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渠之事①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节选自《石涧记》)

(注释)①石渠之事:指发现并游览石渠一事。②限:门槛,这里作动词用,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③阃(kǔn)奥:也写作“壶奥”,指内室深处。阃,内室,闺门。④揭():把衣服拎起来。⑤胡床:也称“交床”“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⑥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⑦翠羽:翠鸟的羽毛。翠羽之木指像翠鸟羽毛一样的树木。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石渠之事既           _______

(2)若床堂               _______

(3)若筵席               _______

(4)得之日               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水之大          西南诸峰

B.亘石底          不足外人道也

C.揭跣往          足肤皲裂不知

D.触激音          山川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4.请结合“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一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石涧中的水景的。

 

1. 结束,完结 像,好像 摆开 情趣 2.D 3.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跟随我的足迹来此吗? 4.作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对石涧中的水景展开描写,写出了石涧之水流速平缓、犹如纺织物花纹的视觉美和流动时水声悦耳的听觉美,画面感极强。 【解析】 1. 2.A项中的“其”,前者为指示代词,译为“这、那”;后者为代词,译为“它的”。B项中的“为”,前者是动词,译为“作为”;后者是介词,译为“向,对”。C项中的“而”都是连词,前者表修饰关系,不译;后者表转折关系,译为“却”。D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故选D项。 3.作答时应注意,所给句子是个反问句,翻译时应将反问语气体现出来。此外,还需注意句中重点字词的翻译:“追”译为“跟随”;“予”译为“我”;“践履”相当于“踪迹,足迹”。 4.首先,由题干可知,此句主要描写了石涧中的水景。其次,审读所给句子,把握句子大意。此句主要运用通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了石涧之水流速缓慢、犹如纺织物花纹,流动时声音悦耳动听的特点。最后,结合上述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节选自袁宏道《天目》)

(注释)①天目:山名,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②淙淙(cóng cóng):流水声。③县:同“悬”。④出缠结室:出钱盖房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天目山皆壑          ________________

(2)其奇甚                  __________________

(3)一株万余钱              __________________

(4)余大江之南              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幽谷县岩              乘奔御风

B.山树大,几四十围      望之蔚然而深秀

C.清远过之              乃记之

D.修真栖隐地            此诚危急存亡秋也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

4.文章与《三峡》都是描绘山水的作品,其中都写到了瀑布、山石、树木,但是写法迥异,试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龙安自陂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

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圳,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

(节选自《游石笼记》)

(注释)①龙安:宋时龙安驿,在今江西黎州县西南。②陂(bēi):斜坡。③圳(zhèn):田间水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十里                _____________

(2) 历历可              _____________

(3) 会一涧之水而之      _____________

(4)其底                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水无泥沙              伯乐不常有

B.状类巨槽              览物

C.即至其所谓石笼者          去以六月息

D.又悉流盘之下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

4.用自己的话说说石涧里水中石头的形状,并谈谈选文两次强调“无……秽”的作用。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隐溪乘小肩舆,余与立恭徒步。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手一卷,坐庭中,盖齐丘《化书》。延余两人坐。一媪捧茗碗饮客。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节选自杨士奇《东里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道家书        _______________

(2) 两肩          ______________

(3)余两人坐      ______________

(4) 各怀之而      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深自晦匿         则天下之事

B.立恭徒步    游者相乐

C.类饮酒    花之君子

D.皆欲取而难    相与步中庭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

(2)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

4.概括文中隐溪父子分别是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

(节选自王士祯《红桥游记》)

(注释)①袨服:华丽的服装。②箨庵、茶村、伯玑:这些都是人名。③遘:相遇。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循小秦淮折而北           ___________

(2) 至法海寺               ___________

(3) 徘徊感叹             ___________

(4) 良会未遘               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家多因水园亭树石           岂能暴涨携之去

B.溪塘幽窈明瑟                 一怒诸侯惧

C.倚歌而和                     其翼若垂天

D.诸子聚散不恒               念无为乐者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

4.用自己的话说说游人的行踪。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桧专横跋扈

秦丞相,晚权尤重。常有数,皂衣持梃,立府门外,行路过者,稍顾謦咳②,皆呵止之。病告一二日,执政独对,既不敢它语,惟盛推秦公勋业而已。明日入堂忽问曰:“闻昨日奏事甚久?”执政惶恐曰:“某惟诵太师先生勋德旷世所无,语即退,实无它言。”秦公嘻笑曰:“甚荷!”盖已嗾言事官上章,执政甫归阁子弹章副本已至矣。其忮刻如此。

(注释)①皂衣持梃(tǐng):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棍棒。②謦(qǐng)咳:咳嗽,引申为言笑。③盛推:竭力称赞。④某:我。⑤甚荷:太感谢了。⑥嗾(sǒu):唆使。⑦言事官:指谏议大夫一类的职官。⑧甫归:刚回家。⑨忮(zhì)刻:狠毒。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晚权尤重

(2)常有数,皂衣持梃

(3)病告一二日

(4)语即退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行路过                         二不可得兼

B.皆呵止                         往送

C.惟盛推秦公勋业已               城居者未之知也

D.忮刻如此                       门人弟子填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入堂,忽问曰:“闻昨日奏事甚久?”

(2)执政甫归,阁子弹章副本已至矣。

4.文章是如何表现秦桧的专横跋扈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