漫不经心整理诗书来反衬自己心喜欲狂的状态。

C.诗人以“放歌”、“纵酒”来宣泄自己即将在大好的春光中回归故乡的畅快。

D.“即”和“便”两个字写出了诗人急不可待要从四川回到老家洛阳的迫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②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无论是他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纷扰的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苏轼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有多谈,却更感沉重。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直到苏轼这里,陶潜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步,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在散文《方山子传》中,苏轼表达了不要富贵,不合流俗的愿望。在当时的“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最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了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⑤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中国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文艺成就并不高,但他在文艺史上却影响巨大,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最喜爱的对象。

B.苏轼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表明了他忠君爱国、谨守儒家思想等特点,这与后代很多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C.苏轼表达的退隐思想,并不是对政治的退避或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社会的退避和对人生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D.苏轼自觉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传达出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阐述了苏轼既忠君爱国又要求彻底解脱这两个方面的思想特征,并由此指出,苏轼的独特性在于后者而并非前者。

B.作者围绕苏轼的美学意义这一核心话题,深入挖掘了苏轼诗文中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的内涵,并指出其对后世影响。

C.作者列举《方山子传》,是为了说明苏轼在散文中表达的这种不合流俗的愿望与他在诗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具有一致性。

D.作者提到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是为了说明苏轼破坏了封建社会的秩序,否定了封建社会制度,从而体现其思想的先驱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是因为苏轼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比前人都要更深刻更沉重,所以他才会表达出对社会的退避和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怀疑。

B.苏轼将儒、道、佛各家思想相结合,在美学上追求朴实平淡,在生活态度上退避社会,具有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意味。

C.如果没有苏轼对陶渊明的肯定与褒扬,把陶渊明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位,陶渊明的诗也许会以另外一番面貌流传。

D.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后期封建美学影响深远,这一影响在元画元曲、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及《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

 

查看答案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

B.前苏联医学专家还曾发明过“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以启动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

C.“缺氧疗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D.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曾经喜欢滑冰、爬山和乐于冒险的人,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进行锻炼。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春活力是一种改变与创造的力量,一种把空白时间变成饱满历史的力量。

B.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C.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全世界人民共享和平幸福。

D.汉字对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产生过长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神州大地,处处弦歌之声,诵读经典,蔚然成风。在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的背景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了“把推广普通语和推行规范汉字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向全社会发出倡议,通过经典诵读     民族血脉,在诵读中    经典,在诵读中    中华文化,在诵读中    中华文明。

A.传承   亲近   热爱   弘扬 B.亲近   传承   弘扬   热爱

C.热爱   弘扬   亲近   传承 D.弘扬   热爱   传承   亲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