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驷马,意气扬扬,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夫问其。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御:车夫。②抑损:谦虚退让。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驷马_________

(2)自得也_________

(3)其妻请_________

(4)夫问其  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晏子齐相                    不足外人道也

B.夫为相御                    真不知马也

C.晏子怪问之                  濯清涟不妖

D.实对                      虽不能察,必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4.试根据本文的主要内容,说说晏子任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1. (1)用鞭子打 (2)很,非常 (3)离开 (4)原因,缘故 2.D 3.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之职,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 4.有缺点,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及时改正的人即可被任用。 【解析】 1. 【课内外链接】 本题实词/答案 课内链接/分析 策驷马(用鞭子打)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马说》) 甚自得也(很,非常) 甚矣,汝之不惠(很,非常) (《愚公移山》) 其妻请去(离开) 则有去国怀乡(离开) (《岳阳楼记》) 夫问其故(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曹刿论战》) 2. A项中的“为”,前者是动词,译作“担任”;后者是介词,译作“向,对”。B项中的“其”,前者是人称代词,相当于“她的”;后者是副词,表推测,相当于“大概”。C项中的“而”都是连词,前者表承接关系,译作“就,便”;后者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却”。D项中的“以”都是介词,都译作“按照”。故选D项。 3. 无 4. 无 【参考译文】 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有一天坐车子)出门,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替晏子驾车,撑着大车篷,用鞭子打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非常得意。(车夫)回到家里以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丈夫问这其中的原因。(他的)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之职,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如今我观察他外出时(发现),他的志向心思十分深远,常常有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上的行为(指降低自己的身份)。如今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个替人赶车的车夫,然而看你的样子,自己还以为很满足,我是因为这件事才请求离开你。”这件事后,车夫常常抑制自己,谦虚退让。晏子对此感到奇怪就询问车夫,车夫按照事实回答。(于是)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之少也,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注释)①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②自若:如常,依然如故。③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归______

(2)是不免于______

(3)孟子 ______

(4)遂成天下之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孟母刀断其织                遂许先帝驱驰

B.孟子惧问其故                余强饮三大白

C.女则废所食                  欲穷

D.虏役也                    乡身死而不受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孟母这一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节选自《司马错论伐蜀》)

(注释)①司马错:秦将,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乱。②王:秦惠文王。③戎狄:古代对西部落后少数民族的泛称。④桀纣之乱:以夏桀商纣之乱喻指当时巴蜀之乱。⑤天子:指周国天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务广其地_________

(2)欲_________

(3)臣谒其故_________

(4)周自失九鼎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王随之矣                  久乃和

B.西僻国也                  实是欲界仙都

C.秦攻之                    中有足乐者

D.地足以广国也            间千二百里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

4.请用一个成语总结“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一句的意思,并简要说说“伐蜀”这“一举”体现了司马错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之粟。子列子见使者,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选自《列子·说符》)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郑子阳即令官之粟 

(2)拜而辞 

(3)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4)君而遗先生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              怅恨久

B.罪妻望之耐拊心曰                真无马邪

C.民果作难杀子阳                  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D.                              获有所闻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4.结合全文,说说列子是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谢御史

(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①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②筇(qióng):竹杖。③屐:登山用的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莫敢诘 

(2)命卒下奴

(3)汝敢

(4)他事削其籍以归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有宠奴常乘珅车出               卷石底

B.巡城遇                         有良田美池桑竹

C.遂焚烧车                       如土石何

D.遍游江浙                       不知有汉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4.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了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教导,指派。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一带。③枸橼(yuán):又名“香櫞”,果实黄色,味苦。④靳:吝惜,不肯给予。⑤诮:责问。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梁王

(2)其大如瓜

(3)未一瓣

(4)王不遍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王食美                       往送

B.有植枸橼庭者                 此所谓战胜朝廷

C.使者币请之                   臣王吏之攻宋也

D.使者见怪之曰                 后狼止前狼又至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固知吴人之靳也。

(2)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4.这篇短文主要突出了梁王哪一方面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